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本来是一部满严肃的小说,唯有"华容道"一节,却近乎于儿戏。刘备和曹操本是冤家对头,恨不得彼此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可是一旦机会来了,曹操兵败华容,刘备和诸葛亮却派和曹操最有交情的关羽去截曹操,而且知道关羽会把曹操放走。刘备和诸葛亮的一段对话也有趣的紧:
玄德曰:"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诸葛亮说夜观乾象,知道曹操命不该绝,显然是骗人的鬼话。刘备一代枭雄,当然也不迷信。两人此时都心知肚明,曹操不能杀,留着有大用场,才彼此用假话互相搪塞。
其实刘备不想杀曹操,这不是第一次。在许田打围之时,"操就讨天子宝雕弓、金*箭,扣满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群臣将校,见了金*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玄德背后云长大怒,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提刀拍马便出,要斩曹操。玄德见了,慌忙摇手送目。关公见兄如此,便不敢动。"
关羽勇冠三军,再出其不意,很有可能当时真把曹操干掉。刘备为什么不让杀曹操呢?
话说刘备生来就有皇帝梦,自幼和小朋友们在大桑树下玩的时候,就指着大树说:"我当了皇上,就要乘这样的车盖。"长成以后,"素有大志",换句话说就是皇帝梦一直没放弃。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耳",就是说,这年头,想当皇帝,而又有可能当的上的,也就咱哥俩了。
可是刘备又和曹操不同,曹操是真小人,什么事情干就干了,"宁使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大有"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气派。而刘备则什么事情都要把"仁义"挂在嘴边上,拥君爱民,给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汉献帝认了刘备做叔叔,刘备当然是很捞了一把政治资本,"刘皇叔"的名号帮他招徕了不少人才,但是也给他的皇帝梦带来了巨大障碍。大仁大义的叔叔,怎么能抢侄子的皇位呢?
刘备左思右想,自己要想当皇上,必须有人篡位,把皇帝干掉,然后他就可以象刘秀一样,为皇帝报仇,再搞个"中兴",自己过把皇帝瘾。当时想当皇帝的虽然不少,可是有贼心,又有贼胆,又有实力的,只有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篡位是迟早的事情。如果曹操死了,中原大乱,汉献帝又不是庸才,如果汉献帝能在曹操死后乱中取胜,控制局面,再叫刘备去护驾,扫平各路诸侯,刘备的皇帝梦就彻底完蛋了。就是把皇帝暗杀了都不行,还有皇帝的儿子是法定接班人。而且暗杀皇帝的计划一旦泄漏出去,刘备的伪君子面貌就被揭穿了,手下慕他"仁义"之名而来的死党,如赵云之流,也就鸟兽散了。
刘备的如意算盘就是,希望曹操尽快把汉献帝废掉,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以继承大汉正统的名义当皇帝。当然这想法对谁也不能说。唯有诸葛亮对刘备肚子里的小九九一清二楚,在曹操篡位之前不能杀他,杀了刘备就当不成皇帝,所以才用什么"命不该绝"来骗骗众将官,真正目的诸葛亮和刘备两人是心照不宣。
可怜的关老爷,在华容道做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才"拼将一死酬知己",放了曹操,还不知道自己是被刘备和诸葛亮算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