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香港无线八三版《射雕》(以下简称八三版),是在八五年夏天。那时,湘君刚拿
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所以一身轻松,无忧无虑,看得十分痛快。常德市电视台播放,
每晚四集。那时家里还没有彩电,一位邻居将自己家的彩电搬到教工宿舍楼楼顶,几
家人坐在一起看。入夜,凉风习习,暑气尽消,一边乘凉,一边看《射雕》,真乃人
生一大快事。那个夏天的常德市,想必有成千上万的人与湘君有类似的感受。一部电
视剧,能够成为那么多人的人生快事,演职人员们,尤其是翁美龄,罗文,在这方面
应该可以无憾了。
最近弄到央视版《射雕》(以下简称央视版),便放了给孩子们看,好让孩子们也受
些中文的熏陶。因为常常给他们解释剧情,也陪着看了一遍。总的感觉,比不上八三
版,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下面就简单谈谈俺的意见,并不是根据什么艺术准则,纯粹
是个人喜好,喜欢不喜欢,顺眼不顺眼等。只谈人物,至于服装,音乐,布景,道具
之类,就免了。先谈谈央视版的特色。
穆念慈
说实话,能够全部看完央视版,有一半原因是因为里面的穆念慈(另一半原因是想看
看央视版拍得到底有多烂)。蒋勤勤的穆念慈,比八三版好得太远,扮相俏丽,嬉笑
怒骂,也把握得极有分寸。这样的念慈,才是能让小王爷爱恋的念慈,这样的穆杨之
恋,也才能吸引观众。这是第一次看到蒋勤勤的戏,认为蒋是一位很有内秀的演员,
很有前途,湘君看好她。八三版的穆念慈,扮相一般且不说,而且从头到尾都是一张
苦脸,让人很是怀疑小王爷的眼光。是以八三版穆杨之恋这条线比较弱,缺少张力,
不太立得起来,使八三版减色不少。
包惜弱
江南小家碧玉何晴的包惜弱,也是央视版中的一大亮点。何晴虽已人至中年,却依旧
光彩照人。只有这样的包惜弱,才可能让一位王爷苦苦守候十八年。八三版的包惜弱,
李思棋演技自是不差,但扮相稍逊,殊是憾事。
如果把央视版的穆念慈和包惜弱与八三版调换一下,那么八三版就会更加成为经典中
的经典,而央视版就恐怕没几个人能看得下去了。
想出一副对子,上联:包惜弱,下联:穆念慈,横批:红颜薄命。
梅超风
梅超风,一个瞎婆子。八三版中的这个瞎婆子,只是个瞎婆子而已,而央视版中的这
个瞎婆子,却是冷艳,凄美,一如她所演绎的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起用杨丽萍出演
梅超风,的确是央视版的一着妙手,让人耳目一新。武侠本就是成人的童话,用点特
别的手法来描绘武功,自然也可以接受,所以,湘君投杨丽萍的梅超风一票。
杨康
相对而言,湘君比较喜欢央视版对杨康的处理。八三版苗侨伟的杨康,虽说是玉树临
风,风流倜傥,但似乎生下来就是个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家伙,从小就有一股胸有
成竹的坏。这种坏冲掉了人物本身的那点可爱与可怜可叹,让人深为穆念慈不值。央
视版似乎更注重强调杨康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痛苦与无依无助,是以周
杰的杨康更具有人情味,形象也更丰满,而他与穆念慈的那段痴情也更真切,更能让
人动容。因此,尽管说周杰的表演有点过火,即使他的杨康不比苗侨伟的更好,至少
也是可以让人接受的另一个杨康。
再来看看央视版中不尽人意的地方。
洪七公
洪七公本是个极为风趣幽默,极为讨彩的人物,孙海英竟然有本事将他演得味同嚼蜡。
最不习惯的是孙海英的说话,细声细气,不管什么风趣的语言,到了他口中都象是自
演自语,毫无武林泰斗的豪气,一点气氛都调不起来,可惜了洪七公。
黄蓉
周迅的黄蓉说不出有什么不好,即使她那倒灶的嗓音,在看了几集以后也能适应,但
无论如何,总觉得看的是周迅,而不是黄蓉。这也许不是周迅的过错,而是翁美龄的
黄蓉太精彩,以至于她自己已成为黄蓉的化身,让人一旦接受了她,便不做第二人想。
湘君只能说,在翁美龄之后演黄蓉,是演员的悲哀,为周迅遗憾。
郭靖
央视版最大的败笔,就是李亚鹏的郭靖。八三版黄日华的郭靖,憨厚之中带有神采,
木呐之下不乏英气。而李亚鹏的郭靖,让人觉得象个故意装傻的小滑头,装憨买傻
之下,透着世俗,冷漠与浑噩。李亚鹏一味将郭靖往傻里演,却失掉了郭靖身上最
重要的作为侠之大者的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气概与豪情。蓉儿痴恋上这样的一个
郭靖,真让人觉得是看走了眼。正因为郭靖的失败,使央视版整体上好象缺少了主
心骨,不太容易站起来。
然而,央视版尚不曾完全垮掉,因为还有杨康,穆念慈这么一对痴情小儿女。如果人
们说八三版《射雕》是翁美龄,黄日华的射雕,那么我情愿说央视版《射雕》是蒋勤
勤,周杰的《射雕》。
二00四年二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