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4月10日,法国政府正式宣布将尽快把二战期间没收的犹太人财产归还当事人。目前的作法是,首先在博物馆里公开展示两千件物主不明的艺术品,以期引起物主或其合法继承人的认领。
法国政府之如此表现,固然受到舆论界的支持,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其他问题。首先,长年收藏这批艺术品的博物馆负责人便认为,这批画并非全是由贝当政府从犹太人处没收而来,其中就有一大部分是由市场上所购得。针对这点,许多人便提出反驳,即当犹太人受到迫害时,往往迫于无有其他选择,而尽快地把房地产、家当、细软廉价抛售,或者象征性地把所有权转让给法国朋友,以期于避过风险之后再从朋友处取回原财产。然而多数犹太人一旦财产脱手,就此永远丧失了所有权和追诉权。因此,这种特殊情况下所造成的交易绝不能视为自由的市场交易。该意见提出后也有人表示顾虑,如果这种意见果真为人普遍接受,“自由交易”与“非自由交易”之间似乎就缺少一个客观的标准。比方说,对近乎“自由交易”(售价较高)的“非自由交易”又如何处理呢?
二战之前共有35万犹太人在法国生活,其中有76000人遭到遣送集中营的厄运,集中营中的侥幸存活者人数不到2500人。不难想象,即便是迟至五十年后的今天,众多的犹太人一旦打起财产官司来,法院完全可能无法一一受理。
另一个引起争议的问题是,如果这些“失物”无人认领,那么究竟应当如何处置?同时,在过去几十年经国家出售的犹太人财产是否也应当归还犹太人?在这个问题上。由于事隔五十多年,当事人多数已作古,法国政府倾向于设立赔偿基金,并准备将无人认领的财产转交犹太人组织。犹太人组织虽再三强调,归还财产首先是个道德问题,其次才涉及到具体的归还问题,但今后是否会坚决要求清算老账目前还不得而知。
不论今后事态如何发展,财产问题如何处置,当前法国社会总算是在“尽管对受害人赔偿已无济于事,但这一代人勇于面对历史事实却是刻不容缓”这一方面达成了共识。
俄罗斯国会的决议
就在法国政府作出上述决定的前一星期,俄罗斯国会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德国境内收刮的艺术品(战利品)的处置问题,作出了“永远归属俄罗斯”的决议。该消息传出后,在中西欧并没有造成太多的反应。给人的印象是,欧洲国家也把俄罗斯议会所认为的理所当然视为理所当然。然而知情人士却指出,其他国家之所以默不吭声,主要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欧洲国立博物馆里都收藏了大量的战利品(甚至占展览品的多数)。因此果真俄罗斯造成了“物归原主”的先例,导致许多战利品的原始主人相继提出归还或索赔要求,反会给中西欧国家带来无边的麻烦。
如果把以上两事件作一对比,必然会衍生出一系列其他问题。例如,面对历史事实是否有个五十年的上限?物归原主原则是否仅仅及于作为个人的受害者而非作为国家的集体?赔偿问题是否归根结底仍然是一个“告诉乃论”问题,而非自动自发或自觉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