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四通八达的欧洲火车相比,英国算是比较差的,但在我看来也相当满意了。伦敦郊区的铁路交通比新泽西到纽约的NJTRANSIT和PATH更方便,覆盖范围也大,而且乘客还大多会有座位。只是铁路地铁工人时常罢工,动不动伦敦弄得全城瘫痪一阵,那时真感觉到“咱们工人有力量”。
刚到英国来就需要查阅资料,我坐火车经过温布尔敦到滑铁卢车站到达伦敦市中心。伦敦十来条地铁外加英国铁路进入市区,不同路线的地铁站相连如迷宫一般,空间很小,越到市区节奏越快,人的面孔也开始多姿多彩,黑人,印巴人,阿拉伯人,亚裔。在滑铁卢车站,听到的口音更是五花八门,英语,法语,德语...
在车上我问旁边的两个女士去大英图书馆怎么走,‘Euston Station or King' sCross’回答简洁,表情平淡。定睛一看,这两位原来是亲昵的同性恋人。
大英图书馆原是大英博物馆里的一部分,当年曾经是马克思看书写作的地方,三卷<资本论>改变了半个世界和十几亿人的命运,凯撒和拿破仑用剑完成的事业,马克思用笔完成了。大英图书馆98年搬到新址,红砖碧瓦的外观,乍看还以为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去的那天大英图书馆正在举办中国版画展。赵延年的阿Q系列英文翻译精彩准确,让人击节赞叹。陈绮用黑白素描呈现传统中国乐器,线条柔和简洁,优雅凝重。还有一副十米长的木板画卷,画的是凤凰县青龙镇,一个湖南四川贵州交界的小镇,民风淳厚,纤夫挑夫当铺云集,旧日生活依然。在这儿才发现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木板画的奠基人。
伦敦的纬度和柏林,温哥华在一条线上,十二月份下午三点过就进入黄昏。从大英图书馆沿著EUSTON大街,走到GOWDER STREET往南走,一侧全是黑色三层旧房,仿佛是当年伦敦大火的幸存物,只有窗户和门的四周是白色的石材,两边伦敦大学和大学学院的校舍分列。走到尽头看见一个大英博物馆的牌子,里面却是一个小店。心里打鼓,不会吧?
转过弯走一段路,才看见大英博物馆大门。这是一个旧式的罗马建筑,大台阶,大石柱,有的石柱象被大火烧过的痕迹。跨过这个不事张扬的门,豁然开朗,看到非常现代的陈设。中央是原来大英图书馆的阅览室,是一个屋中屋。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央阅览室的设计能看到它的影子。阅览大厅四周全是书架,两三层楼高,阅览室的顶部是穹顶彩线,阅览室中央是书桌,围成很多圈。我问管理员马克思当年在此读书的座位和脚下留的坑在什么地方。管理员笑了笑,说那只是个传说其实不确切,马克思虽然常来,但没有固定的座位,大致在西边的角落。我虽然有点悻悻,却也觉得因此不用为在太空原来看不见长城而尴尬。
大英博物馆给自己的使命是为人类保留记忆。
我穿过色彩斑斓的非洲展室,直奔亚洲展室。中国和印度及东南亚放在最里的一个大厅中,印度和东南亚在左边,中国在右边。大英博物馆的对中国的介绍第一句话我录在下面:[The Chinese have created the single most extensive and enduring civilization in the world. Their lang-uage, spoken and written in the same form over nearly 4000 years, binds their vast country together and links the presentwith past, expressing a unified culture unmatched elsewhere.] “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语言在四千多年的历史中保持了一致的形式,维系了这个巨大国家的统一,连接著她的现在和过去,表达一个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同一文化。”这应当算是一个中肯的评价。
眼睛接触到的第一件展品是一个周朝的青铜酒壶,酒壶主人的宽宏的胸襟和高雅的品味耀然而出。放眼望去一排排玻璃柜中,商周时代的铜壶,铜鼎,铜杯,还有战国时代的编钟,交相辉映,流线简洁,色调平和,气度雍容......那一刻我似乎看到我的祖先三四千年以前的回眸,这跨越千年的注目相视,是深情而无言的感动。我曾经有这样聪慧的祖先,在大半个世界还是蛮荒的时候,他们高贵而从容,强悍而优雅。这应该是中国人的精神。
初唐时菩萨是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在石雕,木雕,玉雕上,还有一面画着佛像的大墙也搬进了大英博物馆。因为印度的文物和中国的文物放在一个大厅,我看到佛像从印度进入中国后,脸上少了些愁煞和严厉,多了些笑容和宽厚。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是快乐高兴的一群人,他们的气质也映在了佛的仪容上。唐朝时我们的瓷器已经很精致,外观和现代的瓷器我竟然看不出区别来。中国人那时已能大规模制造瓷器,欧洲还只是少数宫廷的奢侈品。同一个时间,衰微的罗马帝国开始撤离英伦三岛,盎格鲁和萨克森人刚刚跨过海峡从丹麦和德国迁徙到这个新土地上;那时候中国的诗歌已经呤唱了千年,从“关关鸠鸠,在河之洲”唱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同一个时间,第一部稚嫩的英语文学BEOWUF才呱呱坠地,民间开始流传亚瑟王的传说。
大英博物馆介绍唐宋文化的时候,说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培养“MANOFCULTURE”,大概可以翻译成“有修养的人”。回想起来一个在英国语言和文化下长大的中国人,辜鸿铭先生,成年后慕然回首发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在<春秋大义>中他说最好的文明不是能制造马力大的机器,而是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温良恭谦的君子。多少年来我接触过的人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无论是贵为卿相,还是富可敌国,抑或是身居寒微,最优秀的人大多温良恭谦,从容大气。他们如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让人击节赞叹,心存敬意;又如黑夜中一盏清灯,传递着我们文化中最美的香火和温暖的希望,提醒人类告别动物的蛮荒。
......
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已经依稀遥远。
在中国盛唐时期,英格兰还是一个蛮荒的弹丸小岛,而此后的几百年间发展强盛,成长为显赫的海上霸权。1840年大英帝国一艘只有几千人的炮舰,打败了一个千年的文明古国,朝野上下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震惊中,目睹了不堪回首的中国近代历史的揭幕。
而后是一百多年的痛苦和挣扎,从义和团到文化大革命,我们温良恭谦的气质和传统的人文精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自我摧残。这段历史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