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杨柳岸->正文
 专栏新作
 - 爱情的最美与最痛
 - 文学在网络中的下场
 - 低飞的翅膀——我眼
 - 我在网上对诗
 - 作者自述
  
  

 
 
低飞的翅膀——我眼里的网络文学

杨柳岸


  对任一网站“文学”栏目的点击,显示的是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它不过是复
制的功能而已。 刚开始, 较大的网站都开设有文学园地,形式与内容都无别于
“纸上”文学。按理说,网络文学与“纸上”文学并无二致。

  如果没有聊天室的存在,网络文学大抵就这样。所谓的网上生活,不过是聊
天室生活的代名词。最初反映网上生活的文学作品,一部分发表在网络文学园地
上,绝大部分写在留言上面。这些有悖于留言旨意的文字渐渐多起来之后,就从
留言中分离出论坛来。论坛专供网民发表各式各样的言论,文学作品是其主体。

  可能网络经营商也没想到,论坛竟然显示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生命力。现在我
们去看一些全国性网站,如网易、碧海银沙、茶秀虚拟社区的论坛,形式与包容
量都是令“纸上”文学相形见拙的。网易有十几个分论坛,每一个分论坛都是一
个非常庞大的园地。茶秀共设六大主题栏,如“文学艺术”下面还开设“芳草”、
“唐诗宋词”、“古典文学”等五个分栏。现在一些中小型网站,也追随着开设
论坛,相形之下少了些热闹,但架子搭得与大型网站一般的大。

  论坛的好处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在任一栏目上发表文章。少至三言两语,
多至数十万字。它满足了网民的发表欲,便是做了报刊杂志所无法做到的好事:
提高写作水平。只有在网上才感觉得到文学梦依然没有寂灭。当然,人人都可以
发表的后果是杂莠并存的问题。目前的做法是从中挑选较好的作品到精华版,以
使读者节省阅读时间。但是现在很多网站按点击数来决定是否入选精华版,显然
不准确。其中隐含商利的动机,最终影响栏目的质量。

  现时网络文学依旧在网恋情结上面徘徊,虽隐约有走出倾向。因为聊天室里
的故事,总是一个接着一个。网民也就一个接一个写。到目前为止,《第一次亲
密接触》依然是网络文学的代表作。如烟如梦如泣如诉的网事,呈现一种特殊的
感召力。一个特殊世界里的特殊文学,对于文学界的冲击大抵谁也没想到。网络
文学呈现的清新、随意、流畅的语言特色,对于当代文学形式走向的影响,先时
的文学界可能也没考虑到。我们已经明显觉察到网络文学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力,
但是更明显地感觉到它的不足的后劲。

  也正是网络文学似乎总是死死抓住聊天室以及由聊天室引发到现实中的主题,
它的主要反映网恋,无疑单调虚薄。它仅仅以聊天室展开的故事,再如何的美丽
动人,仍然是偏颇的。网络文学恰恰就是虚弱的特质。它可以说很多如烟如梦如
诉如泣的故事,但它说不出沉重来。即便的沉重,也是个体的。无论在论坛上,
还是文学园地里发表的东西,基本反映了这种面不宽的特色。文学必须反映所有,
包括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方面,网络文学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做到。因为现
时网民的学生主体,与其说网络迎合他们的口味,不如说是他们创造了这种特质
的文学。

  它还具一种偏激,经常见及的不恭和调侃。试举一例,网易《心语》上的一
篇精选:《梦入江南路》,“再看0.1秒我就会爱上她,再看0.2秒我就会看清她
的形,而不是她的水气与神韵。可能因此过几天就会忘掉。而不多不少我看了她
0.3秒,于是这五年来始终就只有一丝淡淡的、像失去又像是得到的愁。”这段句
子就是这篇仅四五百字精选文章的主体。还有篇名叫《我是小孩我怕谁》也入了
精选。我想任一报刊杂志都不会接纳这样的东西。但是网络不但接纳,并且是受
欢迎的。

  网络文学最大的特点,是表现个体的个性的东西。这显然与当代学生一族强
烈的自由自我的思想有关。网中也看到有关保尔的文章,却是另一种品味。也看
到台海形势文章,总是爱国得偏激。网络文学在写得最好的时候,呈现一种空灵,
象露珠滚滑于荷叶上的美丽。我读过《泪眼问花》和《网里网外,男人女人》,
确实好,不得不羡慕他们的才气。但也就是好在形而上,浮在生活的表层而不深
入。它在语言上的松散、流畅、随意、大胆拼盘再造的风格,有似于《南方周末》
上“新生活”的用语,它是否暗示着今后文学语言运用上的一个转折,下定论尚
早。至少网络文学缺乏语言上的硬度和深度,反浓缩而飘逸,语言在情绪里飞扬
的特点,网络文学必须考虑今后的走向。

  无论如何的喜好,几乎雷同的网恋故事会不断使人走开。无节制的偏激只能
给予一时的愉悦。一些园子正在试图改变着什么,有一些走向报刊杂志的方向。
海外有个《橄榄树》文学园子,走的就是这条路子。近年来开展的网络文学征文
比赛,似乎有吸纳作家介入的意图,不是改变它的文风,而是改造。它面临的是
两个走入的问题:一是不断的走入的作家他们文风的引导,一个读者群的扩大和
多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