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赵碧霞->正文
 专栏新作
 - 赵碧霞: 我们不要再
 - 赵碧霞:我愿
 - 赵碧霞:我的父老乡
 - 赵碧霞:一封给天国
 - 赵碧霞:北京的家
 - 赵碧霞:悼念父亲
 - 赵碧霞:母亲的两枚

 
 
我的婆婆

赵碧霞


最近我丈夫从国内回来,带来一些他母亲也就是我的婆婆的一些信息,其中之一是她老人家的身体出现了一些还没得到证实的生命奇迹,比如头发慢慢由白变黑,早已脱落的牙齿也开始生长等。我婆婆已近八十高龄,如果她生命的奇迹是真实的,那我们会感到无限欣慰,倘若是病变,那又会让我们担心。我今天要在本文记述的不是所谓的生命奇迹,而是一些往事。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念,我婆婆已大大超过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龄了,而今应该说是活一天赚一天的时候了。如果奇迹发生了,我婆婆就会返老返童,那她一定是观世音菩萨转世,她那一生的善良、宽厚、仁义之心就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我第一次见婆婆时,应是近二十一年前的事了。那应是一九八四年五月,当时我即将大学毕业。我丈夫,也就是当时的男朋友,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没有通知他父母,就把我这个女朋友带回到他家。那时整个中国的交通还不太发达,去他的山区老家更是交通不畅; 我们一大早从学校附近的公车站出发,几经周折,倒了几趟车,在尘土飞扬的山区公路上颠簸晃摇,终算到了一个镇上。我以为就到家了,打算舒展舒展我那一身早已散了架的筋骨。哪知我们的旅程还没有完。我们又换乘由纤夫拽拖的小船,一路逆水而上;可气的是那船还不愿停泊靠他家近的河岸,而我们只能在河对岸下船。下得船来,我丈夫又扯着嗓子,叫河对面的同学摇船来接。经过不少折腾,我们终于到了他家的河岸。接着,我们又踏上乡间小道,经过了无数的坡坡坎坎,三十分钟后才走到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大庄园。

那是一座典型的古老乡村大院,有三重楼房,有廊有厅,有院有坝,有厢房天井及偏房等。一阵绕廊回转,我终于到了丈夫家。可惜家中无人。邻居告诉说,他爸生病,正由他妈陪护,在我们下车的镇上住院呢。一听此言, 我的心都凉了, 更糟糕的是回赶去那小镇根本无舟车之乘.那时己近下午五点,折腾了近一天的我们,早已是肌肠辘辘。邻居给我们拿来了一碗干饭,我们则在家中的几大咸菜缸里选了点咸菜,匆匆吃了几口,就又启程。我一拐一瘸跟着丈夫向公公住院的镇上赶去。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难以描述的脚痛腿软,经过近两小时的爬涉,我们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医院。也就是在那里,我第一次见着了未来的公公婆婆。

婆婆个子特小,还不到六十岁,可头发已全白了。当我男朋友把我这个准儿媳妇介绍给她时,她乐得喜上眉梢,甜笑滋滋地问长问短。尽管她的问候充满了慈爱与柔情, 但出声吐音铿然响亮, 差不多可以形容为声如洪钟,带着一股极强的穿透力,与她的身材极不相符。她的亮亢声音,使我联想到了我男朋友那圆润、浑厚的男高音; 他那嘹亮、婉转的歌声不就同出一源吗!这就是遗传,声音、音质的遗传。在医院里,我们相处也不过三、四十分钟,彼此不甚了解。但婆婆那慈眉善目、喜滋滋、笑嘻嘻的乐观与豁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见面,是在当年的国庆节。那时,我已大学毕业,分配在一所新成立的市立大学教书。国庆节,我和男朋友都有假,于是,我们又双双回到了他的家。这一次,婆婆她老人家早有所闻,知道儿子和女朋友要回家过国庆,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毛毛菜”、“水泡菜”(此系当地俗称,意指鸡鸭鱼)。在这个贫瘠的山区农村,用此招待是当地最好,也是最高规格的待客之道了。那时的我,杨柳腰纤纤细,好像风都能吹倒。婆婆好像很担心我,总是不停地给我夹菜,劝我多吃,说长胖一点身体好。看得出来,她对我这个准儿媳妇是默认、首肯、欣赏和极具关心的。而我,也从心里对她有一种尊敬、感念。

婆婆姓练,应该算是上个世纪的知识女性,一九五一年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在当时那个年代,能读到中专,实属不易。毕业后的婆婆,就分配在这乡村小学任教。这一教,就是三十年。在这穷乡僻壤、交通不便的地方,在那物产粮食紧缺的年代,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竭尽全力为当地培养人才, 同时, 她还设法从她家本难果腹的微薄口粮里省出些许周济四邻乡亲。在那个地方,一提起她的大名,可谓远近皆知,从二十岁到五十岁年龄段的人,只要有机会“发蒙”的,无一例外的都受过她老人家的教育; 而许多农户更对她的无私接济感恩涕零。可惜我没有机会享受或聆听她的教课,但通过我与她时间不长的接触,我发现她是一个宽厚仁慈的长者,同时也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在过去的年代,从那个山区走出来或上大学的人不算多,但如果你要有机会问到这些在外“扬名立万”的人是谁教过的,他们都一定会回答说是练老师。

婆婆结婚很晚,结婚时已三十出头。在那个时代,这种高龄结婚的还不多。她婚后育有三子,都是男孩,且年龄相距不大。我真不敢相信,在那个艰难困苦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婆婆一周要上二十多节课,而且教的还是那时小学的各个科目,拳打脚踢承揽学校的各种事务,工作如此繁重,她还要抚育三个儿子。据婆婆的同事告诉我说,有时,为了赶课,婆婆竟将襁褓中的儿子放在办公桌上,然后只身一人上课; 我婆婆曾亲口告诉我说, 我丈夫小时候出麻疹, 直到疹子全现在脸上, 作为母亲的她才发现; 她还说, 像这类无暇顾及照料小孩的事实在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每忆及此,曾给国人以震撼的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的一些片断都会在我脑海里闪现,不过,那里面的主人翁换成了我婆婆:身上背一个,脚下缠一个,手里还抱一个。可是,艰苦的乡村小学生活,丈夫的常年外驻,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劳累,家庭的重担, 并没有使这个身高仅一米五的女人因此而倒下。恰恰相反,她乐观、开朗的性格,总能无畏地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她坦荡从容,既不哀声叹气,也不怨天尤人,她尽忠尽职,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她含辛茹苦,扛起家庭重担,抚育三个儿子,她施惠民众,常接济四方邻里,……我的婆婆,虽是一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但她的精神--那种面对艰难困苦所表现的不屈精神,是值得我乃至当今社会的人们学习与借鉴的。

正是婆婆的恩惠普洒, 连我都沾光; 每次,我一回到我婆婆的居住地--华家院子,人还离得老远老远,在田里劳作的农人或路人都会亲热的呼喊或传递:练老师家的人回来了,陈大学回来了(陈大学系乡亲们对我丈夫的爱称,特指大学生)!于是,我婆婆家就立即挤满了众乡亲们。每次,我和丈夫都会带许多城里的糖果、烟、干果、果脯等“杂拌儿”,我婆婆则用之分散给在场的每一位乡亲,待众人散尽后,她又喜滋滋地怀兜着杂拌儿走东家、窜西家,这家捧一把,那家送一握,身后跟着一群欢天喜地的老人儿童,她愈发喜不自性,嘴里推销着:这是二娃子(我丈夫排行第二)买的,这是二媳妇买的。东西吃在别人嘴里,甜在她的心里。婆婆就是这样的人,总是将好吃好用的与邻里四舍分享。她心地善良,热情待人,礼貌周全,没有一点一滴的知识分子的“臭架子”,因此,她深得乡亲众邻的爱戴。而乡亲们既尊敬她又以她为荣,把她当作他们中间的一分子。如谁家缺药少油,一定到练老师家要一点;谁家有点好吃的东西,也会给练老师端一碗;而我婆婆,更是时常从她那微薄的工资中抠出数圆周济众乡亲……我的婆婆,是真正的融入了这个乡村,这个集体。在她居住的院子,她可算作“无冕之王”:乡亲们的家长理短,众人都愿她来评判,左邻右舍的儿女情长都要向她来诉说;她是四舍父老乡亲的知音、倾听者;她同时还是那里的中心,她的厨房,总是聚集着众多的人。

岁月流逝,婆婆的三个儿子相继离开这片土地,或学习,或工作,并最后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在外地,只留下公公、婆婆,还呆在那古色古韵的老农家院子。无情的岁月,已将我婆婆磨练成老态龙钟,尤其是我公公,年老多病,使得他们的生活有诸多的不便。于是,三个孝顺的儿子经常讨论,为他们策划晚年的生活;我与丈夫还在我的老家成都市给他们购置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可他们就是不愿意离开他们与之休戚与共的老农家院子。为此,我们千百遍的劝说、游说,乃至赌气、生气,一切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都使完了,结果都无济于事。最后,我们甚至“威逼利诱”说,如果他们再不搬出那里,我们就再也不回去看他们了。但他们仍是铁定了心,依然住在那里,住在那个至今连自来水、厕所都没有的地方。我想,那里是他们的根,那尤其是我婆婆的精神家园,那是我婆婆几十年来与乡亲们荣辱与共的地方,是她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她舍不得离开那里。渐渐地,我们晚辈从不理解到妥协,到理解。我丈夫更是每年飞越海洋去探望两位老人。

但这种妥协、这种理解,毕竟是一种权宜之计,都无法解决老年人因年纪而带来的各种麻烦。

婆婆年轻时,由于工作超荷负、家务繁重、营养不济等,至中年后常犯头晕、心慌等病。但就是这位弱小的女子,顶着风风雨雨、迎着坎坎坷坷,仍无所畏惧地撑着这个家;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一万多个日日夜夜,这个矮小精干的女人,没有被疾病压垮,也没有被艰难困苦吓倒,而是以她无私的奉献,她的热情、乐观、乐善好施,造福了众人,帮助了一方民众,善待、指引了她的学生、她的乡亲。她把她所有的爱都奉献了给他们,把她的爱都洒给了众乡亲。

婆婆在七十多岁的时候,患了脑痿缩,但坚强的她,以顽强的毅力支撑着,同时积极配合中、西医治疗,结果恢复得很好。这期间,本来连行走都很困难的她,又值我公公瘫痪在床。在那艰难的岁月,我婆婆独自一人,照料着身材魁梧的公公。她给公公端茶递水、喂饭倒便,服侍公公翻身起床.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她无微不至地照料公公,直到二零零三年底,公公永远地离开了她,离开了我们,告别了这个世界。之后,婆婆才得以解脱,并送掉了家中所有的一切,离开了这个家,离开了她生活过、工作过一生的地方, 离开了那流淌着她毕生的心血,那有她美好的回忆,也有她的欢乐与痛苦的乡村小学。

乡村小学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如今都细细地刻在我婆婆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里,五十年的岁月,她将一生最宝贵的青春与激情贡献给了那片土地,但同时,乡亲们对她的爱戴与思念, 是对她五十年奉献的回报, 她生命的奇迹, 是她的宏福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