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匮乏和生活极端不稳定(“经济波动”)是灾民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
一切为了生存就上升为人生理想。首先,“活着”和“可以蛮不讲理地活着”构
成了中国人的两大人生理想。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皆是生存手段,而不是自
为自在之物。其次,往往仅仅出于“活着”的目的,灾民可以不择手段;为了吃
饱喝足他们可以做任何残暴的事情,可以接受任何无耻的任务,干任何下贱的营
生。由于生活维艰,连打手、太监、特务、狱卒刽子手这样的职业也应聘者云集
。这种“为稻粮谋可以舔权贵的脚后跟”的灾民构成了自然专制主义的群众基础。
灾变型贫困
“贫困、苦难、疾病、饥饿、无知……”这是美国政治学学者哈罗德-伊萨
克斯通过对181个美国人的访谈而总结出来的部分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1)。在
40年代,几乎对于每个美国人来说,中国是这样一种形象:“赤足、饥饿的人群;
在农村无数家庭竭力维持生存,在过分拥挤的城市,乞丐、贫民和苦力忍受着极
低的生活水平所带来的各种苦难……一个庞大的饥饿民族;数以百万计的人濒于
死亡;悲惨、疾病、乞丐、瘦骨嶙峋的儿童。赤贫悲惨的贫穷,争夺船上抛弃的
垃圾,……一个可怜的被蹂躏的民族;巨大的人类悲哀,苦痛;孩子们太可怜了
;为他们感到难过;需要我们帮助的落后民族……”(2)。可以说,自从中西方
有接触以来,18世纪以来的“中国梦”瓦解了,并再也未得到修复,中国人生活
的穷困和贫苦基本上成了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人的一种共识。那么,中国人究竟
穷苦到何种境地?
罗马1585年出版了西班牙人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3),谈到了早期欧
洲旅行家对“中国式的穷困”的独特感受。首先,他们对中国“在歉收时期皇家
仓廪把谷物施舍等方面”(4)有特别的印象,此外它记述到:“他们人数众多和
穷”、“那些贫穷的寡妇和为生活所迫的人,不能维持生活,为满足他们的需要,
可以出卖孩子,使他们沦为终生的奴役,这是允许的。”(5)17世纪上半叶葡萄
牙人奥伐多-塞默多(Alvaro Semedo,汉名曾德昭)的《大中国志》(6)是相继
问世的“汉学代表作”,他在描述中国江西省人的生活时说:“他们大多生活贫
困,很穷,吝啬,一毛不拔。”(7)这种生活状况到了20世纪仍无改观,费正清
眼里的中国人同样为严重贫困所累:“中国人民大部分仍是耕地农民,主要生活
在乡村,住在用棕黄色土坯、竹子或刷石灰的篱笆或有时是石块搭成的房子里,
用泥土或石头铺地,窗上糊纸而没有玻璃。他们微薄的物质收入中至少有一半、
有时达2/3乃至3/4用于食品。其他方面的生活所需,包括房租、取暖、照明、穿
衣以及任何可能享受的奢侈品,都必须出诸于微不足道的其余部分。至今他们仍
旧缺乏充足的住房面积。在农民住宅中,通常是3个人占4小隔间。有时一家两代
或三代的男女老少都睡在同一个炕上。饭菜里没有什么肉,象铁那样普通的东西
都很少用作器材。大多数工作仍由人力而不是机器来做。在这种劳累的、束缚在
土地上的生活环境里,由营养不良和疾病所致岌岌可危的生存状态,直到最近还
使中国儿童的估计平均寿命,象在印度那样,略高于26岁。人的生命同其他生产
因素相比是充足的,因而是不值钱的。”(8)按恩格尔系数这个国际通用的贫困
指标,我们可以说,几千年来,中国人用于衣食方面的投资几乎占其全部投资的
100%;“自给自足”经济充分说明了这个民族生活的疲于奔命而不是安居乐业。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技术几千年几乎没有什么进步,“旧中国农业技术的落后程
度,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少数国家之一。直到1949年,有些农业生产工具和耕
种方法还维持着几千年一贯制,很少改进。”(9)
这种生活景况与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是密切相关的,也只有在灾变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理解中国的穷困。中国人的贫困在本质上是“灾变型贫困”,不理解“
灾变”在中国独特的文化意义,就无法解释中国人独特的生存困境。在灾变的残
暴欺凌下,生存资源一次次被毁坏,于是“活着”几乎是灾民社会的最高也是唯
一的理想,这一点,东、西方人的生命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中国灾荒史记》一
书的记载充分说明了“贫困中国”与“灾变中国”之间的相关性,关于自然灾害
与灾民生活的关系,它记述道:
中国历史上灾多荒多,灾荒景象是相当悲惨的,统治阶级往往人民的疾苦于
不顾,少量的救济无异于隔靴搔痒,难奏雪中送炭之效。平日水深火热般的人民
生活,本即难以维持,一遇严重灾荒自然无力抵御,因而被迫逃荒,流离失所,
甚至人相饥食。严重者索性铤而走险,起义造反,推翻封建阶级的统治。如明朝
万历年间(公元1537年-1620年)发生了25年饥荒,到了崇祯朝,灾荒更为严重,
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到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一直持续了6年灾荒。崇
祯元年全陕发生旱灾、霜灾,北部更为重要,人食蓬蒿。二年陕北大旱,延安府
各州县人相食。三年,全陕旱灾,米脂县夏秋无收获,米贵民饥。四年,夏灾区
域北起榆林、延安,南至西安。五年,陕北大饥,人相食,僵尸遍野。六年,全
陕旱、蝗,耀州、澄州一带民死过半,赤地千里。明末全国农民起义,就在陕北
揭开序幕,终于导致明政权的覆灭。灾荒后果的严重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赤地
千里”、“道馑相望”、“十室九空”、“哀鸿遍野”的状况下,后果必将更为
严重。黄河水灾频繁,还经常出现旱灾。在清代平均一年多便发生一次旱灾。清
光绪三年到五年(公元1877年-1879年),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省大旱三年
,仅饥饿而死的就达1300万人。民国18年至19年(1929、1930年)陕西大旱,饿
尸遍野,千里无人烟。民国31年至32年(1942年-1943年)春大旱,仅河南一省就
饿死数百万人。
关于社会动乱与人民生活:
数千年频发的自然灾害固然受自然条件的左右,但其受灾为害的严重程度,
却与统治阶级的剥削苛敛很有关系。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除了官府役赋征虐之
外,还有社会统治个阶层的暴敛侵掠,致使农民缺乏防灾能力,一旦遭受自然灾
害,致使生活饥困。历代王朝役赋繁重,史不绝书。除了横征暴敛以外,怪事尚
多。有的故意迁延放弃,而致灾害不解。《通鉴-纪事本末》记王莽时事说:“始
建国二年(公元10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冢墓
塞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有的唯图私利,坐视江河泛滥不
救。汉文帝时黄河曾在酸枣(今河南延津)决口,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黄河又自(夸瓜)子(今河南濮阳附近)经巨野泽南流,灌入淮泗,泛滥大14郡。
丞相田蚡封地在隃(今山东高唐),地在黄河以北,他为了是自己的封地不受水
灾,力阻修复故道,所以黄河泛滥越来越严重。。历史上官府豪强与水争地,霸
占水利,伐采森林以致酿成水旱灾害的亦不少见,《宋史-食货志上》引史才言:
“浙西民田最广,而平时无甚害者,太湖之利也。今年濒湖之地多为军下侵据,
累土增高,长堤弥望,名曰坝田。旱则据之以溉,而民不沾其利,涝则远近泛滥,
不得入湖,而民田尽没。”1934年7月9日《包头日报》报道说:“托县县城之西,
紧接黑河,堤畔杨柳林立,俱为数十年之成材。近二年来,临城小河,水几枯竭,
甚至黄河河流亦断绝。而河堤树木,数年前砍伐殆尽,树身为地方官厅售价用去,
树根则为贫民发掘,当薪焚烧。新树年来虽亦有所点缀,惜无成活者,致河堤毁
坏,河岸土松,今年河水突涨,人民无所措手足。”此外,厄朝官吏侵吞水利经
费,以致河防废驰而酿巨大灾害的,更十拿九稳司空见惯的事情。清乾隆末年和
珅当政时期,凡为河督的都要先纳贿而后许之任,他们以水患为利,借以侵蚀中
饱,致使河防日懈,河患日亟,从而造成嘉庆二年至二十四年(公元1797年-181
9年)间17次河决大灾。
从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考察,战争也是造成灾荒的人为条件之一。通常人们
习惯于将天灾和人祸并列,其中的人祸主要是指包括战争灾难性的人为因素而言
的。就战争与灾荒的关系而言,战争是促进灾荒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灾荒的
不断扩大与深入,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战争的蔓延。
中国历史上,掠夺战争相当频繁,破坏很大,史书迭有记载。《孟子》说:
“汤始征,自亳始,十一征而有天下。”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谓《卜辞》中
纪征伐者凡61次。《春秋》经文记载:春秋242年间战争达448次。战国其间,战
争频数,仅大规模的战争即达222次。秦汉其间,战事繁多,危害社会经济惨重,
如墨子说的那样:“庶人数千,信徒四万,久者数岁,速者数月,上不暇听治,
士不暇治其官府,农夫不暇治其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衣。”两汉三国不仅战争
频繁,破坏亦巨,《三国志-华核传》说:“军兴以来,已向百载,农人废南亩之
务,女工停机杼之业。”晋以后,八王之乱,南北朝对立。唐初连年兴兵,天宝
之后番镇之战,而后五代争霸,兵戈不息。宋元明清,屡有军兴,战祸不已。民
国其间军阀混战,内战不断。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中国人民不
得已而奋起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又继以
三年解放战争,以致终无宁日。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起了摧
毁社会生产力的作用。中国一向是个农业国家,总人口的80-90%为农业人口,战
争中的征役几乎全部来自农民,战事一起,征发需由农民负担。军队所过的地方,
苛索粮饷,抓兵拉夫。大军过后往往疫疬丛生。在大规模的军事破坏过程中,农
业衰竭,但官府的科索从不稍宽,农民愈益困乏。而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必然无
力抵御。加以战争中往往决河毁堤。人为地制造灾害,常致大灾大难,更加难以
忍受。
关于灾变的社会后果:
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社会有巨大的危害,最主要的是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一、自然灾害使人员伤亡、人口流离、破坏社会安定,直至爆发起义,更迭
政权。
历史上因灾伤亡之事,常有大量发生。《汉书-高后纪》说:“二年(公元前
186年)春正月,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杀760人。”《汉书-王莽传》说:“
连年久旱,亡有平岁,……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七八。”《
后汉书-钟离意传》说:“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会稽大疫,死者以万数。”《
后汉书-桓帝纪》说:“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
灭户者。”《晋书-食货志》说:“晋末……生民通尽,……或毙于饥馑,其幸而
自存者,盖十五焉。”《魏书-宣武帝本纪》说:“景明二年(公元501年),…
…齐、青、徐、兖四州大饥,民死二十万余。”《隋书-炀帝本纪》说:“大业八
年(公元612年),岁大旱,又大疫,人多死,山东尤甚。”《唐书-五行志》说:
“永淳元年冬大疫,两京死者相枕于路。”《宋史-仁宗本纪》说:“景祐四年(
公元1037年)十二月,……并、代、圻并言地震,吏民压死者32336人,伤5600人
。”《元史-五行志》说:“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春,绍兴、庆元、台州疫,
死者2600人。”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山东春夏大旱;河北七州县大水大饥
;浙江地震;湖北雨雹,共约死亡900万人。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直隶
地震大水;浙江、湖北亦大水;又浙江大疫;甘肃大旱,死亡共约1500万人。光绪二
年至四年(公元1876年-1878年),江苏、浙江、山东、直隶、山西、陕西、江西
、湖北等省大水;安徽,陕西、山东又大旱,死亡共约1000万人。民国十七年至19
年(1928年-1930年),因灾死亡人数达1000万人。民国24年(1935年)因灾死亡
有300万人。……
二、自然灾害导致财产损失,经济衰落
我国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连绵不断,每经凶荒丧乱,人口必然锐减,劳动力
亦必锐减。清嘉庆十五年至光绪十四年(公元1810年-1888年)的78年间,农村人
口因灾死亡6200余万之多,民国九年至25年(1910年-1936年)的16年中,因灾死
亡的又为1800余万。致使耕地农田的劳力减少,而致土地有所荒芜废弃。另一方
面,自然灾害往往直接破坏农田土质(以及使农业减产,破坏工业,毁坏城市,
摧毁财物,造成各种经济损失)……
到了本世纪九十年代,虽说社会已经相当进步,科学技术大有发展,全国仍
有一半以上人口和全国总产值的 2/3以上的工农业处在洪水和其它灾害的威胁之
下,一般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7亿亩,成灾面积(减产三成以上的播种面积)
近3亿亩,因灾少收的粮食近200亿公斤,因灾倒塌的房屋有300万间左右,每年受
灾人口达两亿多。
最后,编著者结论说:“从中国历史第一章的大禹治水起,整个一部中华文
明史就是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的斗争史。”今天最能表征灾变与贫困之间关系的
是所谓“西部贫困问题”,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恰恰主要是因为西北人生活在
风沙干旱的严酷自然环境之中,由于环境严酷致使那里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更
大的阻滞。
被动型勤劳与永远的奴隶制
生活的艰难造就了一个“勤劳”的民族,艰苦的生活迫使人们从事艰苦的劳
动。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状态,向自然掠夺完全出于生存的需要而不是意识形态的
狂信。由于资源短缺,人与资源的紧张关系同时转化为人于人的紧张关系和人与
自己的紧张关系,前者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敌意”(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
讨论),后者表现为文化上的自虐人格和经济上的“自我剥削”。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是我们一直自我表扬的爱国项目之
一,特别是当有外国人也如此恭维我们的时候——赛珍珠的《大地》是这方面的
代表作之一,(10)——我们就越发自我陶醉。也许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炫耀
于人的了,于是“但我们爱干活”就成了一种可以骄人的资本。然而世界上哪个
民族不“勤劳”呢?这不是一种道德品质,这是一种生存需要和人性需要,而中
国人的“勤劳”更远离“自我完善”,更接近生活所迫,更具有“异化”性质(
马克思),更加苦不堪言。它与其说是我们的荣耀,不如说是我们的不幸。
俄国著名的思想家恰亚诺夫所说的农民“自我剥削”(11),在中国社会,
是农民普遍的生活事实。灾变导致了贫困,贫困奴役人们“忘我地劳动”。中国
人如牛马般劳作的辛苦,也是西方人关于中国的主要话题之一。门多萨转述说:
“该国居民大量的劳动和不断的工作”(12)为了“活着”,这种“被动型勤劳”
贯穿了中国历史。“在近代中国,农民仍赤手空拳地从事单调的劳作……那里不
仅劳动最为便宜……凡是能用人力的地方都用人力……人挥锄耕地,代替水牛拉
犁,提水引水,转动辘轳,用手推磨碾碎粮食……为旅客抬轿,负或肩挑重物,
转动压纸机的圆棍,为船拉纤;而在许多其它国家,这类事情一般用马……热梅
利·卡勒里也对轿夫的步伐迅速深感惊叹,他们一溜小跑竟同‘鞑靼小马’不相
上下。”(13)人力车或“骆驼祥子”被普遍看作是中国人“生存型勤劳”的象
征,也为一些来访者所关注,比如鲍威尔说:“我仍对东方的一切感到陌生,不
忍心坐在由人类拉着跑的车上。”(14)鲍威尔的观感有相当的代表性。
在世界范围内,除了“黑奴”以外,可能华人劳工承担了最艰苦的奴隶性的
劳动。这种劳作往往用于“公共工程”,长城、大运河、大跃进、累死人无数。
关于秦长城有这样一段记述:“在这个国家有一道长500里格的公事即城墙……这
个国王为了完成这个伟大的工程,在全国每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他们为此在劳
动中跋涉很远的路程,并且到不同的地方去,而且他们差不多在做那桩工程时死
掉了。”(15)有什么道德上的理由对这种“被动勤劳”不表示悲伤而表示敬意
呢?
除了“自我剥削”以外,更常见的的是对他人的剥削,把他人不当人的经济
奴役,在中国以更疯狂的形式存在于所有的世纪,任何“资本家的剥削”与灾民
社会的“超级奴隶制”相对而言都是小巫见大巫。
人与自然的独特关系
由于自然灾变对人类社会的浩劫,人类自然要反抗。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
战天斗地”的“名言”,这种狂热得到了一种来自灵魂的对自然反抗的情绪的支
援。“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与天斗、与地斗”、“人有多大胆、地有
多大产”,这些口号充分展示了灾民社会人与自然的紧张、敌对的关系。中国人
与自然的关系是独特的,这种关系的特点集中表现为高度紧张又高度依赖。自然
灾害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人口与资源的不平衡作为灾变的一种结果强化
这种“历史积怨”。
中国人对自然的利用可以说达到了自然环境所能承载的极限。“现在中国所
承袭的这块土地,几乎全部用来生产口粮。中国养不起供食品用的牛羊。凡能利
用的土地9/10用于生产粮食,只有约2%用于放牧牲畜。对比之下,美国所利用的
土地只有4/10用于产粮,而几乎一半用于放牧。在这种情况下,从经济上讲土地
比劳动力更有价值。”(16)中国人对自然的利用之充分,一直是一个引人瞩目
的现象:
“中国人生活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毁灭性地强迫自然资源维持他们较低水
平的需要……土地达到惊人的使用程度,好象其它地方再不会有耕地了……每块
石头都被砸碎了,各种杂草都被拔去了,各种作物都象婴儿一样得到了照料……中
国的烹饪技术虽然是世界上的奇迹之一,然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肚子而不是
口味决定他们吃什么。蚕在吐完蚕丝后它们的蛹就被作为食物;马、骡、驴、骆
驼一旦不干活了,就成为屠夫的道下之鬼;自然死亡的牛、猪是不会被扔掉的。
……在广东,老鼠和猫都在市场上出售;船夫将外国人的厨师抛弃的家禽的头、
爪和内脏收拾干净后吃掉……虽然农民已经贪婪地将丰收地里的庄稼收割干净,
然而寡妇和小孩仍将残桩拔去。如果它们一天蹦收拾到维持生存的一把麦穗,就
心满意足了……由于担心饥饿威协,人们为了一点工资而不顾一切耗尽生命……
有些人为了生活,以自己的体温来进行人工孵鸡”。(17)
很多在中国的旅行家对中国人的“垦殖”能力都有深刻的印象。16世纪中叶,
就有西方人记述到:中国“没有一尺土地没有开垦;我们在这旅途中没有看见什么
牛群。”(18)
向环境疯狂掠取导致了生态灾难;而生态系统的破坏反过来又为灾变的发生
提供了条件。环境的灾变威胁着“活着”,扫荡了“活着”的物质基础;“活着
”自然被迫从环境中直接觅取基本生活资料,以低成本地解决口腹的燃眉之需。
由于灾民之众,环境提供的“初级产品”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灾民对环境的掠夺
也充满了疯狂的竞争。
我们之所以通过“外国人看中国”的视角来说明灾民社会所必然存在的较低
的生活质量,因为我确信,他们对中国的印象显然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并主要是
通过与本民族的生活状况比较而提出来的,没有比较,就不会有“中国问题”。
因此,他们提出的问题客观上反映了中西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差异,而我要说明
的是,产生这中差距,不是因为种族上的原因,而是由于生存境遇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