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杨柳岸->正文
 专栏新作
 - 杨柳岸:写在办公室
 - 田 头 歇 烟
 - 杨柳岸:曾国藩的家
 - 边草 燕支草
 - 晚霞中的未名湖
 - 孔 子 故 里
 - 梅 开 沈 园

 
 
满 朝 书 卷

杨柳岸


  叠在书架上的,有一些,长年未动,远远地看,透出几许峻峭寒色,偏僻的
山川那边的消息,古旧而悠闲,又象鼻梁上耷拉下镜架的金鱼老眼,迷离,似是
而非。“象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隐约的追忆,却无半点风花雪月的余味,想
不起来它们当初是如何的青春年少装束美丽,赢得我的一往情深,却又在从不知
厌倦的不断寻找新欢中把它们遗弃。自己流逝去的黄金年华,不也这样,一节一
节地为时间所误吗?偏偏,生出几滴感怀的泪儿,偷偷放在手心。

  前辈或同代人流血流汗作出的成品,厚积上的尘埃,于两季之间的翻晒,抖
出一两声长调子的喟叹,听起来,分明的茫然,想不通。象雨夜的残滴,只诉与
一两个剪烛独守的人。人世间,从来知音甚少,所以俞伯牙才会摔琴。后人的抖
晒,决然,恨不得,属于幸灾若祸的那种不留情,经常的是同路人。并非都是“
文人相轻”,因为内行,看懂,什么舍弃什么保留,毫不含糊。比较之下,一般
的读者显得可爱了,只要书架上还有空缺,绝对会把你的“血汗宝马”摆上去,
作为他知识背景的更遥远的点缀。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但是书架上的书,总是有塞不进去的这一天。这是著作者的不幸,犯上知识
大爆炸时代。谁留谁去,很象现在的机关人员分流,方法上略有不同,不讲文凭,
不比年龄,完全凭个人好恶。不喜欢,用不上的,就得走,没有商量的余地。一
双精亮的眼,瞄过来,扫过去,书名下的作者低垂着眉眼,胆战心惊。哪壶不开
就提哪壶,“退二线”的,先到床底下的木箱子里休息,这是人际学上的“缓冲
地带”,百分百的好意,造就六十岁不生病的五十五岁的豁达。

  书架与木箱子,际遇不同,况味有别。春来,做虫的窝,秋尽,做虫儿的窝,
就是木箱里的书。来春晒书大看台,把各各的隐私抖于阳光下,闯了大祸的蟑螂,
满地疾走,又急急掉头,慌张来去。看满地的虫子,怎么走,也就是在一圈书堆
里打转。拿他人著作做暧床,虽感抱歉,却分明依赖着不走,舍不得。不过一年
之间,书与虫儿竟暧昧到这种地步,何况人?但,怎么去怪虫子,这辄尝则止的
知足生灵。我们岂不是也是一群“书虫子”?我们各人都住在各人的书卷里,不
知天高地厚的长醉不醒。自个儿的书,孤芳自赏,自己为自己流泪,感动,叫好,
未尝不是一种圈地运动式的浪费,简陋的悲壮。现实便是书担心多了没处放,钱
却不担心,银行可以“压缩”成一张纸。作家们搬家时经常都要去掉一些,那一
些里面,都是别人的,“文章自己的好”,不都是狭隘、自私的嘲讽,作文是一
个艰辛的劳动过程,自己劳动而得的,再苦也是果实。

  几千年累积下来的书籍,若当无遗失,甚是可怕。还好,秦始皇焚书坑儒,
去了一些;天一阁又烧掉几成,文革“革”了一部分。我说这话,肯定有人会骂
我不分是非。那意思我知道:该留的没留下,不该留的却留下了。我其实也是这
个意思:该留的自然会留下,不该留的自然也不会留下。离乱年代,兵荒马乱,
人都显得累赘,书籍更不在话下,这种遗失,恰恰最为珍贵。古代藏书多在民间,
民间不久留,官家更是短暂。

  蔡伦造纸之前,文字写在竹简上,非常麻烦,倘若扬扬洒洒数万字,上朝奏
章,得挑担子去。所以,古人很早就学会言简意赅。“打倒孔家店”以后,兴起
白话文,就是我们现今的文字。一开始,古今杂用,也有一种精警的氛围,接下
去,渐渐褪白,不断加水于一杯茶的味道,象哽噎的日色下的流水。现实的文风,
浪费,不讲理,不但距离古文风甚远,也与白话文开山鼻祖的意愿相悖。把话说
白说清楚的开始,变成了罗嗦的结果。当前,史书有点发热,但古文已不易懂,
便有一些人把不懂翻译成懂,一页古文,会译出三页白话文。

  民国时,还是竖着书写。竖写的由来,大概可自“展”字看出来,启奏读章,
吟诗诵文,双手展开竹简,为便于观瞻携拿,只好竖写。有了纸,因为用毛笔,
竖写,是说得过去的。钢笔飘洋过海后,仍旧竖写,说明不变通。建国后,方采
用横书,是科学的做法。几十年过去,平时的书信,冷不丁冒出一两竖书体,我
把它看作:吃了太多的鱼虾鸡肉后吃点咸菜换换口味。在书店里翻书,大多古代
著作,比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都排版成横书,便于阅读。可又惊奇发
现,一两部现代人的大作,回到古代去了,竖排版。大概也是换换口味的意思,
或者,想望成为未来书架上的古书。不与认真罢了。

  单从出版的角度看,现在很象南北朝时代写书之风盛行,多少书?五花八门,
纷纭而至,知识大爆炸是最好的和最有力的证词,却炸得时人头皮发麻,把肚皮
撑得象皮球,很快又吐出来,弄得满地污秽。

  书比人多已成不争的事实,再说报刊。七十年代以前,基本上,一省一报一
刊,地级限于一刊。物以稀为贵,当时一名普通编辑下到县里,县长书记殷勤作
陪。八十年代这个“槛”一跨过,大家都疯了,不搞计划生育。好像比赛生孩子,
看谁多子多孙,学了前苏联的英雄母亲。现在发展到县级也有报,真正一发不可
收。全国七、八千种报刊,编辑记者下去,若天女散花,含金量大减,基层不是
迎上去而是象缩头乌龟,就怕拉广告。到了九十年代,报业市场稍为放开,更不
得了了,娱乐性质的,独领风骚,腰包鼓了起来,想再鼓胀一些,四版扩八版,
八版扩十六版。严肃性报刊忍无可忍,奋起反击,也翻两番,一路下去,你追我
赶,好不热闹,忙煞看书人。

  阀门在订阅。读者虽然也喜欢这么一个热热闹闹的场景,象山区人的赶墟,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选择的面宽了,久而久之,终究目不暇给,不知所以然,只
当人云亦云,跟感觉走,听人家介绍。报刊的订阅期不断提前,你五月,我就四
月,他三月,抢读者,先是“读者也是消费者”的新鲜说法,后来,干脆提出“
读者是上帝”的口号。僧多粥少,报刊多读者少,不是这么回事,几乎所有的报
刊都没找到感觉,也在人云亦云,跟着不正确的感觉走,仿佛生病怕风病恹恹的
神经质。报刊一阵阵的打喷嚏,读者动不动的发脾气,各种声音打成一片浑混,
象西洋画的底色。

  导读的出现,大概是九十年代后期,浑混里分离出来的比较轻脆之声。也因
为“轻脆”,不易把握,高速公路上,一阵风就打出半米偏差。没有正确的阅读
导读,订阅仍然上不去。订阅上不去,报刊得正常运转,成本加大,价格就上去
了。除了机关里的“八股”外,与纸有关系的价格都在涨。不是由市场调节的涨,
是“空涨”,自我膨胀,自己为自己加价,没人喝彩。最终得不偿。书价的涨幅,
是八、九十年代的产物,统统翻了两番以上,大多十几倍的数。七十年代版的《
野草》,二角,现时价三元多,窥一斑见全豹。

  书价上涨,加速报刊的订阅数的下降,也就是九十年代,总编们开始考虑报
刊生存大事。转轨在近些年成风,一是变名,趋于大众化;二是化装,美女打头
阵,十分之九的报刊的封面,袒胸露腿,丰乳肥臀,模特影星大捞一把。还有一
种化装,简单说是精制,现代的包装技法令人叹为观止,其可取之处在于收藏,
主要用于书籍,但往往名不符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三是转变办刊方向,文
摘之类吃香,要求人力不多,七八个人,订他几百种报,有趣的摘下,刺激的剪
下来,堂而皇之放在自己的报上,你摘我摘,泛滥成灾。

  前个月,王朔开了一枪,冷枪。《看上去很美》,在价格上“很美”,我不
在乎那张碟片,王朔那一枪,枪口对着自己,其他人却胆战心惊。

  打心底钦佩纯文艺刊物,他们的编者。在这被弄得一塌胡涂的报刊“乱世”,
他们活得清苦,知足,平静,不予置否。能否“活”下去,是一个问号,谁也无
法回答,他们仅仅回答现在。晚秋的野地里,田埂边角的一两株无名草,它们大
概心怀“天地皆秋,唯我独春”的苍凉感觉。人生可爱的当儿,不就在这一念之
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