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有些先入之见吧,在我的印象里,张爱玲是与细琐,狭窄,颓废,苍白,小资等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对张爱玲一直提不起兴趣。第一次直接接触张爱玲,是两年前看过一部张爱玲电影《半生缘》,这部电影琐碎,沉闷,压抑,强化了我对张爱玲固有的感觉,我现在除了记得电影是由黎明和吴倩莲主演的,其它具体情节我一点也记不得了,甚至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来我是否坚持看完了整部电影。因此,对海内外经久不息的张爱玲热,我一直十分不解。
前段时间,在图书馆的中文区偶然看到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的精装版《张爱玲全集》中的一本《半生缘》,出于好奇,从书架上将书取下来,本来只是想大致翻翻,以为自己会看不下去,没料到才读了第一页就被吸引住,最后是将《半生缘》借回去细细通读了一遍。
读完《半生缘》原著,才知道了自己不喜欢电影《半生缘》的原因。实在不是每位作家的文字都适合改编为影视作品的。个人感觉,至少有两位中文作家的文字就不适合改编为影视作品,这两位作家,一位是古龙,另一位就是张爱玲。其中的原因,却是截然相反--古龙的作品是因为语言太简练,没办法用影视表现,张爱玲则是因为语言描绘太细腻,用影视表现不出来。所以,迄今为止,由他俩人的东西改编成的影视作品,我还没有看到一部成功的。
信手列举两段张爱玲《半生缘》中的文字来看看她对人物以及人物内心的刻画。
先看第一段。女主人公顾曼桢郊游时失落了一只红色手套,男主人公沈世钧连夜冒雨去帮她找了回来。第二天,世钧将手套还给曼桢,两人正说话间,他们的朋友许叔惠进来了。
她(顾曼桢)看见世钧的脸色仿佛不愿意提起这件事似的,她也就机
械地把那红手套捏成一团,握在手心里,然后搭讪着就塞到大衣袋
里去了。她的动作虽然很从容,脸上却慢慢地红了起来。自己觉得不
对,脸上热烘烘的,热气非常大,好容易等这一阵子热退了下去,腮
颊上顿时凉飕飕的,仿佛接触到一阵凉风似的,可见刚才是热得多么
厉害了。自己看不见,人家一定都看见了。这么想着,心里一急,脸上
倒又红了起来。
多情敏感的少女这样的心念电转,有哪位大导演大明星能在影视作品将其完全表现出来呢?
还有下面这段,世钧要回南京探亲,因为他在上海寄住在朋友许叔惠家。动身前一天晚上,曼桢来许家送他,还给他带来了点心,告诉他是因为他寄住在朋友家,担心他早上赶火车前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准备早饭,会饿着肚子上车。
她说这话时,不能让许太太他们听见,声音自然很低。世钧走过来听,
她坐在那里,他站得很近,在那一刹那间,他好象是立在一个美丽的
深潭的边缘上,有一点心悸,同时心里又感到一阵阵的荡漾。她的话
早就说完了,他还没有走开。也许不过是顷刻间的事,但是他自己已
经觉得他逗留得太久了,她一定也有同感,因为在灯光下可以看见
她脸上有点红晕。
热恋中的少年面对自己恋人,如同面临一个美丽的深潭,这种美丽的心悸,影视作品又如何能将其准确地表现出来的呢?将张爱玲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失掉了这些灵动的描写,便只剩下一幅干瘪的骨架。
读过《半生缘》以后,我又找了其它一些张爱玲的作品来读,理解了人们对张爱玲的喜爱。张爱玲也许还称不上文学大师,但她绝对是运用文字的高手,她的文字说不上波澜壮阔,却平和精致,象山中小溪,缓缓流过人们心底,并留下痕迹。她的作品中没有英雄传奇和宏大叙事,但她对生活重压下小人物的描写,却十分贴近生活,也贴近人性。无论如何,在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永远会有她的一席之地。
二00七年一月三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