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辛北->正文
 专栏新作
 - 走出迷惘:一个早期
 - 走出迷惘:一个早期
 - 走出迷惘:一个早期
 - 走出迷惘:一个早期
 - 走出迷惘:一个早期
 - 走出迷惘:一个早期
 - 走出迷惘:一个早期

 
 
走出迷惘:一个早期归侨学子的神州纪事(16)

辛北


十六、治窝冷暖

  东山头耸立在盆地边上,颇有点气势。山顶上一片树木,其中就有申知韵自嘲时所说的几株百年老杜梨树和一些苍翠的松柏,它们巍然屹立。荒坡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灌木野草,还有那旱苇子的穗子白茫茫一片片,象丝绒般地在风中摇弋。眼前这一切衬着那远处起伏的岗峦和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的朵朵白云,一片荒烟野蔓的景象有些令人陶醉。

  东山头的半山腰上早已请当地民工削出了一大片峭壁,剩下的工作就是让我们这些新来的落户人自己往里面打出窑洞来了。对我们来说,其工程之巨大和艰辛自不待言。全都要凭我们系这二、三十号男女知识分子和其中的老弱病残,每一个人的双手和双肩去干,而且还要求在开春播种以前完成,任务可谓紧迫艰巨矣!这种情况下,就连骆光华的妻子,怀孕挺着大肚皮的林素兰和身患腰病的华秀仑,也得跟着上山干些辅助活儿。

  每天早饭后我们便列队上山,按照峭壁上早已划好的标记,开始挖掘一排十几个的窑洞。我们来到陕北黄土高原之后,才知道这里虽然都叫黄土,土质却大有差异。打窑洞只能选择在俗称“立土”的地方。在“立土”上就是无论做成多陡峭的土壁来(一般几乎接近90度角),都能巍然屹立不坍。这里正是这种立土。到底土层有多深厚,因为挖不到底,所以谁也不知道。大家伙儿用铁锨、镐头一点一点地往峭壁里面开挖,把挖出来的黄澄澄的土装在簸箕或箩筐里往斜坡下倾倒,于是在未来的窑洞前面便逐渐形成了一溜宽阔的平台。男人们抡起镐头掘土,女人们则是两人一对地把土铲到柳条筐里,然后扛到平台的外缘去倾倒。

  东山头上熙熙攘攘,煞是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

  窑洞挖出雏形之后的一道工序是把开出来的窑洞里面的地面铲平,然后把窑洞两壁和后墙刮平,上面修成一个拱顶。经过几个月艰苦奋战,大家终于完成了第一批十五孔窑洞。新开窑洞潮气逼人,需用柴草点着熏一个星期光景才可住进人去。与此同时,让学校派木匠师傅来安装门窗,电工师傅来拉上电线,装上裸露的灯泡,电源只能是依靠校部自己的发电机发的电。

  我们不准备像当地老乡那样在窑洞里砌上火炕,而是烧炉取暖,人们则睡在从北京原校部老远运来的旧木床上,其中还有许多是原来学生宿舍里用的双层木架床。我们的食堂设在这一溜窑洞的中间,把三孔窑洞之间的土墙开了门洞互相串通。在这三合一窑洞外面,往外再加盖出了一溜屋檐,下面砌起墙壁,在墙上开几扇大窗,并安上两开的宽阔大木门,从外面看好像一排房子,颇有点气派。

  面对着食堂大门,开了一条斜度较缓,宽约三米的土路,直通山下,准备供运送家俱、粮食、煤和其它物品上来的卡车和平日拉生活用水上山的毛驴车行走。

  说到拉水上山,半窖肷较碌乃蟾牌鹇胗惺床懵ジ撸考缣羲?疑供不应求,所以叫学校铁工厂的师傅焊了一个大水罐,用毛驴车来拉。这件活儿后来成了原体育教研室的老副教授戴士铎的专职。即便如此,生活用水仍十分紧缺,只好实行严格定量供应,每人每天只能分到半脸盆水供洗涮之用。

  窑洞的分配使用全由核心组一手操纵。除食堂左边一孔窑洞作为核心组的办公室之外,其余多半分给了系里的一些少壮派“骨干”人物,如华新明夫妇、梁瑜夫妇......。作为陪衬,有两孔窑洞分给了陶善舟和关人绪两家。像我们一家、鲁之浩一家以及申知韵都没有分到。过了若干年,我们回忆当时才若有所悟:他们不分给我们这一家,并无多少奥妙。因为我们这一家,王大桁们可能早已算计好了,早晚要收拾“处理”掉,也许还可以把我投入监牢,何必让我们白占一孔窑洞呢。至于申知韵,他单身来到陕北,给他一人占用一孔窑洞,岂非浪费。鲁之浩则是一家四、五口人,其中有两个大女儿,给他一孔窑洞怎么够住?鲁之浩既不敢吭声,也乐得假期过几天舒心日子,两夫妇宁可来回奔波。

  第一批窑洞分完了。可是偏偏在紧北头靠牲口棚的地方留下了一孔空窑洞而不派用场,我虽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但也没太去猜测。后来才知道,那是用来关押原校革委会副主任尤敏杰的“牢房”。

  山头朝南面较低一层的地方另有几孔破旧窑洞,是原来当地老乡迁走后留下来的。当地老乡很有讲究窑洞的风水。尽管其中含有些迷信成份,但朝南的窑洞毕竟阳光充足,有利健康,住户得克山病的机率也就低些。只是这些舍弃的老窑洞必须大修才能重新住人。系核心组安排几个人去修补了两孔窑洞,首先分一孔分给了王之渊夫妇,理由居然是(正如分管生活的丁一敏老婆单玉莲咀快泄的密):“他俩结婚好几年了,一直没生育,应当照顾他们多在一起生活呀!”。而王大桁一家也分到了隔壁的一孔窑洞。

  骆光华一大家五口进沟时就住在山下一孔大窑洞里。除了八十多岁的半聋老太太之外,还有刚出世的小娃娃。由于H系整个系都搬上了山,学校便催着H系尽早把骆的那孔窑洞调整出来归还校部。核心组只好允许骆光华迁入老乡舍弃的一孔旧窑洞里,但却故意不安排人工帮他修理。这孔窑洞实在太小,很难住下三代同堂的这一大家子。骆光华在没有任何帮手的情况下,一人花了两三个星期的艰苦劳动,甚至挑灯夜战,还拿柴禾熏了几天才勉强完了工。但不知什么原因,后来校部没有再催逼骆光华搬家,骆家才得以仍住山下,反倒而解决了难题。

  自从军宣队进校,骆光华也常挨批,只是没我遭的罪大就是啦。他生性乐观,起码表面上常显得乐呵呵的,而且照样拼命干活儿。有阵子,班长安排他负责捕杀当地土话叫“瞎狯”的一种害兽,他日以继夜地干,成绩不小,成为灭瞎狯专家,传为佳话。“瞎狯”大概是属于或类似于学名叫做鼹鼠的一种野生动物,专门啮食农作物根系的害兽,它们白天伏在洞里,夜间才出洞觅食捣乱,所以眼睛基本上退化了。它们打地洞的本领可谓举世无双,而且打出来的“地下宫殿”据说十分复杂巧妙,在主隧道之外还有许多分支,有的分支地洞是专供它们平日起居之用的,有的是生儿育女用的,有的则是食物贮藏室,还有的是大小瞎狯的游乐室呢。骆光华是个爱动脑筋和动手的人。他在杯子般大的地洞出口处的上方安上一副弓箭,当瞎狯夜晚出来觅食时碰上机关就会被射死。虽不是百发百中,也有八、九成把握。据说瞎狯有补,当地老乡喜欢炖来吃,但是我们这些人谁也不敢去领略其风味。

  没分到窑洞的夫妇和没带家属来陕北的单身汉(家属多半在外单位),上班期间都分别安排住到几个作为集体宿舍的窑洞里,双职工每月逢假日才能回家到几十华里外的窑洞家里团聚。申知韵虽然独居在麻子店村,但每逢假日也必定照样乘那颠簸在危险的山路上的卡车,回到他的凄凉孤寂的窑洞“家”里去。他每次走前都要从食堂里买一大网兜的乾粮带回去吃上好几天,直到假期结束回清水沟上班。我们看在眼里,心中很为他难过。

  东山头没分给我们窑洞尽管生活上有诸多不便,每月放假我们两人还要来回奔走数十华里,但也倒有个好处,雪梅从中学回家可以少走三十里路,使我们一家人更便于团聚。这对我们是最大宽慰。自七O年秋末进沟“上班”后,我和若桦回过五、六次家。记得我落难前最后一次回家是次年的春节,也是我们一家三口在陕北团聚的最后一次。

  春节前几天,我们三人一起到G县买了些年货。尽管能够买到的食品的花色品种很少,也比平时丰足些了。最使我们高兴的是从我校驻G县办事处食堂的大师傅那里买到了几斤酱驴肉。果然如人们所说的一样,驴肉肉质细腻美味,远胜牛肉。这个食堂的大师傅平时特别关照本校教工在县中学上学的子女,可怜这些孩子们一个月才能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次,而中学食堂的伙食又糟透了,所以一有好吃的就唤他(她)们来吃。我们的房东婆姨也帮我们向某家农户买到了十来斤猪肉,那是村里为了过年宰的猪,她早早就为我们过春节订下来的。若桦向房东婆姨学会当地贮存猪肉的方法:把猪肉切成大块,在开水里过一下,灭菌消毒,然后放进一个瓦坛子里,再用大量猪油把肉掩埋起来。这样封存便可以几个月不坏。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陕北气候,因为海拔高,夏天凉爽,而窑洞本身又是冬暖夏凉。

  春节那几天,我们除了想念远在南方数千里外的晓云之外,还算过得愉快。隔邻的老夫老妻的家门口有几株桃树,长得枝条茂密但极少结果。我征得他们同意之后帮他们进行了修剪。一年多之后,当我被解除隔离审查,见到若桦时我很高兴地听她说,我修剪后当年桃树便结了不少果子,老头老太太很是开心。

  春节期间我们拜访了附近几位同事的家。先是住在山下的鲁之浩副教授一家。他们一家几口人,两个女儿比雪梅年龄大,和雪梅在县里上同一所中学;他们有个大男孩已经工作了,留在首都没跟来陕北,这次也来团聚了。他们家的食品相对而言很丰盛。来陕北后,教工们更加不顾仪表,终日穿着破旧衣裳,真和乞丐差不了多少。鲁之浩和曾惠雯俩夫妇在这上头更显得出格。他们把几十年前从台湾带回来的西服,胡乱修改一通以后,穿在里面,外面罩上打满补丁的旧布衣,样子显得有些滑稽,而且节日也不例外。鲁有一条“高论”:“穿在外面人家看得见,吃在肚里谁也不知道!”。这就是他凭了多年的经验教训而形成的,避免招惹是非的生活哲学之一。

  住在沟外还有这个好处,想吃什么只要能买得到,就敞开买来吃算了,不至于被那些专门死盯着别人过日子的家伙们看到,免得惹是生非。何况今天活着还不知明天怎样呢。至于申知韵就大大地不同了。来到陕北后他仍然尽量保持仪表的整洁,显示出绅士般的风度。可是他住在一孔黑呼呼的旧窑洞里,地灶也没生好,一进屋就觉寒气逼人,灶头上摆着一堆从沟里带出来的窝窝头和馒头,已经干裂了,还有一只不大的卷心菜、几只鸡蛋和一小块肉,气氛冷清孤寂。一位当年享誉学界的留洋大教授落入这般困境,实在不可思议。他一人独居,自然毫无过年的兴致,只是他生性不爱表露自己,好像若无其事似的,但内心里的痛苦,从他脸上的表情隐约可见。

  春节那几天,在我们一家三口的心头,被淡淡的喜悦和隐隐的忧思萦绕着。日子是倒着数的,短短的假期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我们先是告别即将回县里上学的雪梅,她眼睛里含着泪花。我们目送她推着我给她的那辆已经破旧不堪的红色苏制自行车下山去。邻居的一只脏兮兮的大花狗也紧跟着她下山,这只狗早已成了雪梅的好友。不知怎么的,雪梅那么喜欢它,尽管它身上实在太脏。

  然后,我们也收拾好行李物品下山,在路口等待运载教工回沟去上班的交通车。

  我那时候并不知道,一场厄运正在清水沟里等待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