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望秋->正文
 专栏新作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三章 宗教与哲学
 - 第四章 现实主义思
 - 第五章 现世人本主
 - 第六章 人性的分析
 - 第七章 人性的解放
 - 第八章 幸福的追求

 
 
第一章 前言

望秋


人生磋砣,命运突兀,在人的一生中我们都曾感叹过生命的飘渺, 世事的惶惑,我们都曾问过生命的义意,人生的价值。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的义意何在,这些都是我们问过不止一次的问题。人只要还有精神,这些问题就不可能不问。而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人生就不可能不恍惚,不彷徨。苏格拉底说过:没有思考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本书正是对人生的思考。我们想要回答的,不仅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渡过,以什么为标准,以什么为方向。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一场伟大的变革之中,经济的发展使它可望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成为世界的强国。但社会的激烈变化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混乱。有人说中国正从一个理想主义的社会变成一个实用主义的社会,而这个实用主义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钱。但以钱为标准恐怕并非长久之计,那样人只会成为钱的奴隶,而不是主人。一个社会要想成为世界的主导,除了经济实力之外,还需要思想。西方社会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社会,除了它开创的工业革命之外,还有它深厚的人文基础。这不仅表现在它的犹太基督教文化,也表现在自文艺复兴以来所产生的现代化思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民主与自由,人权与法制,社会制度与人民公约,以及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观念等等,无不都是产生于西方社会的人文土壤之中。另一方面,人文思想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也是相辅相存的。当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只缘于它对己发展国家的追赶,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加速。但当距离相对减小之后,如想要维持这一发展速度,就必须使经济、科技、人文思想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历史上从未有过只是经济强大,而无文化思想的帝国。

可惜当今中国的文化思想并不活跃,也许大家以赚钱为主,其它的事情己经顾不得了。中国的传统儒教在文革时受到至命的打击,一蹶不振。再说儒教的礼仪与君臣父子的社会关系更适合于大家族式的封建社会,而与以核心家庭为主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在文革中达到顶峰的狂热共产主义理想在今天已经成为往事。这样一来大家已没什么精神支柱,唯有回到权与利的实用主义观念上。其实权利何尚不是贯穿历代中国社会的精神主线,甚至可以说它本身也是儒教文化的产物。儒教并非以神为主,所以是一种现世主义的人本文化。儒教中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社会的纲常与地位摆到了首要的位置。既然地位如此重要,那么人生的最高目标就理所当然是当官了,也就是要在这个地位的阶梯上往上爬。这与人皆有之的追求利益的思想相结合,就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权利思想。所以中国历来有一种说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精辟地概括了中国现实主义社会的人生观与奋斗观:第一是吃苦,第二是要管人,也就是要在互相攀比之中比你高出一等。中国人的苦,能吃苦,会吃苦,世界有名。可惜苦吃多了,会吃出一个悲惨的人生观,并且对痛苦麻木不仁。难怪有人感叹,中国人为什么不懂得快乐和享受。中国人的互相攀比,要做人上人的志向也是尽人皆知。在中国国内的公司里面,如果三四十岁你还在做技术工作,必然遭人耻笑,被认为没有出息。三四十岁再怎么也应该弄个部门经理的当当。看来与天斗与地斗比不过与人斗,能否管人是我们评价出息的唯一标准。可惜现实中不能人人都当主管。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毕尽能当将军的士兵是极少数。这样一来,大多数没有当将军也没有当主管的人们恐怕是要痛苦了,要没出息了。如此的社会理念给大多数人带来什么好处呢?对中国的公司来讲,能干的人都做了经理,就难怪技术水平总是上不去。在海外,一帮中国朋友聚会,搞不好就要谈股票,或者是互相吹虚自家小孩如何得了。可惜笔者既没有股票,小孩也不争气,每次必被比得灰头土面,所以对此风气便是深恶痛绝。由此想到中国人的这些世利观念恐怕还是要改一改的为好。很难想象一个市侩计较的社会会是一个引领世界之风气的社会。如果中国不仅想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还想成为一个领导世界潮流的强国,那么改变观念的工作刻不容缓。而要改变观念,我们必须从改变深层文化思想做起。

改变思想不能只是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只是照搬西方。全盘西化历来是行不通的,并且以犹太基督教为中心的西方文化有它自己的包袱与局限。改变思想也不能只是拿来主义,只要将中西文化加在一起就算了事。改变思想应志在创新,创造一套符合现代人类知识的新的思想体系。传统中国文化多讲究格物致志,就事论事,以对具体事物的评价来获得为人处世的方略。这大有多干实事,少讲主义之风。问题是,少讲主义就少讲了思辨与理性,而理性思辨是人类思维最有力的工具。一条原则,可以推而广之,往往抵得上一百条就事论事。缺少解剖与分析使中国的哲学多拘于朦胧的感受与神秘主义,而过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使中国的传统思想缺乏对大自然的兴趣。这使得科学之花没有在中国的土壤里开放。西方哲学多以分析与逻辑为主,这是它的长处。但另一方面,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观点与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精神格格不入,可以说己经走到了它的尽头。而没有形而上学,也就没有西方哲学,所以大家已经听到哲学己死的呼声。西方文化的另一大支柱就是宗教。一方面,有神论的宗教与科学互不相容。但另一方面,西方社会又少不了用宗教作为它的精神支柱与道德基础。这正是西方文化思想的奇形与包袱。始于三百年前的启蒙运动,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反宗教。但这一运动并不彻底。上帝虽然在康德那里被证明为理性的不可能,但它却被保存于一种非经验领域的感性之中。所以上帝仍然存在,宗教仍然存在,这是出于社会道德的需要。没有宗教就没有正义与邪恶,似乎就分不清好与坏。看一看近几年的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宗教非但没有衰落,反到有增强之势。为了道德的需要而虚置一个上帝,这不能不说明这一道德与哲学体系的蹊跷和矛盾。由此种种,说明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哲学思想,它们都有不再适应当今人类科学知识的地方。所以以现代人类科学知识为基础发展出一套新的哲学思想以及人生观念已是势在必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突破与创新,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的需要。这种新的思想也正可以成为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可以成为它引领世界潮流的基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它可以使中国成为真正义意上的强国。当今中国的思想混乱与理想真空正为创造这种新的文化思想提供了历史的契机。

对新思想的需求不仅存在于当今中国,也存在于当今世界。社会、人生的观念,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生活形态,可以被看成是我们社会运行中的软件。软件是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被硬件所左右的。而社会运行的硬件是指社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生产、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也是特定生存环境的结果,因为社会生存的环境决定了相应技术发展的环境及动力。所以简单地说,新的环境促成了新的技术与生产方式,而新的生产方式又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最终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与思想的形成。回顾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每当我们人类面临新的生存环境和压力的时候,我们的技术、观念、生活方式、乃至我们人本身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可以说是一种适者生存的结果:环境变了,生存的方式也就变了。大约在四、五百万年前,地球气候的变冷使非洲的热带森林树木剧减,这迫使人类的祖先从树上下到了草地上,成为一种直立行走的动物。在一百万年前,气温的进一步变冷,冰川的聚集,海平面的下降,使非洲大陆与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我们人类为了寻找新的资源而走出了非洲。在十万年前,气温转暖,食肉动物剧增,非洲草原上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这迫使新生的现代人类再一次走出非洲,来到世界各地。但随着人类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光靠打猎为生己经不能维持人口的生长,这促使了在一万年前的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耕犁的发明,农业的发展使人类从一个开放的游牧的社会变成一个封闭的定居社会。而发生在两三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又将我们从一个封闭的村落社会转变成为一个开放、游离的城市化社会。每一次新的生存环境,都催生了新的技术以及新的生活方式,也从而带来了新的思想及其社会观念。那么为什么当今社会是产生新思想的时候呢?当今人类又面临着怎样的生存环境呢?

从很多方面来讲,当今的人类社会又处在一个转折点上。这首先表现在世界人口的饱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可承受的人口数量也是有限的,而我们当今世界的人口总数正在接近这一极限。这不仅表现在地球的自然资源被大肆开发,生态环境严遭破坏,动物种类急剧灭绝,也表现在地球的淡水,能源,土地资源已经被利用到了极限。更多的人口只能以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作为代价。面对这一现实,我们生存的目标和规则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类的繁荣不能只是以人口的数量来衡量,生存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增加人口,多子多孙。控制人口也使我们人为地减少了适者生存、自然淘汰的作用。另一个当今社会的特点是科技知识的急剧膨胀。用科技的发展来取代旧的生产方式,甚至取代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这可以说是我们人类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所做出的对策。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可以改变很多由进化而产生的行为方式,从而改变了我们生存的游戏规则。比如各种避孕方法的应用,使男女之间的性生活不只是为了生育,而可以成为一种娱乐游戏。这虽然有违自然进化的初衷,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在很多方面,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与自然进化的力量相抗衡。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试图用科技的力量来取代生物进化的力量。最后,当今的人文思潮,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现代科技带来的人类毁灭性武器等等使人们意识到互相合作,和平共处的重要性。人类文明的标志就是大规模的社会分工,互相合作。而互相合作的基础就是用理性商榷、互相理解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争端,而要尽量避免暴力冲突的矛盾解决方式。我们可以把这一点称之为人类的文明原则。它也是贯穿本书的最基本的原则之一。重要的是,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男女之间的关系。不幸的是,这一文明原则却是与很多自然所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相违背的。在自然界,包括我们的人性当中,解决矛盾所采取的方法往往是互相对抗、冲突、乃至暴力。其结果要么是弱肉强食,要么是在对抗中达到平衡。这些方法与文明原则中所倡导的理性、和睦、互相理解相去甚远。这对我们是一大挑战,也迫使我们去建立一套新的思维模式和社会观念。在本书中所要提及的一些有争议性的观点,比如新的男女忠贞思想、新的婚姻模式等等,在本质上都可以看成是用文明原则去取代暴力抗争所做出的试尝。总的来说,我们现代社会面临着世界人口饱和、科技迅猛发展、文明原则的必需这样一个新的生存环境。这一新的生存环境正是催生新的思想,新的社会观念的

前提。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新的生存环境(硬件)相比较,我们现存的思想观念(软件)却十分陈旧。我们现行的社会道德观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大宗教体系大都建立在古老的农业封建社会之上。它们已经过时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它们的过时正是让我们当代人类感到迷惑的原因。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与当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的科学知识相一致的新观念、新思维。

本书正是在上述想法上写成的。谈不上有系统的理论,也谈不上有惊人的创新。所写之事只是笔者对一些人生问题的思考。只希望能对上面所说的新思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本书最重要的目的,是想促进读者对人生的思考。除最后一章外,本书完全是从个人人生的角度来写成的,对社会问题相提较少。不过人是社会的动物,要了解人生不能不涉及社会,所以从这个角度本书对社会也有一些评述。笔者多年从事理论物理与材料科学的研究,对哲学知之甚少。但探讨人生不能不涉及到哲学,对哲学描述中的谬误之处,只能敬请读者包涵。但正因为笔者长年从事科学研究,本书的特点之一就是以科学的实证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一切问题。这包括哲学、人生、社会、情感。本书的另一特点就是尽量引证相关的科学和社会学实验数据来讨论社会与人生的具体问题。在这一点上,笔者非常有感于国内诸多对人生情感问题的探讨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就事论事,在观念上停留于问题的表面,在肤浅的层面上翻来复去,永远跳不出陈旧观念的糟粕。纵观这些文章,其实与两千年前的论述并没有太大不同。既然这样讨论了两千年都不能有什么结果,即使再讨论一百年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用处。所以重要的是要切换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种新思维模式的基础就是科学和社会学实验,通过对事情深入具体的研究,得到一种更深的了解。比如对人的情感问题,一方面必须研究人的进化过程,对人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必须研究大脑神经回路与荷尔蒙的运行,知道感情的来龙去脉。如果只是在表面上对爱与不爱翻来复去说上一千遍,最后对爱情问题仍然只会感到迷惑。其实在国外,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己经不再是拘于表面的形式,而是建立在最新的调查与实验结果之上。只希望可以通过此书促进大家在人文感情思考上的科学实证风气。

接下来让我们将本书的结构与思路作一个大致的介绍。理性思辩是现代性哲学的主要思路。现代性从康德开始,至黑格尔达到顶峰。康德将知识划分为可感知的与不可感知的两部份,而黑格尔又将这两部份统一起来,建构在一种超然的绝对理念之下。在唯心主义的黑格尔看来,绝对理念之下的主观思辩与客观现实应该是统一的,是一回事,所以往往可以通过主观思辩来了解,甚至取代客观现实。理性思辩的一个特点是将主体与客体分开。一切思辨成了主体(我) 对客体 (外部世界,包括你) 的了解。主客体的划分使得一些逻辑推理变得可能,但同时也造成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主体本身变成了一个不可研究的神秘的东西,因为主体只能研究客体,而不能研究它本身。主客体的划分与灵魂的概念相一致,而它又与西方社会的自由民主概念有内在的联系。现代性理性思辩的另一特点就是所谓的”大叙事”,也就是从一些基本公理出发推导出一些事物以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些必然规律往往是以形而上的姿态出现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凌驾于事物的具体运行规律、具体形式之上,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的。比如说黑格尔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因。这恐怕比牛顿第二定律具有更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另一方面它并没有给出矛盾、发展、动因等等概念具体的可测量的定义,所以它们是形而上的。另外,通过他的辩证法,黑格尔认为人类社会具有一种直线向前发展的形态,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这到了马克思那里再被推演成为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些都是了不起的社会预言。但问题是,从一些纯粹的思辩,而不用实证,真的就可以推导出这些社会预言吗?与现代科学相比,这些哲学上的思辩与推导是极其不可靠的。也许推导一步两步还可以信任,再多了就完全靠不住。哲学上很多基本的公理本身就成问题,而每一步的所谓推导往往并不是唯一的可能,而是哲学家自已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哲学派别。与科学相比这显然是一种极不成熟的状态。所以笔者认为光有思辩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同时有实证的精神。现代科学的发展正是建立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事事以实验为主。对人文的问题,我们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以前这样说,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样说。实证精神的另一层意思是,我们所有引用的概念都必须可以通过实验检测,否则就是胡言臆语。这在物理上叫着可观测性。不幸的是,在现存的哲学概念中有太多的这种不可检测的胡言臆语。这无疑造成了哲学体系的

混乱。现代性中的理性思辩以及”大叙事”,在后现代性那里得到了否定和怀疑。后现代性哲学家们试图用感性,用非理性来取代理性,用文化相对主义来推翻一切绝对精神和理念。笔者赞同后现代性中对感性,对事物发展中的随机性的重视,但并不认为非理性就是一种好的方法。毕竟人的思维是以逻辑理性为认识事物的基础的。靠非理性的感受,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深入。非理性意味着对知识结构的破怀,意味着倒退。放弃理性意味着放弃思考。我们需要的是在现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理性加以改进。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上看,理性不仅可以用来描述逻辑的因果关系,也可以用来理解感性,也可以用来描述随机性。本书虽然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但读者将会发现感性与随机性在笔者对人生的阐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正因为哲学派别的复杂与纷繁,以及理性的重要,在第二章中我们讲述了人类理性的发展。在这一章里我们提出一种观点:人类理性的发展,就是要创造出一套语言去描述与预测周围的世界。理性发展的程度,语言的好坏全在于这一套语言的有效性。这一套语言总是在向前发展,更有效的语言不断代替现存的语言。第三章是利用这一观点来对现存的宗教与哲学进行分析。在对哲学的分析中我们着重于经典哲学。第四章:现实主义思潮的兴起,是对第三章讨论的继续,并且着重介绍了催生现代科学的现实主义思潮。现实主义,在检测方法上也就是实证主义,它是对传统神秘主义的一种反叛。它代表着一种朴实的思想,是对形而上学观念的否定。本书的所有理念都是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之上的。第五章:现世人本主义,是本书的重点。它指出既然我们找不到人生,乃至人类的终极目标,那么我们只能以我们自已的存在本身作为终极目标以及人生的意义。这一观点是与很多当代的哲学潮流相一致的。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所以这种现世人本主义应该在中国有它生长的土壤。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际关系,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我们所说的现世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幸福与感受。人际关系与社会地位只是实现这种幸福感受的一种方式。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我们在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文化中注入了西方个人主义的观点,以个人的幸福感受替代儒家的礼,替代传统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纲常。我们进一步指出,现世人本主义应该有三个组成部份:第一是进化论,它告诉我们人性是如何形成的;第二是科学,它告诉我们人性是如何工作的;第三是人本主义思想,它告诉我们人生应该以充分满足人性为目的。接下来在第六章中我们应用进化论对人性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与划分。人性中最原始和深层的欲望是食与性,它们关系着个体的生存(食)与种族的生存(性)。与其它动物相比,我们有独特的与思维有关的人性追求和需要。另外人性可以被划分成为主动的人性欲望与被动的人性反应(如仇恨与忌妒)。第七章:人性的解放,是通过性作为例子回顾了人类历史中对人性的态度,以及它们与现代宗教的关系。第八章:幸福的追求与要素,也是本书的重点之一。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性,得到幸福,而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感受。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持续的快乐感受呢?我们从人性的要求出发,提出达到幸福的四个要素:安全感,亲情,感性刺激,和精神上的自我满足。

第九章:婚姻的分析,是我们对当代婚姻内部所存在的矛盾与危机的分析解剖。之所以要对婚姻进行分析当然主要是因为它与我们的幸福密切相关。它涉及到幸福四个要素中的三个:安全感,亲情,和感性刺激。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回应国内当前正在进行的一场性的革命。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使国内年轻一代对婚姻、家庭、性有全然不同的态度与看法,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思想上的混乱与迷茫。性往往被看作人性的代表,这使得对婚姻和性的分析非同小可。国内的性革命很有可能成为思想进一步解放,建立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的契机。第十章:开放的婚姻,是在第九章的基础上对婚姻提出的一种新的模式。当然这一模式并非我们首先提出,但这一章确实有可能成为本书中最有争议的一章。我们并非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我们只是想把现在已经大量存在的婚外情现象,从地下的、互相争吵的状态转变为公开的、互相理性商榷的状态。其实既有婚姻家庭,又有婚外关系本来就是人类婚姻的最自然的写照。在这里我们只是倡导将这种自然的婚姻状态纳入到人类社会的文明原则之中。并且我们也指出,只要我们改变对婚姻忠诚的定义,婚外的关系并不一定就会是婚姻的杀手,而开放的婚姻也是完全可行的。事实上,在西方社会已有5% 左右的家庭正在执行着这种开放的婚姻。

第十一章:思维、感受、情绪,是从现代脑神经科学的发展结果来认识我们自已的感受。这可以说是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人性的工作机理,也可以说是用理性来认识感性。通过这一章我们希望可以消除读者对自已大脑思维,情绪感受的神秘感。第十二章,十三章,是将当今科学的两个发展引入到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当中。量子力学与非线性力学中的混沌理论(chaos)都说明随机性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由此推测,偶然(随机性)与理性并不矛盾,它们都存在于理性的描述之中。理性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的因果确定性,而偶然和随机性也不意味着就有超出于自然之上的自由意志与灵魂。将随机性引入到理性之中,有助于利用理性来解释很多生活与历史中的偶然事件,而这些偶然事件正是后现代性哲学家们关心的问题。不仅如此,随机性使自然得以发展和演化,这就是蒙提卡洛(Monte Carlo)过程。蒙提卡洛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更广义的进化论过程。它需要两个因素,一个是随机性(相当于进化论中的基因变异),另一个是目标选择(相当于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这个蒙提卡洛过程,可以看成是很多事物发展背后的机理。这包括大脑思维,社会演变,生物进化等等。除混沌理论之外,支离结构(fractal)是另一个非线性力学中的最新成果。它是一种对结构的离散化的,具有自相似性的描述。它是一种用来描述复杂结构与体系(比如生物体系)的有效工具。它可以用来分析人生中,社会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已在宇宙、社会中的位置,从而找到相应的对策与正确的态度。第十四章:矛盾、平衡、中庸,分析了矛盾以及解决它们的不同方法。如上所述,黑格尔将事物内部的矛盾看成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我们并没有将矛盾提到这样形而上的高度,而是认为矛盾是我们用于解决问题时的一种近似的分析方法。特别是当精确的数字模型和表述还不存在的时候,将问题看成是一对矛盾往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对问题的解决。至于大多数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我们认为还是用蒙提卡洛来描述为好。在矛盾的解决方法上,我们强调平衡与中庸,反对激端。在激进主义份子猖獗的今天,强调平衡与中庸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十五、十六、十七章可以说是利用前面几章所讲的原则对人生中的一些具体的事情做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对我们的人生作出具体的指导。它们也可以被看成是对相应宗教教条的替换。当我们不再以宗教作为我们精神的支柱之后,本来以宗教教条来说明的很多事情都必须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给与重新的解释和定义。在第十五章: 公平与命运中,我们强调虽然人性天生追求公平,但公平与否却有赖于社会主流思想的解释,所以有一定的欺骗性。真正客观地衡量公平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结果的平均。但当社会在对不同的运行规则作出选择时,公平与否很少被作为选择的标准。选择的标准往往只有一个,这就是看它是否能够运行,能够给社会带来繁荣。而能给社会带来繁荣的制度往往不是结果平均的制度,在这个意义上也不是最公平的制度。对我们个人的命运来讲,随机性的存在也往往让我们觉得世界对我们不公平。对此我们必须学会用平常心态来接受已经发生的自已的命运。因为命运正是我们自己的一部份,是命运定义了我们自己本身。接受已经发生的命运就等于接受我们自已。第十六章: 目标、过程、现在,探讨了怎样处理好目标、过程与现在的关系。首先为什么需要目标,目标有什么意义,目标达不到又怎么办。我们指出,目标的设置不仅是为了目标本身,更是为了过程,为了我们在过程中得到幸福。所以我们需要设置目标,但更需要注重过程,享受过程,抓住现在。第十七章: 道德、原则、人生价值,探讨了什么是道德,为什么需要道德。我们想说明的是,没有宗教,道德同样可以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之上。道德的需要是建立在社会的有效性以及文明原则之上的,而道德的可行性有赖于人性中一种自我监督的习性。关于人生价值,我们想说的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享受生命。

生与死的问题无疑是永恒的话题。对人死后的承诺历来是宗教最吸引人的地方。如果没有宗教,我们怎样才能从容地面对死亡呢?这正是第十八章: 生与死的话题。如果将宗教看成是一项贯穿一生的打坐冥想(meditation),那么它确实可以使我们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但这种效果是建立在我们真正地相信上帝的存在、天堂的存在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这必须以放弃理性,或者将理性割列开来作为代价。一旦我们不再相言上帝的存在,宗教的这一魔法就消失了。怎样才能让我们既不相信上帝,又可以通过冥想来消除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呢?首先我们应该从潜意识中就感到死后我们己经不存在,所以也不值得害怕。我们的死只是我们生存的有限性的一个表现。而有限性表现在很多方面,随时随地都存在。我,等同于我的感知,它存在于时空的一个点上,存在于现在。所以我,不断在消失,又不断地在产生,唯一重要的是一个记忆,是记忆的连续性。死只是对这一记忆连续性的一个中断。但这个中断并不是完全的,因为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己经存在于其它人的脑海中了,而你与其它人也已经不能完全分清了。这样冥想一番之后,死就可以不再那么可怕了。

最后一章,人类的未来,是本书中唯一跳出个人的角度,从社会人类的角度来讨论问题的。但讨论的并非社会制度,而是人类当前与未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由此说明为什么以人本主义来取代宗教,不仅十分必要,现在也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