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爆发了多起有关中国受污染食品和药品的事件,使一度在全球市场上广为消费者所欢迎的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不仅遭遇了国际舆论的置疑,也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反思。美国消费者的需要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一时间成了美国各传媒的热门话题。
Evan Osnos 是《芝加哥论坛》北京站的主编,他最近因发表了系列文章China’s Great Grab(中国大掠夺,副标题为“中国对自然资源的疯狂开采怎样重塑今日世界”)而获得了亚洲协会的奥斯本-埃略特奖。这些文章包括:《羊毛衫的真正价值》、《硬木地板的隐藏成本》、《石油争夺战一融即发》等等。他并在随后接受美媒访谈节目Stephen Colbert interviews 中再次阐明观点:美国消费者对于廉价开司米的需求直接导致了中国西北山羊数量的徒增,从而引起草原大面积沙化,使沙尘随风暴而覆盖整个太平洋。
《华尔街日报》8月22日发表了署名Jane Spencer 的文章《中国为繁荣的纺织品出口付出过高代价》。文中提到供货商为了降低成本,向中国的江河任意抛洒污染原料,极大破坏中国水质与空气环境。McClatchy Newspapers北京站的主编Tim Johnson在他的个人博客中写道:“惊人便宜的中国商品,其销售价格并不能反映其真实成本。”他说,长江沿岸皮革厂造成的污染正是中国皮鞋廉价销售的原因;同时,中国的劳动力之所以廉价,也是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所致。正是那些失去肢体、终生残疾或者受到有毒原料感染,导致怪病重病却得不到合理赔偿的中国劳工,为廉价的“中国制造”买了单。他认为,如果工厂为这些工人买了保险,在生产流程中加入了治污的处理与配置,成本必然上升,中国制造就不会那么廉价了。
近几个月来,各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有害性纷纷提出指控,从道德制高点上指责中国政府。但请不要忘记,正是那些来自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各工业发达国家在中国合资控股或独资经营的子公司,对这些产品的质量与后果负有直接责任。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都移向了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供应任务,也随之由新兴市场国家来承担。中国对外出口的商品,很多是由来料加工的外资或合资企业生产,在相当多的商品制造领域,形成了中国制造、欧美消费的格局。“中国制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世界制造”,其所以充满世界市场,是全球化的典型表现,也是全球化的结果,无论在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对环境的污染方面,抑或是劳工保护方面,仅仅指责中国是不公平的。
比如,在北美与普罗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型连锁超市沃尔玛,正是得益于全球化中国制造的商家,在沃尔玛全球6000家供货商中,中国就占了80%。按照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说法,“沃尔玛若是一个国家,将成为中国六大商品输出国和八大贸易伙伴”。 正是通过这种全球采购,服装、鞋类、家用电器、玩具、日用百货和家庭装饰用品等近千个品种源源不断地从中国流入沃尔玛在世界各国的门店,也流入了全球各国普通消费者的生活之中,让他们通过全球化享受到了更低的价格。同时,自从1995年始,中国纺织品、成衣对美国的出口价格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由于相关生产厂家违反中国环境保护法,为节省数以千万计的污水处理费用而将废料直接倒入中国的河流之中。
诚如Tim Johnson所说,中国商品的标签价并没有反映出生产这些商品应有的真实成本。中国虽然也从全球化中获得了发展的机遇,有了经济的繁荣和就业率的大幅提高,但却为全球化承受了最沉重的代价。发达国家市场消费者享受了廉价中国商品,那些多国公司更是赢得了全球化价值链环节中最大部分的利润。但是,为这一切买单的,却是中国的土地和人民。 (本文上周五刊于《加拿大都市报》时论版)
另请参考“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一文:
去年,中美贸易额达到2626.8亿美元,中国贸易顺差为1442.6亿美元。关于中美贸易不平衡,商务部长薄熙来有个很形象又很准确的概括:“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中国有巨额贸易顺差,为什么大部分利润却在美国呢?这是因为中美贸易有如下特点。
一、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中美经贸关系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美国受益更多。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96年到2003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为2291.8亿美元。据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提供的数字显示,在这8年期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不仅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而且使美国制造商降低了成本和控制了通货膨胀。
二、中国对美国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
中国对外贸易有50%以上是加工贸易。去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2035亿美元产品中,加工贸易占63.3%。美国《华盛顿邮报》今年8月26日刊登前美国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帮办谢淑丽的文章分析,近2/3的中国出口商品是由外资企业----主要来自日本和美国----作为外国品牌生产的。每个售价20美元的芭比娃娃玩具,只有约35美分留在中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指出:“尽管中国从全球化中获得了工资上的好处,但它没有留下全球化带来的利润。”
三、美国在华投资多于中国在美投资。
截至2006年底,美国在华实际直接投资超过540亿美元,而中国在美实际直接投资仅为9.57亿美元,是前者的 1.8%。在中国的5万多家美资企业获得了“一箭三雕”的利益。据美国有关机构分析,2003年在华美资企业销售总额中,71%在中国市场,11%返销美国,18%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2006年,美资企业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额达800亿美元左右,利润约100亿美元。据中国美国商会调查,73%的美资企业认为其在华赢利,37%的在华企业利润率高于其全球利润率。因此,有51%的美资企业将中国列为其未来5年投资的首选地。
四、“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组装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3位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调研报告显示,美国苹果公司销售的个人影音工具ipod每台299美元。苹果公司没有生产线,最昂贵的零部件由日本东芝公司等提供----共获得73美元,其他国家和地区供应零部件----共获得60美元,最后在中国组装----中国仅收入近3美元,美国却获得163美元,其中苹果公司拿走80美元。结果是,中国所得组装费仅占售价的1%。但是,中国每出口一台个人影音工具到美国,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内差就增加150美元。
因此,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兰普顿教授指出:如果美国对名义上是中国的出口产品设置壁垒,那它在惩罚中国之外,还等于惩罚了美国的朋友、盟友和它自己。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市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潜在市场。扩大和深化中美经贸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将为推动世界贸易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