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谢盛友->正文
 专栏新作
 - 中国的“国母”是不
 - 谢盛友:龙应台与亨
 - 平安夜话题:生与死
 - 苏青的背影
 - 谢盛友:中国人有忏
 - 何与怀:沉沦神州的
 - 谢盛友:从孔庆东想

 
 
德国教育(2):小学

谢盛友


 

德国教育(2):小学


(本系列应国内教育学院联网编写)

作者:谢盛友


我有很多德国同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德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总的给我的感觉是:宽入严出。“宁愿赔钱教育千万个,绝对不让一个诺贝尔奖潜在者漏网”。 这就是德国教育给我的大概印象。
德国是十年制义务教育。
德国小学阶段作业很少,下午没有课,老师经常组织学生踢球、看电影、参观博物馆或到野外散步。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掌握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最让我震撼的是,德国小学的地理课本是从家门口开始,我儿子不像我,先学习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他先学习班贝克有哪些教堂,哪些河流,多少博物馆,多少面包店, ……
宽松的教学方式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每个孩子的平时表现和成绩都会被老师记录在案。到学期结束时,家长会收到孩子的成绩单,成绩单里除各科成绩外,还有老师的评语。

我的总结:德国小学教育方针是,不要过多不要过早开采、剥夺儿童的资源。这让我想起在国内矿山工作时的情景。一个铜矿就这么多资源,你早开采、剥夺,矿山资源也就早点枯竭。所以,德国的小学教育,尽量让小孩享受童时的阳光和快乐。但是,我说过了,不是放任自流。
小学里注重培养小孩的动手能力和注重开发小孩的想象力和创意,学校里的老师经常会上这样的课,我们中国人家长可能觉得无聊。老师通知家长,明天别忘记了给小孩带来碗碟和餐具,做饭用料等,教育小孩如何做饭吃。手工课是德国小学最注重的,难怪德国的男人个个“天生”的“工程师”,每家每户每个地下室,几乎是一个小工厂,每个家庭男主人都是“天然”的电工、钳工、汽车修理工。我儿子现在就是我家里的电工和修理工。
读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还没有买房子,他可能看出我人到中年,做梦都想拥有自己的房子,那年父亲节那天,他让我先闭上眼睛,然后在我眼前放置一个精美的木制房子,他半年的业余时间的投入。三年级的时候,母亲节那天,他给他妈妈送“有价证券”:修理三次自行车。我们惊喜,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老师教育的,小孩没有钱,但是,可以帮助母亲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在德国的学校里,非常讲求家长和教师的互动,家长委员会十分重要。这个家长委员会的头头,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都是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比如同学家庭的联络、课外活动(郊游的安排)、假节日的安排、圣诞节给老师送什么礼物,等等。
当然,家长委员会的最根本的职能,还是监督学校的教学,监督老师教育的质量,有时候还会发起更大的活动,争取更大的权益,比如参与推动联邦州的教育改革,这样的事往往都是由家长委员会出面,争取联署,提案递交给州教育厅。当然,教育厅不仅仅是听家长委员会的意见,但是,毕竟也是一种参考意见。

我们这些大忙人家长遇到最大的麻烦是,德国中小学下午不上课。那么我们的小孩下午干什么呢?这是最大的难题。咨询了一些先进意见,得出的结论是,必须让小孩的下午时间充实。所以,儿子三岁时我就开始动脑筋,让他学习音乐。我说过,音乐和哲学,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超过德意志。身在德国,不学习音乐,不白白浪费?儿子三岁开始音乐启蒙,私人音乐学校和市政府音乐学校都是要付费的。一般情况下,德国的小孩都懂两门乐器,我儿子学习小提琴、电子琴和钢琴,他上中学以后五年级开始,加入中学交响乐团,音乐课就免费。

另外,下午时间就是去教堂,参加礼仪培养、司仪培训,参加教会的义务工作,培养他的纪律性、忍耐性、同情心,等等。后来他长大以后,每年假期里参加教会组织的活动,比如到罗马尼亚的贫困地区“扶贫”,协助建立学校,与当地红十字会一起做社会义工。

在小学期间,我把儿子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下午安排得满满的:音乐、教会、体育运动,不让他有空动坏脑子。建议没时间的父母,最好托付给别人教育,教会是最好的办法。


写于2008年6月14日,德国班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