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国以后,江西省的第一任省长是邵式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江西省南昌市修建八一大道,邵式平省长的意见是道路的宽度应为81米。很显然,81这个数字只是从八一大道的路名而来,并没有多少现实依据。跑过百米的人都知道一百米有多长,81米只比百米短那么一点点,的确是够宽的了。专家们在邵省长的意见基础上,将宽度略略减少,八一大道建成以后的宽度是60米。
即使是60米,在当时也显得极为打眼,人们议论纷纷,说江西在劳民伤财,哪里是在修路,分明在修飞机跑道。的确,60米宽的八一大道,在气势上似乎已不输于北京的长安街多少。本人大学毕业后分到南昌工作,初到南昌,给家里写信说,南昌市别的方面不好说,至少八一大道看起来跟北京长安街一样的宽敞气派。
与八一大道情形不同的是八一大桥。也是五十年代初,南昌市修建横跨赣江的八一大桥,邵省长当时也提出意见,认为大桥应该修成来往至少双线,人车分行。然而,负责桥梁设计的苏联专家没有采纳邵省长的意见,将八一大桥设计为来往单线且人车混行。苏联专家这样设计是有现实依据的,这位专家在设计期间曾经在赣江边伫立良久,他计算出江边平均每隔十五分钟才有一辆汽车经过,因此八一大桥修成来往单线就足够了。
我们可以说,邵省长的工程数据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而苏联专家的设计方案是实地考察得来的,应该是苏联专家更实事求是一些。但如果你去问问南昌市人民会赞同谁的方案,一直将八一大道引以为自豪以及吃够了八一大桥堵车苦头的南昌市人民一定会百分之百地把票投给邵省长的。
八一大道建成以后,邵式平一直对八一大道的宽度比他自己建议的减少了四分之一而耿耿于怀,对于外界对江西的指责,他不为所动,他的看法是,既然修了,就要修好,要能够保证五十年不落后。他说,三十年后,汽车会比他们那时候的自行车还要多。即使减少了21米宽度的八一大道,长久以来也一直是南昌市人民的骄傲。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下半叶,作为南昌市交通枢纽的八一大道也开始经历堵车之患了。看起来如果要八一大道保持五十年不落后,当初可能真的要建成81米宽。而八一大桥呢,自打进入八十年代就开始成为南昌市公共交通的瓶颈,一到上下班高峰期,就堵得跟肠梗阻一样,修建第二座赣江公路大桥也就早早地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所以,从这两件工程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实事求是的含义,除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外,似乎也应包含面向未来的眼光与气魄在内。
本人在江西工作期间,听到人们抱怨比较多的是江西的路。记有一次跟处头以及一位机关领导出差,我跟处头坐在汽车最后一排,处头跟我说起江西的路,说出差时,会发现别的省的路都是平平坦坦的,一到江西地界,公路就开始崎岖不平了,江西的老百姓都管江西的公路叫永修(江西的一个县)路,永远在修,却永远也修不好。处头说正起劲时,突然停下来不说了,脸上神色不定的。后来才知道,他是突然想起来了,坐在前排的机关领导正是已经离休的原省交通厅厅长的公子。
其实,那时的交通问题,并不只江西一省存在,大概全中国都差不多。我在江西南昌工作,要回湖南常德老家探亲,两地相隔大约为五百公里,与美国从底特律到芝加哥远不了多少。从底特律开车去芝加哥,五个小时足够了,但我乘长途汽车从南昌到常德,头一天清晨出发,要到第二天凌晨才能到家,前后要花二十个小时,除了转车花去的时间以外,其余就是路况的原因了。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有时速一百公里以上的高速公路,那么我早上从南昌出发,还可以赶回家吃午饭,那该有多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西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南昌至九江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条公路本来叫做南九公路,后来因为有人提出南九难久,兆头不好,便更名为昌九(长久)公路。记得昌九公路是由南斯拉夫专家修建的,建成时还是来往单线,这是江西省内第一条全封闭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虽说建成了,但管理确是个大问题,尽管省里专门成立了昌九公路管理处,但老表们却不吃这套,还是常常有人横越马路甚至在公路上骑车步行,以至车祸频发。老表们并不是吃素的,要是有人给撞了,大伙一定围着撞人的车不让走,不赔钱决不罢休。一般情况下,司机也会赔上一些钱,破财消灾,息事宁人。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发生。有一次,来江西某单位工作的丹麦专家夫妇在昌九公路上开车撞了人,给老表们拦住不让走,一定要赔钱,可是外专坚决不肯赔钱,声言这决不是他们的错,无论官司打到哪里他们都不怕。最后官司打到外办来了,各方商议的结果,是由外专所在的工作单位赔了些钱了事。这个,大概也算是中国特色吧。再说了,老表们也不容易。
记得是1994年吧,南昌市赣江公路二桥建成通车,通车以后,我们机关的头安排了一辆大巴,把全体机关干部拉去参观,说是让我们去看看美国,说美国的公路就是这样的。新的赣江大桥的确很宽阔,是三车道还是四车道我记不清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端的引桥,平坦宽阔,四通八达,十分气派。我在想,如果美国的公路都是这样的,那车跑起来一定十分顺畅,不会有堵车之患了。于是乎对美国更加心向往之。
一年之后,我真的到了美国,时间长了,就知道美国的洲际公路的确平坦宽阔,但市区内却也不乏狭窄崎岖的小路。我所在的密西根州,人民也有与江西人民相似的抱怨,说密西根的路全美最差,永远在修,永远也修不好,外州的公路都是平平坦坦,一进密西根,就开始崎岖颠簸了。今年整个夏天,我上班必经的696州内高速公路就一直在修,四条道关闭了两条,30分钟的路程要开40甚至50分钟,引来不少抱怨。不过,这也似乎并不是只有密州才有的事,我也开车去过一些地方,并没有发现密州的路特别比其它州差,别的地方不说,密州南边俄亥俄州,密俄边境俄州一方的几条高速公路就修了许多年都没有修完,大概俄州人民也会有类似的抱怨吧。看起来,抱怨实乃人的天性啊。
其实,无论对中国来说还是对美国来说,永修路应该说是我们的幸运。路坏了总要修,路不够了总要修新的。永修路总比不修路好,路总是会越修越好,越修越多。中国永修路,修出了如今基本贯通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美国永修路,保证了全国公路交通的顺畅。
两周前,我上下班经过的696州内公路终于修完通车,道路的确修得比以前更平坦更宽敞了。
二00六年九月十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