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十三万至十五万年前,一个源于非洲东部、在进化层次上较当时普遍生存于欧洲、西亚、北非的尼安德塔人更高的智人(Homo Sapiens)群体,为追求更有利的生存环境,踏上了极为刺激、冒险的“征途”。经考古学家考证,他们约在十万年前便已抵达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后又经过五万年坚忍不拔的艰苦历程,终于东抵新疆西北部,南达澳大利亚洲。三万五千年前,属新疆的这一群体,曾又马不停蹄地“兵分两路”扩张至北京和欧洲高加索。到了两万年前左右,部分人又决定“弃守”北京,跨越美、亚洲之间的白令海峡。此后,便势如破竹地“征服”了美洲的各个角落,完成了伟大的探险史命。
从东非人类祖先踏上旅程的第一步开始,到其子孙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定居生活为止,人类的处境既被动于自然又得益于自然和偶然,而且就在自然和偶然的基础上形成了体型、肤色、语言、生产技术、原始宗教、诗歌、舞蹈和其他文化各自不同的氏族社会。这段时期,决定人类行为与思想的最大因素便是--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及至两千年前的帝国时代,该原始、纯朴的动力逐步为追求财富和扩张权力所取代。于是,整个世界先后沦为强大帝国之间的博斗场,所形成之疆界实为几种暴力僵持不下的接触线,国土的划分纯系战略行动的直接结果,完全无视于原居民的血缘关系、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认同。除此之外,各帝国为加强统治更以宣扬国教来控制臣民的思想。于是,在短短的两千年内,诸帝国势力所及之处,先后形成了几大宗教文化圈。固然,在文化和武力侵略过程中,各帝国不可能彻底消灭原居民的固有文化,例如,当元人与满人征服汉人,并决定独尊佛教密宗(喇嘛教)、排斥汉人固有的道教文化之后也无法阻止汉人在佛教的教义和礼拜仪式里渗揉大量的道教内容。但总的说来,在帝权与神权统一后的整个时代,人类处于一个“文化单元化”的过程。而恰好就在该时代的最枯燥、最腐朽时期,首先在经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严重打击、帝权频于崩溃、瓦解的欧洲产生了史无前例的文艺复兴运动(14至17世纪)。
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在于,在蔑视神学、崇尚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发掘神权与帝权统一前的真正人类进化史和发展史、古典文学、艺术、建筑,并在重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潮流下促进了天文、航海、印刷、数、理、瓤蒲У姆⒄梗?而为国际贸易和产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在抵制帝国与教会所强加的拉丁文和天主教文化的同时,又自觉地提高了民族语言和固有文化(包括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从而为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条件。
文艺复兴之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主要是它能突破迷信和走“文化多元化”道路。其后,欧美国家就是凭借该运动所取得的成果和其引发的物质文明,在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以雷霆万钧之势使全世界较之落后的大小民族一一降服于它们的铁蹄之下。
自殖民时代以来,西方无论是为追求利润、扩大市场而不惜动用武力的资本家,或主张国际主义的革命家(如马克思),或宣扬博爱精神的宗教家(如史怀哲)均一致认为,落后民族唯有接受西方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守纪律、守时、勤劳、征服自然等等)才能摆脱愚昧和野蛮。而他们共同忽略的却是:一.伴随着物质文明向落后民族推销的尚有商品文化,但许多欧美社会惯用的商品(如尼龙袜、牛仔裤、化妆品)不但于发展无益,甚至会损害热带地区人民的健康;二.欧美文化的扩张普及,固然使许多民族取得借镜之机会,但同时却又给许多本土文化带来致命的打击(如摇滚乐对民乐的冲击);三.许多民族经历了数万年环境适应之后所养成的作息节奏,一旦为现代生产方式所改变,会给劳动人民带来各种生理上的病变;四.当某些土产弃之不顾而惯于食用在本地无法生长的进口大米、面粉之后,只会使这些人口更加依附国际市场和更加易于受害;五.落后地区一旦无节制地以本土资源(如木材)交换西方工业产品(如电锯),只会使得本地资源加速枯竭、生态遭受永远无法弥补的破坏。然就在全世界先后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划分为几大利益范围之时,和黄种人以烫发为荣、黑人以曲发为耻的当头,欧美社会本身却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与革命的冲击下,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经济多元化--从制订普鲁士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哈登伯格(Hardenberg)开始到凯恩斯,均主张由国家直接掌管部分关键工、商企业来保护民族利益和抵御市场经济给社会造成的冲击;政治多元化--随着经济多元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上产生了势力强大的中产阶级,于是军事官僚统治逐步让位于民主议会制度,并由此制订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措施来调节各社会阶层间的矛盾(即转型为社会市场经济)。
综观欧美之外其他地区的发展,大致可按经济模式归为三类:一是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公、私营企业并举的经济多元化政策)的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巴西、泰国等。这些地方一旦在经济上取得成绩便逐步向“政治多元化”迈进;二是走纯市场经济(经济一元化)甚至买办经济道路的国家,如八十年代前的许多拉美、非洲国家、南越、菲律宾和大多数石油输出国家,这些国家不仅在经济上一败涂地(石油国家的单一经济也并非正常),政治多元化过程也显得困难重重;第三类属片面侧重于国营企业(经济一元化的另一极端)的所有共产主义国家,其国家当局的经济垄断地位必然导致政治独裁和对欧美文化的坚决抵制。中国之相对稳定则归功于十年来允许农民、个体户和乡镇企业的自由发展。今后,如改革政策得以深化,中、小国营企业将迟早转为民营。
八十年代以来,大多拉美国家和共产国家终于先后放弃其单一经济形态而向经济多元化转移。毫无疑问,在相当长的一段期间内,国营、私营并举的发展模式将继续是落后国家发展策略的典范。区域性的合作不但不会削减国家的作用,反会对国家的有效参与和干预提出更高的要求。至于坚守单一经济的国家,则难免处于日益不利的地位。当这些民族一旦发现商品文化、民族独立、片面发展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均不能带来任何改善,则可能寄望于藉宗教帝国的重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抵制欧美文化、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和国与国间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所谓的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或称基要主义-Islamischer Fundamentalismus)便是在这样的气氛下死灰复燃的。该发展固然不致对整个国际社会造成威胁,但在欧美国家激烈的反弹下,却可能给这些实力本就薄弱的国家带来如伊拉克所经受的灾难后果。
政治多元化方面,随着大多数国家(许多阿拉伯国家与非洲国家除外)经济情况的改善,也多会逐步朝多元政党政治和议会道路迈进。至为关键者,则是新、老发达国家将采取何种态度对待那些贫穷与动乱交困的地区。近年来,若干学者鉴于国际组织效率不高,因而呼吁有条件和开明的发达国家采劝单线援助”办法,即一个强国有针对性、有始有终地向一个弱国提供援助。然尽管如此,国际社会仍将面对一些国家“既不尊重人权,又无改革决心”的问题。因此,依逻辑申引,今后国际社会似将会益加关注“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否对独裁、暴力政权适用”问题。
至于文化多元化方面,如前所述,欧洲的文艺复兴实是一个突破单一宗教文化、综合欧洲各国新、老文化的运动。它的努力,曾导致欧美物质文明、经济多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发展。这种欧美文化的世界性扩张,虽加速了其他民族的发展,但同时又向他们强加了许多有害的商品文化和价值观。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1.商品文化的“硬性推销”对欧美国家有利;2.政治、经济多元化模式属“软”知识,与“引进电脑、电视”之类的“硬”知识相比,较不易掌握;3.不发达国家固有文化的凋零,又不如生态破坏那样地直接对欧美社会造成威胁,因此无论过去或将来,欧美社会均不会在这方面给予应有的关注。基于这一系列原因,一度经多元化努力形成的欧美区域性文化,长驱直入地扩展至全世界各个角落之后,终于形成了一种单一和具有排他性的文化。
当前第三世界固有文化之处境,与生态问题极为相似,即如不及时采取行动,任其持续破坏,则许多动、植物物种将会完全绝迹。而如果意识到其严重情况,则除了批判性地吸收欧美文化之外,还得有计划地发掘和发展自己的固有文化,从而使单一的欧美文化扩大为世界性的多元文化;使区域性的文艺复兴扩展为全球性的文艺复兴;使文化扩张的所有不良动机(权力、财富)让位于“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1992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