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海外知识分子多来自台湾。除极少例外,其子女至多能够讲少许的国语(即大陆所谓的普通话)或台语。至于阅读与书写,多数做父母的可以说是在督导方面交了白卷。这期间尽管也存在着为数不多的周末华文学校,但并没能引起任何重视。
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新移民后来居上,人数在短短的几年内远超过海外台湾同胞,同时随着家长日益增多的要求,各地的华文学校也就像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海外两代华人之间所以存在着如此差异,似乎不应该得出“大陆同胞更爱国、更爱自己的文化、眼光更加远大”的结论。更可靠的原因或许是,大陆的疆域阔、人口众、市场大、机会多。子女多掌握一门母语(中国话),对其发展与前途更加有利的道理是显而易见。
重视儿女的教育虽然是中国的文化特色,兴办华文学校可造福于华侨社会也是有目共睹。但是,如果对周末华文学校寄予太大的希望或制定出过高的教学指标,其后果既可能给办学者、教学者带来过多的压力,从而造成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另一方面,也可能给子女带来适得其反的负面效果。
综观海外的华文学习环境,不难发现其各方面的条件均无法与国内比拟。期待子女在短短每周两小时的语文班里,学会识字与书写,不啻是种极端脱离现实的想法。且不说维也纳的华文学校无此“能耐”,华侨社团更大、华文学校阵容更强的美国与加拿大也找不出任何先例。有鉴于此,当事者与其对学校与孩童提出过多的要求,不如集思广义,寻求一个“综合的解决办法”。
首先,据笔者的观察与了解,如果父母亲无法亲自督导,对子女的期待又超过仅仅“会说中国话”的范围,那么,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每隔一段期间(如两、三年)将子女送回国去,参加为期两个月左右的语文学习暑期班或夏令营。然而就暑期班或夏令营而言,本人认为单以奥地利几家侨校的现有条件,完全可以着手组织兴办,并可从众多的华侨处获得热心的支持。惟需要顺便强调的是,暑期班或夏令营的目标在于给孩童们提供一个“纯中文”的环境,使之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集中地学习汉语,而非为临时由国内抽调的教师们提供一个度假的机会。
其次,笔者无意贬低当前各个华文学校的作用与贡献。相反的,它们正是海外华人子弟接触母语、练习母语、结交同龄朋友、交换中文学习材料、家长与教师相互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场所。基于此,本人建议各华校增置一些有益于儿童的书籍和中文录像带(如卡通片),以供家长们借用和转录;适当地缩短教学时间和延长有助于同学之间接触、交友的休息时间。
总而言之,子女对母语的掌握与否,责任绝不都在周末华文学校一方,只要华文学校能够有趣到让孩童们爱去,使孩童的汉语能力不致退步,同时又替父母亲减轻部分负担,那么,它们的任务就应当是圆满完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