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俞力工->正文
 专栏新作
 - 评李登辉的使命
 - 评台湾外交部制作的
 - 两岸服贸协议不是左
 - 两岸服贸协议的受阻
 - 台湾服贸风波感想几
 - 台湾“服贸事件”与
 - 台湾与乌克兰有多远

 
 
评台海两岸争执的盲点

俞力工


国际潮流与次文化

近数十年来,左倾人士多从环保的角度,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得求急心切,杀鸡取卵,因而必须谋求持续的发展。

右倾人士则从战略的角度,认识到核军备本身便可给人类带来致命的灾难,因此以军事手段维护和平的观点必须摈弃,而应当预先以政治、经济手段消除危机因素,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与持续发展。左右两方,在“和平发展与持续发展为最高原则”上持相同意见可说是殊途同归,同时在达成此共识的基础上,东西两大阵营结束了冷战的局面。

反观台海两岸的境况,一方宁可以政治独立诉求牺牲和平发展与持续发展;另一方则为了统一目的而宁可玉碎。

核子时代的国防能力

早在冷战结束之前,西欧国家的军方即普遍认为,其职责在于与北约组织一道吓阻华沙集团的进犯,如果一旦吓阻无效,其任务即告结束。言下之意,果真敌人来犯,与其进行一场毁灭性的核子战争,不如宣布投降。欧洲的自由主义派更是认为在核子时代不允许作任何“吓阻”设想,而是应当全力以赴地销毁所有核子武器。鉴于此,德国当代文豪格拉斯甚至歌颂逃兵和降将,也就在这种思潮的冲击下,欧洲国家年轻人拒服兵役者日众,由是纷纷放弃征兵制而改为募兵制。

反观海峡两岸,一方仍旧在扩充核子军备,另一方则面对着核子威胁高喊拥有充分的自卫力量。

以上两现象说明,当前两岸许多人士的观念与现代潮流格格不入,自陷在一个次文化囹圄里无法自拔。

谁是北京政府的对手-美国或台湾?

美国是个超级大国,国际关系千丝万缕,自然有其全球性战略部署。美国政府之支持台独势力,意图无非是要迫使北京政府在国际事物上,尤其是核军备和非扩散核武器问题上作适当的让步。如今该策略却造成了如下结果:台独分子以为其实力是自身的力量与美国的总和;北京政府则以为对台湾整体的威胁就是对台独分子的威胁,对台湾的威胁便能加强与美国较劲的能力。实际上,北京政府与美国政府均是在打台湾牌,区别仅仅在于,美国的战略部署一贯是以外国人作为牺牲对象,而北京政府却是以自虐来要胁对手。至于台独势力,既然是个美国政策的延续,只要北京与美国政府双方达成某种协议,所谓的台独势力自然烟消云散。

谁是台北政府的谈判对手-北京政府或国际社会?国际社会按国际惯例承认有效统治大部中国领土的北京政府为中央政府是个客观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安理会具有否决权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台北政府无论是在扩大国际活动的空间上,或是在求入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上,均需获得北京政府的同意也是个属常识范畴的事实。数年来,台北政府在力主台独的民意代表的压力下,图藉国际力量来达到上述目的,结果且不说精力与财力的无谓消耗,无视北京当局的存在这一举动更是使维系了数十年的中、美、台三角微妙关系受到了挑战。

信息的传递与障碍

综观中国现代史,国共两方谈谈打打数十载多少也摸清了对方的个性。然而自从七十年代以来,在美国积极支持下急速膨胀的台独势力迄今却只有忽视中共的存在而取得成功的经验。

根据中共当局的一贯作法,这次大规模军事演习的意图不外是:1。继1958年8月23日炮战后,再次向国际社会与台湾的新生代表明,台海两岸仍处于内战未决状态;2。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其他国家干预;3。台湾方面必须正视中共当局的存在;4。武力上,共方具有绝对的优势。5。为林、郝助眩

如果台北当局正确了解对方的信息,相信只消保持低姿态的冷静,正式要求美国的军舰保持距离便可化解这场有惊无险的纷争。相反地,如果台湾的新生代误以为除了本身具有充分的自卫力量之外还会得到美方的保护,并以台湾的军事演习及要求美方加强保护来作为对共方的回答,或者,误以为共方演习的唯一目的在于以“枪决取代票决”,并把李、连可能获得的高票视为“民主战胜专制”而洋洋自得,那么,一旦共方发现现有手段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便极可能会诉诸于更加激烈的措施,直到其信息为各当事方所接受。

就目前的发展看来,台湾的反应趋向于后一种选择,多年来经济上的成就与乐观主义显然已膨胀到政治和军事领域,其结果当然不是共方所一再警告的莫要逼人‘上梁山”,而是撤除了“下梁山”的台阶。

《联合早报》1996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