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赵碧霞->正文
 专栏新作
 - 湖南卫视节目俗不可
 - 走进姜克美
 - 寒江冰钓缘慕鱼 收
 - 寒江冰钓缘慕鱼 收
 - 寒江冰钓缘慕鱼
 - 言必行,行必果---
 - "湘江"浩

 
 
赵碧霞:自行车情缘(3)

赵碧霞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虽然被自行车这条蛇咬得不轻,但我并未因此而放弃了与它建立的挥之不去的情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如既往地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有机会就会施展身手,在那小小的舞台空间里凌空展翅,或如浪里白条般欢畅游弋。

大约是77年,我家才真正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一辆26圈的“凤凰”牌男款车,我父亲用于上下班的专用“座骑”。但只要有机会,我就会骑上它,风风光光地炫耀一番我家的“名牌”。实际上,那辆车对我来讲,又高又大,完全与我的身高不相吻合,我每次骑上它,总有那么一点不舒适,但我非常自豪,因为它是我家的“洋马儿”。

78年上高中时,学校离我家不近,步行大约需要五十多分钟。看着有的同学一路清脆铃声而来,我却需要单程行走近一个小时,心里就盼着,什么时候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啊。可是,我们当时的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记得当时我们家实际上已有两辆车,但我父亲,哥哥,姐姐上班都需要用车,我怎能独霸一辆而据为己有呢?我唯一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的是,当我家的亲人轮休时,我方可骑上那高头大马的“洋马儿”,一路春风,拨弄着清脆的铃响,昂然上学。

80年我上大学,来到了著名的山城重庆。当时的重庆出门见坡,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几乎不允许骑行,因此大街小巷,几乎见不着自行车。在重庆的八年,我就几乎没有骑过自行车。在那几年里,我唯一能自我表现满足的是,利用寒暑假回成都,饱饱地享受骑自行车之乐。

也就是在重庆的那段时间,我的丈夫,当时的男朋友想学骑车,我还充当过他的教练呢。

80年代末,我来到加拿大。初期的时候,即还是我在念书的那个阶段,自行车是我们留学生饭后课余的主要交通工具。那个时代,我们没有移民一说,每一个学生,都勤俭节约,将那本不富余的钱袋看得紧及了,以便回国时,口袋里多几个子,能风风光光地购买国人羡慕的现代化电器,那时国家给我们每一个留学生的指标是八件,简称“八大件”。在那个时代,只要提到八大件,人人都知道其分量,自然也就知道其主人的价值。因此,省钱,节约,尽量地省吃俭用是我们除留学以外的根本宗旨。而在我们那里,留学生基本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样的规矩,上一届的学生,只要会骑车,就会去旧货市场淘宝,待成功地砍价购得自行车后,都会用到回国,再原价转卖给下一届的同胞。如此得手后,我们骑着它,走街穿巷,或购物,或观赏大自然风光。在我浮光略影的对加拿大的认识过程中,自行车可谓功不可没。

自从我留在了这块国土并以主人公的身份在这里生活后,自行车再也不是一种必须的交通工具,而只是一种锻炼的体育用具。我骑车,那就是锻炼身体,那就是找回旧时的感觉。

当我的两个女儿开始长大时,我就叫她们学骑自行车。我至今都还记忆犹新,我在空旷的停车场上,轮换扶着她俩,跟在其后,一遍又一遍地随车跑。我还没有跑到绕地球半圈的距离,女儿们都成骑车高手了。稍后,为了让她们熟悉交通信号和怎样在繁忙的大道上应变,我又带她们骑城市的专用车道,骑马路,去那些风光迷人的处女地探访。

如今,我们一家四口,各有自己的自行车。只要有时间,我们一家,或沿着河边,或循着自行车专用道,骑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