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茉莉->正文
 专栏新作
 - 茉莉:《潇湘晨报》
 - 茉莉:汉人西藏掘金
 - 茉莉:右派们反思苦
 - 茉莉:波兰,走出卡
 - 茉莉:瑞典“中国商
 - 茉莉:公共知识分子
 - 茉莉:戴晴的法兰克

 
 
茉莉:表象性的“公民社会”及其生机

茉莉


 

 

  表象性的“公民社会”及其生机 

    ———在欧洲看中国

 

    茉莉


 就如石头缝里钻出来的一丛丛青草,中国的民间组织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突然迎风招展,葱茏满目。它们一呼百应地出现在灾区救援的各个场所,令人感动不已。自1949年后,传统的中国民间社会被一个全面控制社会的中央集权体制所取代,这还是第一次,各个民间组织、慈善基金集体公开亮相,展示出他们人道救助的能力。

 于是有人欢呼:中国的公民社会在地震废墟上凸现了!

 我环顾了一下自己在瑞典的日常生活。这几天要放暑假了,上班时收到本市教育工会的一张粉红色表格,要求我填表回答有关教学环境的各种问题。如果我觉得自己任教的场所不够安静,光线不够好,工会代表会去找政府部门的麻烦。下午去超市买菜,付款柜台挂着红十字会募捐的杯子,使我们有机会随时给世界上遭遇天灾人祸的灾民捐款。回家后打开电视,播音员说长达六周的全国护士大罢工结束了,护士的工资将有少许增加。晚上有一个学生来电话,说他要转到一个民间创办的私立学校去读书。

 我这才发现,主要是由非营利组织构成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在北欧是一种自治性的生活状态,作为民主的基石遍地开花,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平日反而不常见到政府组织了。那么,我天天生活于其中的北欧公民社会,和中国目前的“公民社会”是不是一回事?

 

   ◎ 公民社会的形成:遏制专制

 

 不是所有救灾的民间组织,都可以称为“公民社会”的。例如“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为老弱病残提供义诊义学,巴勒斯坦的哈马斯每年化几千万美元救助难民。它们被西方人称为“恐怖慈善共同体”。中国早期的哥老会也有济贫的宗旨。但上述组织不被人们视为正常的“公民社会”。

 追本溯源,“公民社会”原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时期提出的一个概念,是用来概括城邦的“文明”生活的。到17-18世纪,西方的市场经济勃兴和市民资产阶级崛起,为了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新的公民社会理论开始形成并流行。

     正由于公民社会是为了遏制国家权力而形成的,这一话语在二战后的欧洲得以复兴和发展,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反思纳粹罪恶的同时,西欧出现了一大批致力于人权、和平、环境以及扶贫的组织。例如,德国人吸取希特勒控制宣传机器的教训,在战后发展了公民社会,由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具有公信力的代表组成的媒体“监理会”,监督媒体运作,不容许政府或者企业控制媒体。

 上个世纪后期东欧发生的民主化变革,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当初在斯大林专制模式下出现的某种形态的公民社会。例如波兰的团结工会,就是在共产党全权国家内形成的、独立于国家势力之外的社会力量。今天的理论家在描述东欧国家的社会运动时,将其称为“公民社会对抗国家”。

 按照一些西方政治哲学家的阐述,构成公民社会的是一种“自由次序”,即个人自由唯先的一种社会秩序。与公民社会相对立的,是一种自上而下、权势集中的的秩序。一切政府都有极权势的特征,都需要有另外一种社会力量制衡它。

   ◎ 三驾马车和“双重民主化”

 

 因此,西方公民社会和政府是一种制衡的、对抗的关系。在西方的自由次序下,和政府、企业构成“三驾马车”式治理结构的公民社会,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提升公共利益。当政府无能解决问题时,当人们对政府或者谋利的企业产生不满时,他们便转向公民社会,公民社会便在公民与国家之间架起对话渠道,或展开对抗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例如,某著名能源企业计划在德国开一个燃煤电厂,对此已经做了充分的论证,德国政府认为该项目对当地以及全国会有很好的经济利益,正准备批准。但该地居民说,挖掘燃煤会掏空地下,这里已经闹了好几次地震,你们是否能承担风险?当地的工会,教会及其他公民组织立即行动起来,广泛征集反对开矿的签名。

 碰巧在签名截止的前三天,当地就小小地震了一下,于是签名人数急剧上升,那个著名能源企业只好知难而退了。在这个事件中,公民社会作为“三驾马车”中的一驾,成功地对抗了另外两驾马车———企业利益集团和支持企业开矿的政府,捍卫了当地人民的利益。

 又如,慕尼黑市原有的最高建筑是古老的双塔教堂,其钟楼可以俯瞰全市以及阿尔卑斯山。后来市政府计划修建一座更高的现代化高楼,以吸引外国人投资。当时该市几十个民间组织出面反对,原来主张兴建高楼的市长只好让步,他说:我们可以不要外国投资的利益,但不能违背民意。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瑞典经济起飞时,政府推出了一个叫做“百万工程”的计划,快速修建一座座新型大楼,为此坼除了一些旧房子,1971年,一群年轻人组织了一个叫做“城市的选择”运动,反对把国王花园变成地铁站的建筑工程。瑞典政府在示威者的压力下被迫退却。

 了解中国那些遭遇强制坼迁的居民的悲惨经历,了解当初三峡大坝在论证时,民间人士反对和质疑的声音被强力封杀,以致造成后患无穷的恶果,我们不由得深深感慨,西方公民社会在国家领域的自由民主之外,又开辟了新的民主领域,使人民享受到双重的民主。由此可知,西方民主不仅仅是选举,更是公民的社会参与和民间组织的活跃。

 

       ◎ 形似神不似的实质性缺陷

 

   中国是否已经有了公民社会?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任何一种来自西方的话语,在中国的现实中都有错位的可能。如前所说,西方的公民社会是在“自由次序”下形成的,即它只能在个人自由和权利获得完全保障之时产生,就从这一点看,中国至今还没有公民社会。中国人民尚未成为大写的公民,所谓的“公民社会”也就缺乏根基。

  从表面上看,中国的一些民间组织和西方公民社会有相似之处,例如,自愿结社,拥有一定的公共空间,从事有益的社会活动。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种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有着先天不足的实质性缺陷。

  第一:它缺乏西方公民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独立的司法体系。因为司法不独立,公民的结社权利没有保障。目前中国民间组织在注册登记之前,需要先得到政府有关部门或其授权组织的审批证明,这就令真正自愿结社的组织很难获得登记,即使获得批准也没有安全保障。

  例如,立志为艾滋病防治努力一生的年轻人常坤,他创立的“新疆雪莲花艾滋病教研项目组织”被不公正地取缔,他本人被新疆师范大学不公正地开除。又如,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曾迫于中国政府的压力,将该组织的创始人王力雄除名。像胡佳一类环保、关注艾滋病的先驱,经常被警察骚扰,甚至被监禁。

  第二,“官办民间组织”缺乏足够的社会公信力。在中国,不但社会组织需要由政府来审批,政府也可以主办社会组织。例如工会、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之类的,都是半官方组织。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成为各民间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很多草根组织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常常请一些政府官员来兼职。

  这样,在专制制度下出现的中国民间组织大都缺乏独立性,无法像西方公民社会一样制衡、对抗政府,而只能在政府的控制和监视下,有限地起一些协助或者帮忙的社会作用。即使做政府的同盟军去积极救灾,也要看政府的脸色行事。所以有民间组织的负责人说:“枪打出头鸟,谁也别太表现自己,老大哥在看着呢。”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目前的“公民社会”具有表象性,它和西方公民社会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

 

   ◎ 萌芽的草根具有深远的意义

 

  无论中国式的“公民社会”有多少实质性的缺陷,它毕竟意味着以中共全面控制社会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发生了松动,民间组织的小草有机会萌芽。在中国走向真正现代化之途中,这一类日益发展的民间组织具有非同寻常的深远意义:

  首先,它在政府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出现,满足社会的需求。例如这次几十万志愿者进入四川灾区,行动迅速,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弥补政府救援的不足。

  其次,它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例如,河南当地政府曾竭力隐瞒艾滋病的传播真相,正是由于民间人士不懈地揭露曝光,才推动中央政府改变对艾滋病的立场。又如,目前北京民间环保组织以汶川震区的水坝受损为鉴,要求政府“暂缓在西南地质不稳定地区批准和建设大型水坝”。

  再次,它推动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大量民间草根性的组织出现,将会使更多的中国人参与社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并向专权的政府争取自己的选择权、决策权和自治权,进而行使自己对政府的监督权。当中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普遍觉醒的时候,建构完全意义上的公民社会的时机就成熟了。

----------
原载香港《争鸣》杂志2008年七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