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反犹历史与烦恼
本年初夏,美国市场上推出了一本以《希特勒的自觉自愿的刽子手----德国的普通老百姓与犹太人之灭绝》为题的社会科学专著,作者为年仅35岁的哈佛大学政治系副教授丹尼.哥德哈根先生。
当这本书排榜为十大畅销书籍的消息传到德国之后,新闻界与学术界为之震惊。八月初,当该书的德文译本已在德国书市出现之后,作者始接受德方的邀请前往德国,与德国专家进行答辩。
哥德哈根走访德国期间,首先由向以自由主义风格标榜的《明镜周刊》的发行人亲自发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随后,又在四个大城市的电视台与各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讨论。出人意表的是,经过几场“阵仗”之后,观众与读者对哥德哈根的论文宗旨,绅士风度与答辩技巧表示热烈赞赏,绝大多数为捍卫民族尊严而对受邀方进行鞭策的专家们却得不到群众的认同。以下,笔者就正反两方的
主要观点略加介绍:
1.反对意见:由犹太人在德国受到迫害的事件,作出德意志人民具有消灭其他种族的本质或个性的结论,就方法论而言,是一种循环论证。
哥德哈根:如果说,由于排犹事件发生在纳粹政权时期,便断称只能由纳粹政府担负责任,或说与人民无关,也同样是一种循环论证。自1938年琉璃夜事件起,到战争结束止,在德国只能找到支持排犹政策而找不到任何反对的声音,便是最好的证明。更何况在此期间,德国民间曾经对国家的许多其他政策提出过反对意见。因此,将纳粹政权与带有浓厚排犹意识的人民加以区分的传统办法是不
正确的,这也就是“自觉自愿”提法的来由。
2.反对意见:作者对原始资料的取舍具有严重的选择性。例如对“武警”(Polizeibataillon)暴行的叙述,便不能得出全体人民均如此如此的结论。因此作者犯有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毛病。
哥德哈根:以“武警”的所作所为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关键在于取其代表性,而不是作歧视性的素材选择。“武警”的代表性在于其成员遍及各个社会阶层,绝非受过特殊培训的精卫队分子(SS),他们之能够在大街小巷以残酷的手段迫害、杀害犹太人,说明一般人民支持排犹、灭犹政策。同时,撰写此书的目的在于探讨消灭犹太人政策的社会基础,而不是去介绍德国人此际的所有经历。
3.反对意见:综观波士尼亚、卢旺达事件,可理解民族纠纷是历史上经常出现的现象,不应断言这是德意志人独有的个性。
哥德哈根:比较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出问题的通性、特性与规律,而不在于把问题淡化与相对化(relativieren)。德国人灭犹、排犹的特点在于,德人与犹人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纠纷,同时德人甚至超越国境四下追杀犹太人,该行为既带有传统的反犹太的宗教因素,又带有极其狭隘的种族主义反犹色彩,(笔者按:即便纽伦堡法令第二条也只禁止德人与犹太人之间发生性关系,黑人与吉卜赛人
则不受影响)因此它是独一无二的。
4.反对意见:何以证明德意志人曾经具有反犹、灭犹的民族个性,而如今又表现在何处?
哥德哈根:所谓民族个性当然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条件改变,该个性也随之改变。德意志历史的特点在于民族主义形成的时期并不象其他民族曾拥有统一的国家,而是长期建立在共同文化和血缘的强烈认同基础之上。战后的德国是一个民主社会,民族个性自然不同于纳粹时期。
5.反对意见:许多德国人在排犹时刻并不了解其行为的动机何在,而只是听命于上头的指示。
哥德哈根:不同意这种“无动机杀人”的解释。排犹、灭犹不只是在集中营里进行,同时也发生在全国的大街小巷。老百姓既是知情、赞同,又是积极配合。
6。反对意见:作者应了解排犹、灭犹事件发生在集权、专权时代。
哥德哈根:希特勒的集权与斯大林的暴政有所不同,前者受到人民的拥护,后者则是赤裸裸的暴力。
自从纽伦堡大审将一批纳粹领袖以违反人性罪处以极刑之后,德国人民为之松了一口气。此后,将一切罪责一股脑地推在纳粹专权的身上,便能够昂然无虑地迎接新生活。至于为何纳粹政权及其政策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一事,则鲜有人认真提出、探讨。长年以来,“集体责任”一词几乎是德国人民最感厌恶的字眼。任何人作出如是主张,毫无疑问地会受到集体的围剿。
七十年代的学生运动首先对德国的“官方史”和父母辈在排犹时期的行为提出质疑,但毕竟由于与社会隔离,其影响仅及于知识界家庭。此后,直到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之交,当美国推出一部名为“灭族”(holocaust)的电影巨片并获得最佳影片金象奖之后,才在全德国范围造成轰动,并引起广泛的讨论。然而尽管如此,“集权”、“暴政”仍旧是老一辈人士的托辞,其中偶有较坦然者,至多承认自己当时全然出于“懦弱”不敢对当局提出异议,至于勇于担负责任者则是绝无仅有。
近两年来,德国突然出现了一个极端反常的现象,即有关基督宗教的反犹太传统,《新约》的反犹内容,中古时期德意志社会的反犹活动,浪漫主义时代德意志思想家的反犹情绪,希特勒的反犹思想根源,纳粹时期教会的沉默,常人在群体压力下的表现等等方面的书籍突然一本本地出现于书市,有关议题的讨论也在学术界与新闻界广为展开。再加上二战结束五十周年的一系列纪念活动的刺激,年轻人似乎暗地里早已得出了“老一辈得担负集体责任”的结论。该发展说明,为何哥德哈根的著作能够在德国造成如此大的旋风和反响,其主要观点也能获得大多数年轻人的共鸣。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哥德哈根的论著与辩才均属上乘之选,但是同样的观点早有德、奥的犹太人学者提出,比之更具学术价值的专著也是比比皆是,然而其之始终不受注目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德国人到九十年代才真正成熟,二是花为美国畅销的香。
《留德学人报》96年9/1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