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容若->正文
 专栏新作
 - 容若:不读书年代的
 - 加拿大经验、种族与
 - 解读主流(一)
 - 解读主流(二)
 - 移民的“胡化”困境
 - 似水年华 美人迟暮
 - 今天你“读”CBC了

 
 
容若:天堂离我们有多远?

容若


还是多年前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西方福利社会是“老人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移民加拿大后,所选择定居的温哥华,曾连续七次被联和国相关机构评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换言之,这是人世间离天堂定义最接近的地方了,或者可以说是人间天堂吧。不过,于我而言,在天堂居住的五年,也是最忙忙碌碌的五年,印证了中年战场的说法在天堂一样的城市也是不例外的。观察自身及周围朋友的实际生活,从财务经济的角度看,天堂战场的旧说法用在温哥华,倒也可以演绎出新的表达,即:这里是穷人(低收入人群)和富翁的天堂,纳税中产阶级的战场。

所谓穷富,本来就是相对的一组概念。这里所说的“穷人”,指的主要是低收入阶层,而不是那些占人口比例极少的流浪坐街一族(实际是无收入阶层),那些人的一切都是有政府管的,免费清洁的食宿,提供工作机会的选择等等,只是他们多有吸毒恶习,政府及慈善机构甚至政府的免费毒品屋不一定能满足其需要,所以总是呈现污脏冻饿之相,实在有负发达国家的声誉。至于收入在三万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其实是没有太多生活压力的,可以过得轻松快活,不失体面,首先,他们基本不必纳税或纳税极少,却可享受几乎任何来源的种种福利(从牛奶金补助到免费游泳、看电影之类)。其次,社会提供众多良好的公共设施、服务资源,都免费对所有人开放,比如基本的教育、医疗及娱乐休闲(图书馆、网球场、远足、露营)等等。在缺乏大企业大公司的温哥华,虽说找专业对口的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不容易,但找份低收入的小工作或体力劳工,还是不困难的。

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如果不去对比西温、温西、北温富豪人家的海景大宅与豪华名车,即使住的是政府公房,或租住普通社区的普通公寓,生活标准也比一般意义上的世界多数国家低收入人群过得好很多。可谓吃穿不愁,不必太操劳,不必太辛苦,一样可以享受在天堂温哥华的幸福日子,这就是发达国家相对贫困的概念了。也正因为福利的方便好用,税务的倾斜与照顾,才会出现34岁宁愿退休靠社会福利和基金收入过日子的范例(请参见今天“Toronto Star“的专题采访报道 Happily retired at 34 。)以中国人节俭积累的美德,低收入的移民也可能在几年之后,积累足够的资金,付得起买一个普通社区普通旧公寓或旧townhouse的头期款,若干年后,付清贷款,就成了快乐的小业主了。风景优美的温哥华,又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对他们而言,完全可以称得上天堂。

对于已经达到高度财务自由的富人们,温哥华更是理所自然的天堂,即使不是唯一的,也至少名列其中之一吧。找工不易对富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选择温哥华定居的富人们,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原本也没有在乎这里是不是有工作机会,甚至压根儿就没想过到温哥华来挣钱。说到底,背负着天堂盛名的温哥华,本来就是一个花钱的城市、消费的城市。对富人们来说,钱本身就能生钱,除了自住的大宅,如果想投资,可以在寸土寸金的downtown买上一个或几个海景公寓大楼,雇请物业公司出租管理;也可以坐在西温的家中,委托经纪或操控属下,在全球最好的金融市场、商品市场、能源市场兴风作浪,获利丰厚。或者,依托他们早已构建好的稳定财务流,增值原有的资本,供养着生活于天堂的滋润富足生活。税重不要紧,花费高也没关系,挣钱不就是为了享受吗?温哥华四季气候温和,高山、湖泊、大海、森林,一样不缺,任何类型和方式的休闲娱乐、健身运动、香车美食、华服奢饰、飞机游艇,一切应有尽有,这不是天堂又是什么呢?

现在轮到中产的纳税人了。一比较真是好可怜!凭着自小修练起来的十八般才艺,混到三张多之后,开始升迁到一份象样的年薪在八万十万以上的好工作,然后终日在公司里朝九晚五辛苦操劳,既要表现出色,又要看上司脸色,还得在各种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虚与委蛇。一年到头指望着机会不多的升迁,盯着似乎属于份外所得的奖金、析股及红利,而lay off 则永远是悬在头顶上的那把达摩克利斯剑。中产的人们,无论是衣着打扮、渡假出行,还是娶妻育子、购房买车,都觉着要对得起中产二字,不能太将就,太随意,宁愿背着税务、房贷的种种重负,也要力争跻入富人居住的高尚社区、送子女入读中小学名校。等到还清房贷、把子女如愿送入一流大学,回过头来,满头的青丝早已白根尽现。移民的中产朋友就更显得艰难一些,在本地原来没有根基,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求职不易,升迁更难,置产置业也都是第一代,表面上显得比找不到专业工作的其他移民朋友要顺利和体面,但内中的压力却可能会更大。尤其是往昔在母国的成就感与发展前景,往往会在异国的的玻璃天花板下面,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失落与困惑。

依我的估测,正是这些中产的移民朋友,可能最多地考虑甚至选择了海归或者回流,既然到哪里都是战场,为什么不到最能体现人生价值、最能施展才华空间、最有可能快速实现财务自由的地方去拚搏一场呢?不过,今日的中国,尽管经济态势发展迅猛,但在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方面却远未完善,环境与人文素质也都有待治理与改进。对于上一代享有离退休金及公费医疗的老人来说,晚年生活有相当程度的保障,他们也没有失业下岗的担心或养育子女的责任,可以比较悠闲自足地享受晚年生活。而对于回流的中年人,却不能不考虑养老、医疗及失业的大问题。

理想的中国,应该在财政税收及社保福利方面更多着眼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使中年人在十数年的奋斗之后,也能够享受到晚年身处天堂的安逸与无忧。换言之,只有当中国的土地不仅能够为富人打造消费的天堂,同时也为穷人、为所有的弱势群体,无论是老人、儿童、妇女、残障人士都提供不同消费层次的保障与服务,回流的中产中年华人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坚定。毕竟,那是在血缘与语言上离我们最近的地方,那里的老年儿童如能感受天堂般的快乐,那它就是世界上最适于华人生活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