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王鹏令->正文
 专栏新作
 - 911”默哀日的联想
 - 评美、中、欧对911
 - 911以后的大国博弈
  
  
  
  

 
 
911以后的大国博弈与国际格局动向

王鹏令


美、中、欧关于九一一事件的定性之争 (见拙作《评美、中、欧关于九一一事件的定性之争》) ,不是“口水战”或无谓的名词概念之争。因为大国领袖们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布什的表面言辞及其道义色彩,而是美国政府将九一一恐怖袭击定性为“战争行为”这一重大政治决策本身的策略和战略意涵,及其对本国利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布什“战争说”的策略和战略意图

在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互惠和“报复”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报复的手段各种各样,轻重不一;至于究竟采取何种报复手段或方式,一般而言,首先是以报复者对起因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的判断为依据的;此外,还要受到相应的法律、道义和国力对比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或束缚。在各种可能的报复手段中,“战争”,毫无疑问是一种最极端、最“肆无忌惮”,即在法理和道义上所受限制或束缚最少最小的方式。

然而,战争毕竟是政治的继续,“老战争”和“新战争”都概莫能外。具体来说,政治是战争的起点,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并表现为战争的归宿。若以这三点来衡量,九一一恐怖袭击虽然有其政治的动因或目的,以此而迥然不同于仅仅针对个人的普通刑事犯罪。但是,这种自杀式的暴力行为,从一开始就完全封死了一切政治谈判和妥协的空间,绝不可能形成任何新的政治安排以作为其结局。因此,把这起事件定性为“战争”,至少是根据不足、有背常理的。布什政府当然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如果以为布什政府做出这种定性只是出于美国西部“牛仔”的一时冲动,不过是一种意气用事之举,那就错了。事实上,这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决策,不仅有其策略上的精明计算,而且在国际战略上也是深谋远虑的。

从策略上看,借助这种定性,美国把自己设定为“战争”的受害者。这样,它就拥有了发动“反恐怖战争”的正当权力,从而使自己在报复的手段和方式上,最大限度地从法理、道义和国际惯例等方面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名正言顺”地获得了最大的选择空间。用美国著名的鹰派代表人物、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话来说,就是美国“享有不受限制的自由”。9月23日,他在接受CBS记者采访时甚至暗示,美国不排除使用核子武器的可能性。

布什政府的上述策略,是为其国际战略服务的。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对此进行观察。

首先,如所周知,美国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作为其宣战的首选对象。理由是:宾拉登被指为九一一恐怖袭击的头号嫌犯,而塔利班政权则是宾拉登的支持者。与此相应,美国对阿富汗发动反恐怖战争的直接目的,正是要捉拿和惩处宾拉登,进而铲除他所领导的恐怖主义集团在阿富汗境内的基地。对此,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见是认同和支持的。不过,从美国最近的军事调动和部署,以及布什政府主要成员9月25日以前公开发表的言论来看,其目的显然不限于此。就是说,它同时还别有企图,那就是要通过发动这场战争,按照美国的意志来改变阿富汗的政治结构,推翻塔利班政权,在那里建立某种“代理人”或至少是“亲美”势力的统治。其客观的战略效果显然是:北拒俄国,截断俄国经阿富汗南下印度洋的通道,东围中国,堵死中国西进的路线,以便实现美国从东、西两面对中东产油区的牢固控制。9月22日,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女士,已将布什政府的此种战略意图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她在接受福克斯(FOX)新闻采访时说:“他们(引者案:指塔利班)是实施压制的可怕政权。没有塔利班,阿富汗人民会更好。北方联盟显然可以再发挥某种作用。”为了推翻塔利班统治、并在阿富汗建立有利于美国的政权,布什政府最近甚至不惜挖挖掘古董,试图请政治僵尸──早已被废黜的查希尔国王出山发挥余热,与北方联盟联手对付塔利班,如同当初越共入侵柬埔寨,中共出面在西哈努克与赤柬之间“拉郎配”,组成反越统一战线然。这种似曾相识的历史现象,实不免令人陡生古今难辨、世事循环的感慨!

其次,正如许多论者已经指出的,九一一事件发生以后,布什政府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以“战争”受害者的姿态,加强了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尤其是各大国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这种变化无疑应当给予肯定。然而有一点不应忽略,就是美国一方面极力倡导国际反恐怖主义的“联盟”,但另一方面,美国为此而展开的空前广泛频密的外交活动,基本又是在双边关系的框架内进行的。这样的外交攻势很自然地在国际社会造成了一种印象,即原来美国谋求建立的“联盟”似乎是在联合国之外,不受联合国现有法理系统和组织机制的制约,而美国则是该“联盟”的当然唯一的领袖。

二、大国博弈与国际政治格局的新态势

美国这种“附加”在“反恐怖战争”之上的全球战略企图或野心,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包括欧盟和北约不少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的抵制。

据笔者观察,其间暴露出来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

(1)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由谁领导?是美国还是联合国?

(2)对恐怖主义集团及其支持者进行军事打击,要不要提供令国际社会信服的确凿证据?进而把打击的目标限制在最必要的范围,尽最大可能避免伤及平民和一切无辜者?

(3)在反恐怖主义的过程中,美国对他国出兵需不需要经安理会批准?

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实质就是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的组织和法理基础问题。因为很明显,如果反恐怖行动是在联合国的领导下,则对恐怖主义分子及其组织和支持者(主权国家)的打击,就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国际反恐怖主义公约、条约等等的充实和完善,也只能在联合国的范围内进行。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因大国、强国政府的失误或“自私”而在反恐怖主义的军事行动中大量伤害无辜,造成更多更大的人道灾难。

透视这场争议,我们可以看到,反对恐怖主义是与各国、首先是各大国之间的全球战略和区域战略利益之争交织在一起的。上述第一和第三个问题所反映的,实质是“一极”与“多极”之争。回顾科索沃战争时期的情况可以看出,最近各大国为此展开的政治博弈有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在坚持国际反恐怖行动须由联合国领导这一关键之点上,欧、中、俄立场一致,同时也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的支持。

第二,面对恐怖主义这种全人类的公害,理性、务实、合作的精神较之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对抗,明显占据了上风。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美国鹰派的霸权心态暂时有所收敛,而中、俄内部的反美声浪也得到合理的疏导或约束。

对于上述第三个问题,目前美国与中、俄两国仍有分歧,但布什政府已对“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应以联合国为首”表示认可,而且开始把自己反对恐怖活动的某些计划或设想纳入了联合国的轨道。事实上,除伊朗和伊拉克等少数国家而外,也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公开否认,美国可以在国际反恐怖行动中发挥某种主导的作用。欧盟不必说;俄国总统普丁已公开对此表示认同;中国政府虽然尚未明确表态,但从其最近的实际作为看,相信对此也会采取务实的态度。以上这两个方面,使科索沃战争以来的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出三种新的动向或态势:

其一,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被迫有所收敛;

其二,联合国的地位和功能有所加强;

其三,科索沃战争以来出现的那种实际上由美欧(北约)主宰、而置联合国于不顾的国际政治格局,开始朝“多极共和基础上一极主导”的方向移动。

我认为,这些态势不仅有助于对恐怖主义的打击,而且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平衡和稳定,也具有正面的意义。

三、大国争雄与阿富汗的命运  但是必须看到,在反恐怖主义这面大旗下,当前世界各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一天也没有停止,其焦点则落在阿富汗地区。

如前所述,美国在把“反恐怖战争”首先指向宾拉登和塔利班政权的同时,在中亚地缘战略上亦有自己的一套如意打算。“岂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由于北方联盟与俄国人的关系盘根错节,历史渊源非浅,普丁对此自是了然于心,于是将计就计,于24日发表声明,对美国的这种政治安排设想给予异常积极的响应,并表示要在武器供应上大力支持北方联盟。美国当然不愿意看到在阿富汗出现一个亲俄的政权,于是也来了个“急转弯”,对塔利班的态度忽然开始有所松动和“软化”。9月25日,国务卿鲍威尔先生向塔利班挥动起橄榄枝,表示美国的目的是消灭恐怖主义,而不是消灭某个政权。只要喀布尔合作,它不仅可以存在下去,而且还可能得到西方的援助。同日,白宫发言人弗莱舍(Fleischer)先生也表示了相同的意思。这可以说是九一一以后美俄斗法中上演的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幕!

令人担忧的是,阿富汗是一个小国、穷国、弱国,人民为长期的战乱所苦,实在经不起再一次残酷战争的破坏。然而直到现在,笼罩在阿富汗地区的战争危险警报并没有任何解除的征兆。就那个地区而言,当前国际社会还面临一系列紧迫的问题,其中主要有:美、英究竟会不会向阿富汗发起大规模的地面攻击?如果美、英大规模出兵并占领阿富汗,则中、俄将采取何种立场和应对之策?美、欧、中、俄对战后阿富汗的政治安排问题,又能否达成妥协?这三个问题,看来尚在未定之天。种种迹象显示,假如美英坚持大规模出兵,则俄国的底线可能是:要求至少在战后参与阿富汗军事维和。在这种情势下,中国派兵参与维和的可能性,似也不可被排除。──地缘政治利益使然,中国似乎也别无选择。何况,阿富汗毕竟不同于科索沃,在这个攸关俄、中两国切身利益的地区,俄、中毕竟得地利之便。但倘若果真如此,则阿富汗就将很可能出现分区而治、即被划分为若干势力范围的局面。我想,这才是经历了20多年高速现代化的中国,在加入世贸的同时而可能不得不进一步作出的一种选择。──所谓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主流”,其国际政治和国际安全的意义,或许就会从这里开始!这恐怕是许多大声呼喊中国融入国际主流社会的“知识分子”未曾留心,甚至不曾想到的吧?事实上,最近法国为欧盟草拟的一揽子式的“阿富汗行动计划”,据称就是为了“避免阿富汗成为美、俄、中、印、巴五国的封闭式区域角斗场”。其实说穿了,法国和欧盟又何尝不想染指,而甘于冷眼旁观美、俄、中在那一战略要地逐鹿驰骋呢?由此看来,国际反恐怖主义虽然为阿富汗改变自己的命运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但其命运究竟掌握在谁的手里,却并不是一个具有现成答案的问题。

当然,形势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到笔者结稿时为止,巴基斯坦政府仍然坚持,只向美国提供后勤、情报协助和开放领空,美英大规模出兵阿富汗似也遇到不少困难。舆论倾向于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力图把美国对阿富汗的的军事打击保持在必要而有限的范围内,从而对巴基斯坦施加影响所致。事态究竟向什么方向演变,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