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与刘松林的结婚照
夜深深风阵阵湘水流淌, 秋月如霜,寒光透铁窗, 映照着岸英熟睡的面庞。 好孩子,从小饱尝人间苦难, 快冲出,快冲出黑牢房, 去到爹爹战斗的地方。 ......
这是流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一出京剧《蝶恋花》中杨开慧的一段二黄散板。那 阵子,这出戏不仅有京戏,还改编成各种地方戏。那时,我正在湖南某县地方戏剧团 工作,剧团也改编了这出戏。当时我才十一岁,和一位姓夏的师弟一起被挑中扮演剧 中的毛岸英。夏师弟出生于县城里的文艺世家,从小有文艺方面的熏陶,他的表演大 方自然,不象我,上台始终有些怯生生的,所以,夏师弟是毛岸英的A角,我是B角。 演出一直是夏师弟上,我其实只参加了排练,演出机会一次也没捞到,不过这出戏我 却是从头到尾反复看了好几次。
夏师弟演得极好,印象最深的地方是,杨开慧就义前,把自己的围巾围在岸英脖子上, 对岸英交代了几句,转身朝牢门走去,走到门口,里面岸英撕心裂肺地叫声妈妈,扑 到杨开慧身上。每当这时,在舞台强烈的聚光灯下,观众可以看见岸英泪珠跌落时在 空中滑过的闪光,会忍不住和岸英一起悲伤欲绝。一直到现在,每当我自己哼哼这段 我们地方戏唱腔或者是听李维康的京剧唱段时,我心里还会有阵阵忧伤。
作为毛岸英的生身父母,毛泽东和杨开慧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多少都被塑造和拔高,相 形之下,没法也不用塑造和拔高的是毛岸英,因为毛岸英没有多少英雄事迹,也不是 伟人豪杰,他短暂的一生,坎坷而平凡,清白,真实,没有多少值得特别讴歌的地方, 也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地方。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5岁时,父亲毛泽东离开家乡去闹革命。 8岁时,毛岸英随母亲杨开慧一道被捕入狱。当年,杨开慧牺牲。接着,毛岸英和弟弟 岸青,岸龙一起被中共地下组织送到上海。在上海,毛岸英的三弟毛岸龙病逝(也有传 说是失散了)。那几年,对上海的中共组织来说无疑是白色恐怖时期,岸英,岸青兄 弟后来衣食无着,成了流浪儿。1936年,潘汉年领导下的中共中央特科在一座破庙里 的一群流浪儿中找到了毛岸英兄弟俩。接着,在张学良的帮助下,兄弟俩被送到了苏 联。
毛岸英在苏联生活了整整十年,上过士官学校,军政大学,并参加过苏联的卫国战争。 1946年,毛岸英回国到了延安,终于回到阔别18年的父亲身边。再后来,毛岸英下过 农村,当过工人。1949年10月,毛岸英经过自由恋爱与刘松林结婚,婚礼极为简单, 父亲毛泽东送给他们的结婚礼物是一件衬衫。一年以后,毛岸英随彭德怀赴朝鲜,一 个多月以后在朝鲜牺牲。毛泽东听到噩耗,沉默良久,只说了一句话:谁叫你是我毛 泽东的儿子呢。毛岸英的遗体没有运回国,与其他志愿军烈士的遗体一道留在了朝鲜。
现如今,反毛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为了反毛,有人把毛岸英也拿出来说事。看过一 篇文章,写毛岸英在彭德怀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如何高谈阔论,趾高气扬,颐指气 使,看了半天,除了尽是恶意揣测和主官臆断的水分外,实在没有一点干货。毛岸英 作为作战参谋,在军事会议上向军官们介绍一下作战形势,又能趾高气扬到哪里去呢? 文章还写道,当时没有什么人搭理他,既然没人搭理,他又能颐指气使到哪里去呢? 还有人说,毛岸英牺牲时,是在煮面条吃,在这里,煮面条也成了他的罪过,真他娘 的搞笑。
我想在这里提醒一下反毛志士,要反毛,能说的的事很多,但最好不要拿毛岸英说事。 对照现在国内贪得无厌的太子党,拿毛岸英说事,那不但不是反毛,而且简直就是给 老毛脸上贴金,绝对是与反毛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老毛或许有罪,但岸英何辜?我觉得,对毛岸英的看法,可以看作是真假自由主义者 的分水岭。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具备平等,人道的观念,看一个人,不会太在意其出 生,看毛岸英,首先会把他看作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为国捐躯了,也是共 和国的烈士。那种认为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就该死的看法,是与认为农民子女就比 高干子女命贱的看法一样的混账逻辑。持这样看法的人,可以是其它什么主义者,但 决不是自由主义者。还有那种根据假定的历史演化模式来给毛岸英定罪的做法,就与 依据将来假定的犯罪可能性给无辜的人定罪判刑一样的荒谬透顶。
攻击毛岸英的做法注定是徒劳的,因为毛岸英除了是毛泽东的儿子这一点比较特殊以 外,其它任何方面都十分普通,普通得让人找不到突破口。但是,作为国家主席的儿 子,毛岸英的为国捐躯,已经使毛岸英这个永远年轻的名字融入了历史长河当中,成 为其中一朵永恒的浪花,永远绚烂,永远被人们铭记。
不废江河万古流!
二00五年十二月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