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水井->正文
 专栏新作
 - 赵老师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十三):几位社员

水井


说起来,当地领导贯彻“关心爱护知识青年”政策,全都落在了实处,住的、吃的都不含糊。要说住的,集体户五间大草房,虽不敢说“风雨不动安如山”,论木料,论宽敞,在屯子里都算得中上水平。再说吃的,社员每人每年四百五十斤毛粮,知青却是六百斤,虽说都是粗粮,但从来用不着担心饿肚子。尽管东北地广人稀,也只是相对关内而言,农活儿还是干得过来,我们知青来安家落户,队里平白多了十几个劳力,等于是抢社员们的工分。然而,社员大多都很厚道,对知青很友好。

 

或许是出于多年历练,社员们似乎对“无故加之”的一切都能默默承受 -- 土改分田,没高兴几天,就失去了土地;不管年景好坏,一车车成色最好的粮食先交公粮,剩下的再留口粮、卖余粮;城市变成农民禁区,有谁胆敢进城凭力气挣口饭吃,就是“盲流”,不但为当局所不容,还要遭城里人的白眼;毛主席一声令下,数百万的知青插队落户,让已经不堪重负的肩头又多了一副担子。所有这些,农民都默默承受了。鲁迅说:俯首甘为孺子牛。关键在于一个“甘”字。鲁迅有幸,当牛做马是自己的选择。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的农民,哪有这种幸运。既然除了承受,别无选择,只能将不断的承受变做习惯,权充最后一道自我保护。

 

来到队里不久,大队书记把我们召到大队部,听雇农刘大爷做忆苦思甜报告。刘大爷看上去有六十多岁,高而瘦,蓄着一绺山羊胡,面容枯槁,皱纹纵横交错,正符合我心目中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形像。刘大爷走上前,从“毛主席是咱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让咱贫下中农翻身当家作主”开讲,这种忆苦思甜报告,早就听得耳朵起茧,自然打不起精神。不过两、三分钟,刘大爷说话开始走板儿,我们不由得都竖起了耳朵。只听刘大爷说道:“啥时候日子过得最如索(好过、舒服的意思)?还得数满洲国那咱。要说东家,那真叫一个仁义。给东家扛活,割麦子吃啥?顿顿白面烙饼! 还带葱花儿! 干的好,稀的也不孬! 鸡蛋汤! 浮头油汪汪儿的,一层(读“形”)! 瞅瞅这咱吃的啥?小米儿饭! 软不拉的,那能抗时候吗?苞米面贴饼子! 吃的闹心,泛酸水儿! 还得自家老婆子送饭! 差老鼻子了!” 刘大爷动了情,越说越起劲儿,老脸胀得通红,吐沫星子四下喷射。我们知青坐在下面,一个个都听傻了。这叫哪门子的忆苦思甜呀?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啊?大队书记一看势头不对,赶紧起身,连哄带劝,连拉带扯,把刘大爷请下了台。

 

下地干活儿的社员大多是青壮年,六十来岁的有几位,而上七十岁的,就只有老卢头和老刘头了。这两位老大爷都是偶尔下地,各有各的由头。老卢头是孤老头子,没儿没女,五保户,本可不愁吃穿,时不时跟社员们干点活儿,一来是为找人唠磕儿解闷,二来是多少挣些工分,养一个不大不小的癖好,就是每天吃镇痛片。老卢头早先抽过鸦片,解放后,鸦片断了顿儿,可那股劲儿始终过不了,一来二去,就吃上了镇痛片。镇痛片里有吗啡,虽然含量极少,也算聊胜于无。镇痛片在镇上药店里就能买到,几块钱一瓶,方便得很。老卢头下地,总忘不了带一瓶镇痛片,用麻绳系在腰带上。上了年纪,力气不济,老卢头干活儿有时不免落在后面。每到这种时候,老卢头不慌不忙,打开腰间的瓶子,倒出几颗镇痛片,丢进嘴里嚼碎咽下,随后便精气神大长,三下五除二,赶上前面的社员。镇痛片真有这等神效,还是老卢头的精神作用?曾几次当面向老卢头请教,可这位老爷子总是笑而不答。

 

若论家境,老刘头和老卢头算得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大队刘书记是老刘头的儿子,爹以儿贵,虽不见有人刻意巴结,但从队干部到社员,对老刘头还是另眼相待。老刘头跟刘书记住,有儿女孝敬,本是享清福的命,可偏偏脾气太倔。他每次跟大伙儿下地,都是因为跟刘书记吵了架,赌气,所以总要说上这么几句:“老子就不信,离了那王八犊子,能把老子饿死?”骂的是书记儿子,大伙儿不便搭腔,只能暗笑。每年,老刘头都把屋前院子里种满罂粟。花开时节,满院罂粟迎风摇曳,红白相间,艳丽而妖冶。老刘头坐在小板凳上,望着花儿,神情陶然欲醉。曾经听到有小青年问他,为啥种花不种菜?老刘头漫声答道:“咱种这大烟花,还能希图个啥?就希图个好看呗。”社员们私下议论,老刘头种罂粟不是为花儿,而是为果儿。鉴于老刘头的特殊身份,大伙儿只是嘀咕几句,也就作罢,没人再去细究。

 

每个生产队带领社员干活的庄稼把式,称做“打头的”。我们队打头的三十多岁,姓刘,山东人,乡音未改。老刘中等身量,一身犍子肉,赤膛脸,两道浓眉常常拧在一起,看人时总眯着一只眼睛,眼神明亮、锐利。老刘屋里的身板儿差,干不了重话,炕上地下拉扯着好几个孩子,家境非常窘迫。无论冬夏,老刘身上的衣服总是补丁摞补丁。身为打头的,老刘却挺寡言。每逢开口,大多是指令性的一声断喝。可有一天,老刘铲地到了地头,直起腰,抹一把汗,两手在锄杠头上一搭,下巴搁在手背上,叹一口气,开了腔:“你说,人和人咋就这么不一样儿呢?要是俺哪天当上周总理,锄头把子、镰刀把子一扔,上下一身青烫绒(灯芯绒),兜里插三管钢笔,手腕子、脚脖子上都挎上手表!”看看老刘的神情,天真中带着一丝狡黠,猜不透他究竟是在认真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还是随口开个玩笑自我安慰。

 

我们队好几个社员操河北、河南、山东口音,都是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逃荒到东北的,老刘就是其中的一位。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热播后,报纸及时配合,刊登专家大块文章,详细论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三次闯关东的始末,然而对二十世纪中期的闯关东则只字不提。不知是无意间的疏漏,还是刻意回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尽管当局严禁饥民逃荒,还是有大批关内农民移居东北,这应是不争的事实。来到东北后,虽然不致饿死,但日子也不好过。听社员们说,一九五八年,我们那一带是多年不遇的好年景,眼看就是一场大丰收。可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超英赶美,壮劳力都被派去大炼钢铁,庄稼来不及收割,都烂在地里。第二年闹粮荒,连树皮、树叶都吃光了。社员们似乎都不大愿意回忆这段往事。队长王家雀偶尔提到当年白白糟蹋了好好的庄稼,脸色沉重,叹了口气,只说了句:“造孽啊。”时下不少满腔爱国热情的年轻人,还有一些虽然已不年轻、但革命意志永不衰退的人,常对“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惨状提出质疑。其实,很多当事者还在,假使果真有心为当局辩诬,只消到农村走一走,问问上年纪的老乡,便知分晓,大可不必空做激愤之语。

 

社员里识文断字的不多,但若论聪明、幽默、见识,绝不比城里人差,只是手脚被缚,无由施展,多少人才就此埋没。所谓“锥处囊中,终当脱颖”,原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古人没有料到,两千年后,这个理变得不再那么当然,因为这“囊”竟变做钢铁一般冷硬。文革后,“伤痕文学”流行了一阵,感叹知青受累于政治风暴,痛惜岁月蹉跎。城市青年过了一段和农民一样的生活,留下伤痕无数。人们很少想到,知青来农村之前,农民已是这样生活着,知青回城之后,农民仍是这样生活着。农民的伤痕,似乎已经成为合理的存在,他们不会舞文弄墨,也无钱无闲,不能创造自己的什么“文学”,于是永远只能做沉默的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