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张中行,虽说都姓张,但却是两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人物,五百年前两人有没有在一口锅里捞饭吃,我不知道,但最近一百年里,以本人的孤陋寡闻,没有发现这两人之间有着任何联系。把这二张放在一块说事是有点牵强,但细究起来,把他俩放在一块比一比还真有些说道。
初看起来,张爱玲与张中行似乎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对当代读者而言,张爱玲早已是个愈行愈远的历史背影,张中行则是前些年才刚刚当红的国学大师。但事实上这两人却完全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而且张中行比张爱玲还年长。张中行生于1909年,死于2006年,享年97岁,张爱玲生于1920年,死于1995年,享年75岁,这样张中行比张爱玲早出生11年,又恰好比张爱玲晚去世11年,这之间两人平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是张爱玲整整一生的75年。知道张中行的人都会知道他是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女士的前夫,《青春之歌》里面的反面人物余永泽的原型就是张中行。现在,张杨之间的这段往日恋情已经差不多与张爱玲胡兰成之间的那段红尘旧事一样有名了。1936年,张中行与杨沫相恋五年之后分手时,16岁的张爱玲还在上海圣玛丽女校上中学。
比较张爱玲与张中行,如果针对两人的特征分别将两人用一个字概括,那么很明显,这个字应该分别是“早”和“晚”。
张爱玲的特征是早,都会记得张爱玲的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早慧的张爱玲在中学时就以文才著名,在上海发表第一篇中篇小说时才23岁,从此以后,张爱玲用一只笔细腻地诉说人生的荒凉,极短时间便声名鹊起,赢得大批读者,成为四十年代中国最出名的作家之一。相形之下,张中行的出道则要晚得多,要晚到半个世纪以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也就是在张中行75岁以后,他才开始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一些随笔,起初很有些厚积薄发的意思,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散文随笔集出了一本又一本,一跃而成当代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这个世界上大器晚成者不少,但晚成张中行这样,大概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了。
与张中行辉煌的晚年相比,张爱玲的后半生是寂寞的。自从离开上海旅居海外以后,张爱玲值得称道的作品便不太多了,象《赤地之恋》这样的反共政治小说只是应景之作,算不得数的。张爱玲的晚年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凄清的,而这种凄清,却是她自己选择的。晚年的张爱玲选择了隐居生活,就象余秋雨在《霜冷长河》中说的,“满世界在为她而热闹,她却躲着,躲得谁也找不到她,连隔壁邻居也不认识她。”1995年中秋节前夕,张爱玲孤独地死在美国洛杉矶的寓所里,几天以后才被人发现,与张中行身后的备极哀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与张爱玲晚年的寂寞相似的,是张中行早年的落寞,其实张中行一辈子的大部分时间都相当落寞,如果说张爱玲晚年的寂寞是她自己的选择,那么张中行早年的落寞则有些身不由己。因为自己是杨沫小说《青春之歌》中落后分子的原型,他因此挨过别人很多冷眼和嘲讽。令人称道的是,张中行毕竟还有着文人的操守,尽管自己因为杨沫的小说吃过很多苦头,但他在人前却从没有说过杨沫一句坏话,即使在杨沫倒霉的时候也没有过,杨沫的儿子老鬼也因此赞叹说“这老头还挺好的,有骨气”。
张爱玲与张中行,各有半生辉煌,半生寂寞,不过早晚不同,倒也相映成趣。
究竟是出名要趁早,还是出名要赶晚,到底哪个好,还真不好说。出名早有出名早的好,象张爱玲,早早地辉煌过,风光过,便看透了人生,看淡了功名,不再孜孜以求,精精计较,可以躲在一边冷眼旁观人世的繁华与热闹,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出名晚也有出名晚的好,象张中行,一辈子就象爬楼梯,总往高处走,到晚年才登上生命的顶峰,便避免了人生从高处跌落的苦痛与寂寞,这,却是人生的一种幸运。
张爱玲是令人钦佩的,她文学方面的天赋与才华,不是寻常人能比的,说早出名就早出名,非有大才情不能为。而她晚年的沉静,淡定,自甘寂寞,也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非有大智慧不能为。
我个人以为,相比之下,还是张中行更让人觉得亲近,这里面的原因有二。其一,本人已至中年,要想象张爱玲那样早早出名已经没有可能,但张中行的大器晚成让我觉得还有希望。尽管已经不年轻,但离张中行出道的75岁还有一段距离,做不了张爱玲,或许还有希望做张中行,这是张中行给我的至大安慰,所以我要感谢张先生。其二,张中行生平最喜欢的三件事,读书,写作,听京戏,却碰巧也是本人的最爱,这一点上,我可以奉张中行为同好知音。如果能有机会早点结识张先生,没准可以结成一对往年交。但现在已经太晚了。
二00七年九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