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谢盛友->正文
 专栏新作
 - 中国的“国母”是不
 - 谢盛友:龙应台与亨
 - 平安夜话题:生与死
 - 苏青的背影
 - 谢盛友:中国人有忏
 - 何与怀:沉沦神州的
 - 谢盛友:从孔庆东想

 
 
中国缺乏中技人才

谢盛友


 

中国缺乏中技人才


作者:谢盛友


《东西方家庭教育对比》一文发表后,读者留言:
中国家庭:把高考作为指挥棒,帮孩子安排好一切,一切围绕孩子的读书高考。
德国家庭: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如果德国不上大学的孩子和中国不上大学的孩子一样的就业和生活前景,不知德国的父母会怎么做?

二十年前我写过,中国不缺乏高等教育人才,中国最缺乏中技人才,缺乏技术熟练工人。今天我仍然是这个观点。

一个亲戚(男生)在同济大学读汽车制造专业(五年制),四年级时22岁,在上海大众实习,一起实习的还有从德国去的中技学生19岁。几个月的实习后,那个亲戚不得不服:德国中技生太厉害了、太专业了、太了不起了。我会的,他会;我不会的,他也会;我能的,他能;我不能的,他也能。
亲戚总结:我一个堂堂同济大学高材生真的不如一个德国中技生。

根据国内广西人才市场最近进行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 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职业素质能否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缺乏信心。这个问卷调查的对象是高校的学生代表,其中本科生占55.6%,专科生占44.4%。 调查显示,83.33%的受访者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超过50%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对职业规划较模糊,甚至有5.6%的受访者坦言根本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在对就业需求的调查中,有3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3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求职能力一般。调查发现,缺乏实际技能和经验是高校学生就业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其次分别是竞争激烈、就业期望过高、缺乏社会关系、用人单位要求太高和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过窄。

中国历来不重视中技教育,不过,读报获知,国内技工学校就业形势越来越看好,使一度降到“冰点”的技工教育随之“转暖”。技工学校招生出现了自高校扩招以来的回升,技工教育以其贴近市场、直面需求、解决就业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吸引了社会各界关注。

“技校是大专还是本科?”这句问话反映出家长的心态:仍然注重学历,轻视技能。家长和学生的普遍心理都是想当“白领”,很少有人愿意下车间,当技术工人。“初中-高中-大学”的道路仍是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考不上高中、大学的学生才上技校”的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这直接影响了技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

不过,国内有一个残酷的现实:从整体看,普通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偏低。根据石家庄高级技工学校校长王兴昌的介绍,他们的学生就业后中级工实习期工资约400元,高级工一般七八百元,已经算不错的了。

在国内,技术工人的收入、社会地位、劳动强度等现实问题决定着人们的就业观念和教育选择。

在德国,职业教育、技术学校也是义务教育,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占60%多。而中国一直以来偏重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处于劣势,而在职业教育中技工教育又处于更劣势。由劳动部门分管的技工教育虽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因为区别于学历教育,许多政策享受不到,职教经费也很少。

观念和现实,严重制约着中国的技校教育。


写于2008年8月15日,德国班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