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小尼->正文
 专栏新作
 - 生活细笔小引之二
 - 雪 国
 - 索命催魂铃
 - 我的火车
 - 幽默,自嘲及阿Q
 - 云想衣裳花想容
 - “咒”纹

 
 
幽默,自嘲及阿Q

小尼


     记得从小就喜欢写作,可惜没放出什么眩目的光彩,所以也没把它当回事,来美数年,不断提笔,也是少女的浪漫情怀把我重新拉回写作的道路.可而立之年,不想再用细腻的视角和笔触去观察和表现一种“很女人”的小空间,小生活,小闲气,小追求.也对自己目前的生存状态极为不满,突然想去实现一些曾经的梦想,写作和旅行一段时间后再回来,给自己的心灵放一次长假,去新疆,西藏还有云南.这次回国前与一位在德州的朋友聊天,想到尝试写一些幽默小品,他建议我再回美国来时应选修一些Comedy的课程,目前国内的文学环境从事喜剧创作的的确不多,我想先从典籍入手,恶补一番,了解一下文学史上的中国幽默.

  幽默一词,虽为三十年代由林语堂先生由西方“进口”,并大力推销的舶来品,国人对此并不陌生,但是儒家思想体制重上下尊卑,责成人人谨小慎微,幽默的本质却是自由平等,潇洒无拘的.两者的确有些格格不入.中国文人于牙牙学语之年纪,便接受儒家传统道学思想的洗礼,启蒙时又背上“立德,立功,立言”,“文以载道”的沉重包袱,所以中国的文学土壤里幽默的成分太少太少.就连我们这些所谓的新人类,学生时代写的作文不是“我最敬爱的人”,就是“我最有意义的一天.”这些俗气的题目.文化是文学的土壤,可以说中国文学的领域中并无幽默的容身之地.然而,天下事有常态,必有变态,有主流,往往有支流.幽默于中国古典文学,虽然阻力过于强大,难以形成支流.但还是偶见细流涓涓的点滴.

  庄子正是这样一位人物,他观察人生,总爱换个不同的角度,梦蝶与观鱼,便是不按常理发牌的表现,也是幽默的基本条件.晋代的陶渊明于“五柳先生传”中,笑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笑自己穷,又形成我所知中国文学中最早的自嘲实例.唐代刘禹锡写<陋室铭>,也是自嘲寒酸,刘禹锡一生作诗为文无数,最常被后人传诵引用的,竟是这篇阿Q意味浓厚,短短七十九字的<陋室铭>.宋代欧阳修作<醉翁亭记>.自称醉翁,“苍颜白发,颓乎其中”,是借醉酒而轻松自嘲.读了这些诗文,我想,幽默的文章诗词太多成于罢官之后---反正没官做,不必在乎形象了,换言之,宦途得意,幽默失意.宦途失意,幽默得意.欧阳修写<醉翁亭记>,已被贬为滁州太守,若稳居高位,下笔不免心存顾忌,就轻松不起来了.还有两个例子,其一为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金圣叹,他因批<<西厢记>>而得三十三则“不亦快哉”,其中三三则已崭露幽默头角,不幸他不仅官场失意,甚至因哭庙案惨遭杀身之祸.斩首之日竞口拈二句“黄泉无旅舍,今夜宿何家?”这份幽默,有谁能及?其二,清朝进士出身,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亦宦途多舛,连小小县令的乌纱帽都未能保住.他不仅擅于幽人一默,如五言绝句“世无百年人,偏作千年调.打铁做门限,鬼见拍手笑.”更不忘幽己一默.曾于壁间悬挂润笔费启事曰: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衷心喜乐,书画皆生….”文人雅士总爱标榜清高,三绝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自承见钱眼开.见钱眼开,为人之通病,见了郑板桥的自嘲,便不由得会心莞尔了.不幸我在湖北省图书馆的郑板桥全集中,查阅到共收录诗作三百三十九首,词七十七首,道情十首,题画六十五则,家书一十六封,令人过目难忘的幽默诗作却不在其列.或许是被人认为游戏笔墨,不能登大雅之堂吧.上述的五言绝句及润笔费启示,想必绝非板桥先生绝无仅有的幽默表现,可惜妙文隽诗,在编<全集>时统统惨遭割爱了.再进一步推想,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写当时政界,也是文坛的八大酒鬼,包括李白,而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之妙句.是否亦因“主题欠正确,观点不正统”,未得入选<<唐诗三百首>>呢?

  以中国古典文学之浩瀚精美,其中幽默文学的质与量却微不足道,实为一大遗憾.再举例来说,汉朝东方朔和清朝纪晓岚同为历史上著名幽默人物,也同为著作极丰的文学家,大才子,竟无幽默文字传世,是其幽默未见于其作?抑或幽默诗文因未“载道”,不受重视而失传了?实在令人揣摩.

  在美几年,因为读王伯庆先生的文章而结识<华夏文摘>,喜欢他那种幽默风趣笔锋凌厉的风格,是一种超然自由的境界,文风谐而愈庄,笔力醕而愈肆,,有钱钟书的劲道.也喜欢读<华夏论坛>上David的帖子,时常让人忍俊不禁,三言两语,零星段落,收放自如,转折多姿.“半秃的小尼”就是他给我的雅号.后来由于换了工作,再无大片时间泡网,偶尔造访,也少见他的贴子了.

  再提自嘲,还是会想到那个妇孺皆知的阿Q,鲁迅写<阿Q正传>,用阿Q这位卑微小人物,批判一种视失败为胜利,自我麻痹陶醉的社会心理现象.依我之浅见,阿Q之心,人皆有之,阿Q一下,只是人生无可奈何之际,利己又不损人的自我排解之道而已.韶华已逝,三十如我者,青春尚未参透,“大有可为”的企盼仍遥遥无期,奈何心情已近中年,双脚已迈入诗人艾略特所说,连吃枚橙子均不得不郑重考虑的窝囊期.此时此刻,若不表现阿Q本色,大力与现实妥协,日子如何过得下去?

  .何况阿Q的特性根本就是人性,中国人的思想里几乎无所不在:“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能曲能伸”,“君子动口,小人动手”,“自得其乐”,“随遇而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不见为净”等等,不都是挺阿Q吗?至于西方谚语,也有“每朵乌云都有道银边”,“富人入天堂,较骆驼钻针眼难”等鼓励大众阿Q之语.不分中外,无论老少,当阿Q还真是吾道不孤呢!

  朋友来电话寒喧:“你还好吧?”我答曰:“很好!”聊了一会儿,他心不在焉地又问:“你这些天都好吧?”我答曰:“还好.”事后自忖,同样的问题,我居然给了不尽相同的答案,简直是自相矛盾.继而一想,目前的人生阶段,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所谓很好,也不过是还好而已.反过来说,能够还好,就已经很好了.无心的答语,阿Q一下以后,竟既符事实,又合逻辑,我不免沾沾自喜了

  美国俗语说:“日光下无新鲜事.”无新鲜事的日子何等单调,乏味?一旦记忆欠佳,新鲜事就层出不穷了.第一件发生在我刚回武汉,返乡后多数时间与双亲闭门闲话家常,偶有外出,不是打的,就有朋友来接或父母相陪,一日早早与表妹出门逛街,晚上她的男友为我接风洗尘,脑肚汤肥酒足饭饱之后,他开车先送表妹回学校,然后送我回家,南湖小区的房子是我出国后父母才买的,每栋商住楼除了门排号码不同,看上去别无二致.我只记得号码,门外是何景象,却印象模糊,昏黄的路灯下,看不清门排号码,我一时竟不知“乡关”何处.逐街搜寻,我的鼻子都快贴上车玻璃了,表妹的男友缓缓而弛,从南湖小区的这一头到那一头,再折回,一遍又一遍,还不忘安慰我说:“别着急,别着急.”终于在绕街三圈后,我认出了家,匆忙致谢上楼,狼狈透顶,也许表妹的男友在想,冰雪聪明,玲珑剔透的表妹,怎么会有我这样一个连家都找不着的糊涂蛋表姐.还有前不久在美国的两例:明明收藏妥当的车钥匙,早上临出门前却遍寻无着,为赶时间,只得拿出备用钥匙怏怏下楼,却见早已预热打着的车正鼓着眼喘着气瞪着我,原来我一起床见天下大雪就下楼先让它热身,待上楼收拾完毕,一切全抛在脑后.关于钥匙和车,还有奇事一桩:周末早上自邮局出来,欲将取得的包裹塞进车后行李箱,钥匙却怎么也塞不进去,正自不解,突闻身旁有人说:“Miss,thisismycar”.抬头一看,果然,自己的车正好端端在数步之遥外,只因不记得确切停车位置,见了颜色.大小相仿的,便指鹿为马.幸而对方见我不似鸡鸣狗盗之辈,未予追究,否则捉进官里,日光下岂不又添一桩新鲜事?

  境由心造,以上奇事三桩虽然让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到了:“如果牙刷是湿的,才知道自己刷了牙”的恐怖境地?但记忆欠佳有时又是好处多多:数年前在国内读的书,看的电影,似曾相识,却不知内容,这次回国,如读新书,看新电影,不觉厌倦.换季时取出去岁旧衣,知新的成份竟远大于温故,“啊,原来我还有这件….还有那件….”甚至开启冰箱,见了昨晚的剩菜,也是一番惊喜.想到这些,生活因阿Q之心而充满许多意外的乐趣.

  还有,近日所识新朋,网上网下,海内海外,尽属登黄山而面不改色之辈,和这些新新人类相比,我这死死揪住青春尾巴的新人类不仅不能收返老还童之效,自叹弗如的机率反因之徒增,何苦来哉!常听人说,与年轻力壮者为伍,能令人朝气蓬勃,青春永驻,我的经验适得其反,他们活力充沛,生活多采多姿,节奏快速,我听了都累,更不用说见贤思齐,同步作息了.见面二十分钟,不用照镜子,已自惭形秽,自觉青春鸟一去不回头,心理,生理健康均深受影响.赶紧再回<华夏文摘>,只有与年届不惑的朋友相处,方觉自己耳聪目明,身轻如燕,还年轻有为得很.

  比“下”不足,比“上”有余,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