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容若->正文
 专栏新作
 - 风月真情有几分
 - 草原遇險的信仰啓示
 - 秋日断想
 - 棋路漫漫话移民
 - 儿行千里更思亲
 - 知音难养
 - 我思故我惑

 
 
容若:回乡十日记

容若


二月二十八日中午,我刚从学校回来,正在处理杂务。埋头书写报告的先生突然说:“珂珂(在美国交通部工作的表侄女)在MSN上招呼我们,我看看是什么事。”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既吃惊又不安。她说她妈妈(我的大表姐)通知她,说姨姥爷(即我的父亲)重病住院,让我们迅速与家里联系,并给出了监护病房的电话。我看了一下时间,此时应是中国当地时间凌晨三点钟。我想情况既然紧急,病房里也一定不会遵循常规的作息。所以我马上拨通了电话,那边果然是一片混乱。原来父亲节后与老友聚会,出门时不慎踏空(他的视力极弱,已是半盲状态),扶持他的卫叔叔(父亲的老战友)未能拉住,父亲跌倒在地,而卫叔叔亦随之滑倒,全身之力压向父亲,结果导致父亲股骨粉碎性骨折。送入医院当晚,因疼痛异常,父亲开始出现幻象,精神状态极度紊乱,医院因而不敢马上动手术,而是先做了牵引。亲人们希望我即刻启程回家,不仅可安慰父亲,而且有具体的事情要商量,手术也需要我去签字。

先生立马在网上查阅航班信息,然后我们匆忙赶至中国领事馆办理签证。由于当天交件的时间已过,最快的签证也要第二天才能拿到。我们又赶到旅行社购买次日的机票,计划第二天取了签证,直接赶往机场。回到家中,先生致电公司,申请延假一周;我致电相关单位,取消当晚的电视时评录制;取消未来十天内的电台时评;延期计划推出的时政专题稿件;向学校告假两周;与身在美国的哥哥通电话,商量日程安排;致电相关朋友,其中更专托一位朋友,如果我不能如期回来,而先生必须离开时,请她住进我家,代为照顾女儿,打理家务。等到一切办完,已是半夜。匆匆收好简单的行李,躺在床上,心乱如麻,久久不能入睡。

直至我回到温哥华,才知就在我接获父病入院消息的当天下午,同事兼兄长的顾亚星编辑亦抱病仙逝。原来死神真的无需敲门,他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随时随处等待我们,与之同赴另一世界。行前与女儿话别,她安慰我说:“死亡未必是一件憾事,我们当视其为开始,而非结束,或许彼岸更加精采,那里的人们甚至会同情我们仍在此界辛苦挣乱,不象他们,早已踏上乐土,免去诸多烦恼忧患”。女儿所说,于理论上固然是一个好的解法,只是身处其境,当事人何能超然物外,亲友们又何能以此晓喻呢?

三月一日, 我乘坐国航CA992飞往中国。因临时买票,票价比提前订票贵了一倍。飞机上满是过节后返程的空中飞人。他们的妻儿身在加拿大,而他们不得不为养家而奔波两地,如鸟儿衔食一样,一次次的往返辛劳。每次都是兴奋而归,疲惫而回,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尽头呢?

即使是夫妻同在一城,仍少不了对父母的牵挂。我曾经说过,每次回国,随着父母一天天老去,八千里的探亲远程,忧虑与离愁如影随形,难以排解。这都是成年移民海外的必然代价,无人能够幸免。此次苍促回乡,我的心境更是悲凉无奈。

虽然要在北京转机等候数小时,但我并没有和北京的师友们联系。与往次不同,此次的经历,更让我过多地沉溺于思考人生哲学这一大而空的命题。名利财禄,敌不过人生的短促,名之极至,实为空幻。人至中年,该当何处?

当日晚间十一时半,我乘坐的CA4166抵达贵阳机场。侄女妞妞与新婚夫婿开车同来接机。妞妞的新居很大,是一栋新公寓的复式顶层,二百四十平米的居住空间,加上六十平米的屋顶花园,又是依山而建的小区,他们所居的这栋楼地处最高,背倚青山,面向城市,远山近景,尽收眼底,从任何角度看去,都算得上是相当理想的居住环境。他们家除了室内硕大的热带鱼缸,还有室外屋顶平台上专门修好的鱼塘,数十条锦鲤悠然于中。妞妞的夫君,青年老成,敬佛已经多年,不吸烟,不喝酒,不吃肉,却在室外花坛里种了青竹、桂树,平日清茶白饭,淡泊物欲,为人谦逊,崇尚自然。在喧嚣狂躁的社会里,也算值得尊敬的一股清流。我想,人生的苦经恐怕非得这么念才不致于迷失本性吧?

三月二日上午,我与大表姐亚苏一起到病房看望父亲,向医生了解情况。父亲手术原定于下周一,即三月五日进行,经我们要求后,医生从已排满的当天日程中,挤出时间,同意下午五点为父亲手术。虽说这只是股骨复位固定手术,但父亲年事已高,风险仍然存在,为免医疗纠纷,我签了一系列的字,包括手术、麻醉、服药种种。当日下午,我们一方面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候手术,一方面私下商议,是不是该给主刀医生及麻醉师、其他医护一些“表示”。虽然主任医师上午同意手术时,已表示无需病人亲属的所谓“加班补贴”,只要有时间,病人身体又可以经受,手术就可以进行,不过,根据一些传言,大陆医生收受“红包”似为常例,怎样做与是否做,我们却一无所知。这时,一位与四姐相熟的护士前来解释,说是手术马上开始,适才医生们正做术前准备,并专门澄清绝无“红包”之说,让家属不必多虑。

五点半钟,父亲被推进放射室开始手术。除了大哥与小毛哥作为男性亲属入室护卫扶持之外,我们其余人等在室外监视屏上观看手术全程。当钢针钻入父亲体内时,母亲和我们一样不忍观看,眼里都蓄满了泪水,又担心又难过。操刀的两位医生看上去倒是沉着稳定,终于,他们出来说,手术完毕了,一切顺利。

虽然大哥已请好晚上的陪夜护工,但我和亚苏姐都觉得父亲术后第一夜肯定十分痛苦,我们应该陪侍在他身边,略解痛楚。所以让两位护工回去,由我和亚苏姐守护。我辗转坐飞机二十余小时,又有时差,亚苏姐让我上陪护床休息,主要由她看护。讲起来,亚苏姐也是五十余岁的人了,身体亦未见得好,但她竟坐在父亲床边的椅子上,守了一夜,令我十分感动。

三月三日,亚苏姐的妹妹亚莎姐来替我,让我回去好好睡上一觉。自父亲住院起,家中亲友轮流日夜守护,早已累得疲惫不堪。哥哥来电话说,请白天的看护是当务之急,要我休息好了之后先去家政公司请人。但亲友们都说节后很不好找人,尤其护理病人、照顾老人的就更少。目前的夜间看护是两位下岗工人,他们白天在一家单位打扫卫生,晚上来看护我父亲,轮流值班。自此,我开始了一边找看护,一边值白班护理父亲的生活。

父亲的夜间看护早七点半离开,我必须接班,照顾父亲洗漱、早点,然后在医生查房应对后,守着输液,到中午时分,大哥、四姐等给父亲送来营养午餐,在他们守护之中,我可以有空溜出医院,吃点午餐,同时找白天看护。然后再回医院继续守护父亲,直至晚上七点移交给夜间看护。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至我走的那一天,终于找到了一位城郊的农民,他曾当过赤脚医生,有一定医护常识,人看上去也很忠厚老实。我把护理父亲的职责交托给他之后,下午就离开了。

父亲经此磨难,情绪十分低落,他正在修订家谱,并被老家推为族长,本准备春暖花开之季,与母亲同回老家,探望同族亲友,此时因骨折而无法履行,今后如何,更难预料。此外,他住院后最牵挂最放心不下的是母亲。因为母亲也是半盲之人,耳朵更是失聪得厉害,她性情倔强,又过重个人隐私,一直不肯请陪侍保姆在家。往日有父亲陪伴,一同做事,生活还算如常,现在父亲住院,且需要长期卧床,母亲的生活必然受到极大影响。父亲担心她过马路不安全,担心她在家晚上害怕,担心她因着急而生病。我们亲眼看到,父亲多次因无人陪伴母亲回家而着急忧虑。我曾劝父亲静心养伤,不必牵挂母亲,父亲为此恼怒,他说:“如果不为你母亲耽忧,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亲友们说,父母结婚四十六年,再有四年就是他们的金婚了,自我和哥哥上大学离开家门后,两老相依为命,早就形同一体,一损俱损,如果一个先走了,另一个也必然很快随之而去。望着父亲流泪着急的表情,我只好追着母亲,送她回家休息。

由是我想,世间亲情,原以为莫过于父母子女,现在看来,却以夫妻为甚。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子女再好,一成家就是另外一个经济体,与父母的关系会渐渐变淡,他们的生活有了更重要更值得关注的内容,那就是他们自己的妻(夫)儿,他们自己的小家庭。一生中,与之相处时间最长的只有夫妻,共同的回忆,并肩的前进,使夫妻越来越密不可分,最后,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直至一方离去,另一方亦随之而去。这也许就是人类的宿命吧,红尘之中,必得寻寻觅觅,然后厮守终生,和谐纷争,终至一体,一代又一代,莫不如是。

由父母的晚境,我还想到了老龄阶层的养老社会化问题。以我父母的收入与地位,在当地本可以很舒适地生活,他们有较高的离退休工资,有健全的医疗保障,有两套住房,有还算便宜的物价市场,但因个性所致,他们一直没有请人照顾,由此拖累了家乡的无数亲友。而他们想进的养老院,却因资源不足,条件十分简陋而不能如愿。以往的封建大家庭,四世或五世同堂,必得重视“父慈子孝”“养儿防老”的伦理原则,方可维系家族的换代更新。而现代社会,子女在外工作,老年空巢现象普遍存在。实际上,如同其他家务劳动需要社会化一样,养老侍病也不得不走向社会化。子女亲友的意义,更多应体现在精神与情感安慰及经济支援(特别是老人无收入或低收入的情形)上。

回乡十日,每日忙碌劳累,十分缺觉,不过有此机会终日陪侍父母,体验一下儿时因病而累及父母的情景,也算难得吧。目前已为父亲请好了三班倒的陪护,为母亲订好了送餐的饭馆,将父亲的工资财务交托大哥负责管理使用,加上回去一趟,于父母心中多少有些安慰,也减轻一些身为人子,却违背“父母在不远游”古训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