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台湾三合一选举前夕,李登辉突然提出“新台湾人主义”一说,并认为该概念系指“不同背景的台湾人,作为身份认同的一种共识”。它的提出,“是基于族群的融合,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进一步而言,是为了后代子孙的远景”。李登辉又指出,“台湾人都希望台湾政局安定,民主政治能逐步发展,不再挑起省籍或是族群的问题”。许多人认为李登辉提出此“新论”的目的在于向台湾本省人提示,马英九虽属不同“族群”但也是“新台湾人”,因此应该投马一票。姑且相信李登辉的“新论”完全出于最好的意愿,但从前后两次台北市长选举的结果看来,此次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马英九先生所增加的票几乎全来自数年前脱离国民党而自组新党的支持人。由是大可这么说,李登辉的“新论”并没有起任何作用。至于新党票源之支持马英九,其道理笔者稍后再予以交待。
新意何在
凡是对台湾社会稍有了解的人多知道台湾只有“急独”问题而无“急统”问题。前者之成为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大陆改革以来情况好转,时间对台独分子不利,因而急切要求独立;至于主张统一者,则多认为统一时机未臻成熟,两岸之间应当暂时维持现状,促进双方的交流,从而为最终的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在此情况下,究竟上述两个政治理念不同的“族群”哪个属于“不顾台湾政局安定”和缺乏“身份认同”的族群呢?同时“新台湾人”又该如何解决上述的矛盾呢?
此外,在台湾既爱护台湾,又认同于中华民族,更希望中国富足、健康、民主、强大的大有人在,如今在“新台湾人主义”的架构之下,这批人又应当做如何的相应调整呢?是否只有放弃对中国人的认同,在台湾划地为牢,甚至对中国拿出敌对的态度才能够符合作“新台湾人”的条件呢?显然,“新台湾人主义”在实质上并不能解决社会里围绕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所形成的尖锐矛盾,所起的作用不过是一个虚假的大团圆画饼.
统合或对立
1997年1月24日李登辉先生接受德国第一电视台采访时,曾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作以下答复:“能够从大陆赚钱是个假象。因为大陆的发展都是用外国资本、外国人的钱、外国人的技术、外国的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而来存在...。这种情况会维持多久?全世界国家不分大小均应相互往来(笔者按,此处“斜是指“应同台湾往来”),不应以市场利益而来选择...。本人也认为,应该促进大陆的进一步发展。大陆更现代化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经济的改变,也才能改善中国人的生活,问题是,如果因为经济发展,使得中共军事力量扩大,则对亚洲地区,甚至对世界都可能影响很大的。近来中共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与德国纳粹主义与日本军国主义甚是相象,令人感到担忧。”从这段言论不难理解李登辉的用意在于劝谕西方国家:为防止中国强大不应向大陆提供资金、技术,不应与中国进行贸易。至于中国人民生活的改善,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均是可以为了顾全西方的利益而牺牲的代价。本年8月19日李登辉接受日本《文艺春秋》月刊采访时也为了劝谕日本政府拒绝北京政府提出的“三不”政策,建议日本要维护自己的自信,不要为了战争罪责再作赔罪,不要为南京大屠杀事件进行赔偿。至于中国人的自信与中国受害者的利益自然又不是标榜“新台湾人”的李登辉分内之事。就李登辉的以上表现,大可勾画出如下结论:一.李登辉具有强烈的反中国情绪;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慷他人之慨,以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作为代价。如果这种行为举止即是“新台湾人”的内涵,笔者则甚是怀疑,台湾的安定究竟能维持几天?!
马英九的胜利
台北市市长选举揭晓后,马英九即明确地对颇感忧虑的记者说,他认为“新台湾人”也仍然是中国人。众所周知,数年前国民党之分裂,新党之成立,主要原因便在于许多人不满于李登辉的台独意识,如今,新党票源中有80%投给国民党的候选人,目的当然是为了支持具有民族气节的马英九,而非听从李登辉的号召。通过这次选举,一个摆明的事实是,维护国家意识、民族气节,国民党尚能够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里继续执政;一旦倾向台独道路,则非但使得台湾朝夕不保,国民党也必然沦为民进党的尾巴。
(完)
1998.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