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媒体向来存在“外销转内销”的问题,即当政府有意制造舆论时,往往先把消息在境外散布,然后再当做中立、客观意见引进国内并广为宣传。这次,非典事件,却是一件典型的、反向的“进口转出口”事件。
首先,它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媒体刻意采用设置议题(agenda-setting)的手法,把非典事件当作第二条消息报道,其目的不外是故意制造错觉、转移视线,让人误以为残酷的战争之外,还有其他更具风险性的问题。此主流媒体传来的消息再经国人的“恐怖处理”,更是让主流媒体感到证据确凿和振振有词,于是乎,几经双向渲染,中国就得蒙受1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如果中国人的体质如此易受感染,如此缺少甄别能力,如此乐于充当西方媒体的奴隶,试想中国的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每年由中国源起的传染病理当占全球的同样比例,如果每种传染病都成为西方媒体设置的首要议题,都能达到“进口转出口”目的,和损失110亿美元的效果,那么中国还能够有什么指望?
诚然,任何传染病都应当认真对待、严加防范,但是,必须了解的是,全球每年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数就不下于50万,而非典扩散了几近半年,死亡人数不过在300左右。此外,几乎任何一种常见的流行性肺炎死亡率都要超过非典(非典死亡率在5-10%之间),国人有必要那么风声鹤唳、失魂落魄吗?笔者虽无统计数字,但相信以中国人的体质(指肺虚、低血压、贫血等等),单单以戴口罩所引起的缺氧后遗症,为害性就远远超过非典。
其实,如果愿意接触一下西方专门机构的评估,应当了解国人自残的无知与可笑。以下,不妨节译几条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病毒研究所负责人拉本瑙(HolgerRabenau)的意见(原文载于4月26日奥地利《标准报》):
“此次造成的恐慌主要该由媒体负责,而非非典…”;“非典扩散远远不到引起恐慌程度”;“这次或可视为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性流感(1918年曾有10亿人感染,2000万人死亡)所进行的全球性演习…国际社会发挥了充分合作”;“大多预防措施均为必要、有效,之仍然引起过度惊慌,系由媒体的扇情报道、非真实消息和重复宣传所造成。只要提个上百遍昨天死亡217人,今天高达250人…而250人死亡究竟算什么呢?导致众多人数死亡的疾病不胜枚举,而媒体却半字不提”;“即便在北京也无戴口罩的必要…迄今受感染的主要群体为医务人员…除非有人当面擤鼻涕、咳嗽,否则我不觉有戴口罩的必要”;“希望至迟两个月后即跨过高峰期,而后则逐步淡化,对此我基本上持乐观态度。”
总而言之,中国为此一场“国际大演习”、“大闹剧”已付出了太大代价。为防患未然,华夏文化圈各个当局似有必要从速建立应付危机机制,不仅随时对传染病能够有所提高警惕,尤其对国内外媒体的失实报道、恶意宣传要提出对应办法。如果此次教训能够提高国内媒体、政界的体质与素质,或许110美元的代价还算是个捡来的便宜。2003/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