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出国的第一站是加拿大伦敦市, 记得刚去不久, 即在市中心一家图书馆找到一本旅加华裔作家的散文集。他在某篇散文中引用了两句古诗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当时读完, 觉得它很适合想家的心情, 就记住了。 十年后, 我写完第二部小说, 几次易改书名均不如意, 这两句诗, 带着刚走出国门时的无所适从之感, 一齐闯进记忆的闸门, 便有了现在的书名。
关于小说, 想说的话很多。 但, 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还是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读者吧。我只想解释一下小说中几处 “梦幻”的表现手法, 为何我要运用它呢?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 人的精神活动像一座冰山, 只有很小一部份浮现出意识领域。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本我” 即本能的欲望, 总是处于无意识领域。小说中女主人翁李雪才毕业于国内一流的名牌大学。 出国后改了专业, 工作两年又被解雇, 自此, 她妥协了, 承认了自身的失败和离群。 当她不断加深那种孤独感时, 处于毫无意识领域的 “本我”苏醒了, 异常活跃。 第一次见到喻桃, 她就像被对方海妖般的魔力所遥控: 她夸张地扭动臀部, 对亚当产生一种神秘的颤栗感……喻桃, 这个似乎是她本我激情的化身, 和她合二为一, 难解难分。通过梦幻, 她大胆地宣泄着内心世界里最隐秘的东西。但李雪才毕竟不是喻桃, 当她在第二十一章幻觉中指出, 喻桃奔向幻灭的速度比奔向生命更加活跃时, 我们不仅看到了她的本我和自我相互调节的作用, 还看到了她道德感的一面。她没有像喻桃那样让 “本我” 牵着鼻子走, 沉溺于性爱的种种刺激。由此她也避免了喻桃的悲剧。喻桃的死对李雪才来说是一种解脱, 它彻底愈合了她的性格分裂症, 使她重新找到了自我。小说结尾, 她走进教堂。她进教堂又和虔诚的喻桃不同: 她进教堂因为教堂礼拜给她混合着失落、惆怅和渴望的感情找到了疏通的渠道。她很快发觉, 她和其他孤独的人是心心相印的……
记得康拉德曾说过: “艺术家所感动的是我们生命的天赋部份, 是我们的欢快和惊愕的本能……还有与他人休戚与共的信念……” “落日天涯” 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 没有喧哗取宠的场景, 这里所展示的是普通人的精神世界; 他们的灵与肉, 理智与激情的碰撞; 他们在异国土地上的悲欢离合, 追求与失落, 还有那一种无根的迷茫及孤寂。我不知手中的这支笔是否已描述出那些感觉, 但是, 只要书中人物的命运打动了你, 使你微笑, 流泪, 唤起了你的怜悯心和痛苦感, 我们的心灵便交织在一起了, 我也就达到了写作此书的目的。
注: 长篇小说<<落日天涯>于2006年7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