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的谴责案与亚美尼亚民族的悲剧
本月10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决议,谴责土耳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亚美尼亚族的迫害行动为“种族灭绝”。
决议作出后,引起土耳其政府的严重抗议。后经美国政府再三解释与安抚,才化解了一场美、土之间的“杯中风暴”。
美国国会经常就外国内政问题作出这种、那种决议。一般而言,对历史问题所做的决议均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而对现实问题所表示的态度(如“台湾关系法”,以及最近通过的“三分伊拉克”决议),则对政府外交方针起着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 既然该决议对土耳其产生不了具体影响,土耳其的面子问题就至多是场政治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此类事件所反映的独特美国政治文化。
美国老百姓一般对国际事件既无了解,也无兴趣。在此情况下,美国的少数群体便能较轻易地聚集力量、组成游说团体、影响国会的外交政策。以最近的美国国会所通过的“谴责日本迫害慰安妇”决议案为例,也可证实小如“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一个以台湾留美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组织)的群体,只要通过不懈努力,也可影响美国国会的立场。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历史”归“往事”,“现实”归“切身利益”。凡涉及现实问题,美国国会与政府当不会轻易受任何游说团体的左右。也就是说,不论犹太人游说团体如何神通广大,其“支持以色列、压制伊斯兰”的主张,只有在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情况下,才能够两只手掌拍得响。 以下,重新刊登一篇1992年有关亚美尼亚民族的旧作,以供参考。
亚美尼亚民族与亚、阿之争
第三世纪,当日耳曼蛮族还在充当罗马人的仆役和雇佣兵的时候,一个生活在土耳其东部与黑海、里海之间的印欧民族,即亚美尼亚人已发展了高度文明,并皈依基督教(属东方正教的东仪天主教)。
十二世纪亚美尼亚人建有西里西亚王国,但于1375年即遭穆斯林大军消灭。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奥斯曼帝国境内约有亚美尼亚人口250万。经俄国鼓动,亚人曾向奥斯曼帝国提出自治要求。 奥斯曼帝国分别于1894年和1896年二度进行镇压,亚人遭屠杀者逾5万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帝国范围内的各个民族,或纷纷独立,或划进列强的势力范围,作为主体的突厥人则建立土耳其国。此际,土耳其当局为防止境内亚人组成第五纵队协助俄国从事内部破坏,便大肆驱赶亚人至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的沙漠地带。据估计,那一次流亡过程中约有70万亚人丧生,30万人左右逃亡至俄国(按:这些数字始终有争执)。
土耳其所参加的中欧轴心集团战败后,色弗列(Sevres)国际会议原决定把土耳其东部的亚美尼亚人居住区的部分土地让予加盟于苏联的亚美尼亚共和国。然而经土耳其当局再三阻挠,割地未能成为事实。
苏联政权获得巩固后,对境内伊斯兰教突厥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其办法是,依突厥人的各种方言(而非语言)划分了若干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区。最初,苏联当局答应将阿塞拜疆境内的一块亚美尼亚飞地(exclave, 75%居民为亚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划归亚美尼亚共和国。然而,1923年苏联当局却为了争取土耳其的友好关系,重新把该自治州划归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国(多数为突厥人)。长期以来,亚美尼亚人虽对该决定极端不满,但在苏联政府高压之下,倒也相安无事。
1988年苏联困难重重、濒临崩溃,亚美尼亚人与阿塞拜疆人又为该飞地的归属问题进行争执。此后冲突不断升级,造成双方死亡人数逾千的结果。
出于血缘关系,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土耳其一味袒护阿塞拜疆;而出于宗教关系,伊朗对信奉什叶派的阿塞拜疆人也极力通过经济援助加以争取。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从文化角度虽然较同情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但从地缘政治与阿塞拜疆的丰富石油资源考虑,却也必须与阿塞拜疆维持良好关系。鉴于此,周边国家对上述飞地的纷争倒还维持相当中立的态度。
1700百年来,夹在几大民族间、历尽沧桑的亚美尼亚民族之能够延续至今,多少应当归功于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建立。若非如此,其处境当不会好过以色列立国之前的犹太人。 1992.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