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湘君->正文
 专栏新作
 - 湘君:告别林黛玉
 - 湘君:《战废品》—
 - 湘君:王佳芝与郑苹
 - 湘君:丹.布朗 –
 - 湘君:文字精灵张爱
 - 湘君:《黄金甲》--
 - 人性的赞歌:《妈妈

 
 
真实的历史与历史的真实--看电视连续剧《亮剑》

湘君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过瘾的战争影视作品了。都梁的《亮剑》小说原著我几年前读过,
具体细节已经不太记得了,感觉电视剧在原著的故事梗概上加上了很多东西,所以
我情愿把电视剧看成是一次再创作。《亮剑》中的战争情景,都是在我军方,敌军
方,友军方,军纪,上级的命令等多重矛盾冲突中展开的,自始至终充满张力,扣
人心弦。李幼斌演活了一个土包子出生的军人,言谈举止竟多次让我联想到已故的
乡土戏剧大师赵丽蓉。《三国演义》扮演过盖世英雄吕布的张光北扮演的儒雅风流
的国军将领楚云飞亦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看得出,《亮剑》的编导们在力求客观公
正地表现那样一段历史和那一段历史中的那一群人。

然而,客观公正地表现一段历史,并不是要求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因为《亮剑》
并不是一部历史剧。剧中一些人物,象八路军的副总指挥,副参谋长,师长,旅长,
解放军华野司令员等,对这段历史稍俱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几个人物的原型是彭德
怀,左权,刘伯承,陈赓,粟裕,但全剧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这几个人物的名字,
这正是编导的聪明之处:在不违背基本历史史实的前提下,为机动灵活地刻画演绎这
些仍可以认为是虚构的人物留下了很大的余地,同时,借此很清楚地告诉观众,《亮
剑》并不是一部历史剧,仍然只是一部假语村言的故事剧,或者说文学剧。文学是人
学,文学是通过对一些典型人物的描写来表现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个特定的区域内人
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态度。也就是说,关涉到历史的文学,虽然并不要求要重现真实
的历史场景,但却要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表现一种历史的真实,这大概正是《亮剑》
的编导所追求的。

应该说,《亮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亮剑》既描写了八路军敌后抗战的光辉业
绩,也没有讳言八路军在抗战中遭遇的挫折与失败;既歌颂了八路军官兵抗击敌寇的
英雄事迹,也并不隐瞒甚至刻意地细致刻画了一些官兵身上粗鲁不文的江湖匪气。剧
中还第一次正面描写了国军的敌后抗战,也算是大陆影视作品在方面的重大突破。对
主人公李云龙,《亮剑》也没有无限拔高,没错,剧中的李云龙是条好汉,也许是个
天生的军人,但充其量只是个单纯的军人,只是个杰出的战役指挥官,其在对战争及
战略大局的把握,在对现实政治的思考方面,远比不上他的战友赵刚,丁伟,孔捷,
更比不上他的岳父田墨轩。所以,当剧情推移到后来的和平年代时,虽说剧情还是围
绕李云龙展开,但他的光彩已经不可避免地逐渐被其他人物所掩盖了,然惟其如此,
才令李云龙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信。李云龙这个人物,代表了中共军中一大批杰出将
领,他身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中共建国以后的
政治走向,影响极大。此外,有意思的是,主人公李云龙抗战中指挥的大部分的战斗,
都是在没有上级的命令或是违抗上级的命令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点,有几分耐人寻
味,这,是否也反映了某一种历史的真实呢?

同时,《亮剑》还借剧中人之口,表达了编导对这段历史的一些思考。比如,借李云
龙之口,提出了在外敌当前的情况下,中华血性男儿应该具备的不畏强暴的亮剑精神。
借李云龙岳父母之口,表达了对三年内战和抗美援朝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虽然不免
书生之见,但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实质。还有李云龙和赵刚与人在电影院门口打架,
从派出所回家后,田墨轩指出,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民众缺乏法制观念,可
谓小中识大,见微知著,一语中的,至今仍具极深的现实意义。

总之,《亮剑》是我近年来看过的大陆最好的影视作品之一,它通过李云龙,楚云飞,
山本一木,田雨,赵刚,丁伟,孔捷这一些人物,表现出一段历史的真实,难能可贵。
如果说《亮剑》还有什么不足之处的话,我个人最不以为然的地方就是日军将佐之间
的大段的日语对话,这些对话如果仅仅是表现日军军事战术意图倒也罢了,但其中夹
杂过多的对八路军的赞美之词,则未免流于俗套,令人生厌。

二00五年十一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