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是在文学城网站艾米博克上连载的网络小说 ,加冕为中国最纯情爱情小说之桂冠。
我是在网上潜水时无意中看到这部因高点击率出名的作品介绍。开始并没有动心,后来见有报导柳云龙买了影视的拍摄权就动了好奇心。柳云龙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暗算》是近几年难得的好作品,而且超过小说原作,能被他看上也许会是个不错的作品。
故事讲的是一个发生在文革末期1975-76 年间的一段爱情,说其是中国最纯情,凄美的小说不为过。纯情 - 来自当时社会的单纯:性生理知识的贫乏,物质生活的贫瘠,精神文化的禁固。没有利欲熏心的追逐,少了现如今拜金的热情,爱情也显得很纯净。凄美 - 源于男主人公死于白血病的悲剧结局。与八十年代美国的《Love Story》相似,不同的是那里病死的是出身平民的女主角。
我个人对这部网络小说的评价:一般。当个怀旧故事看看,若有什么事堵心想哭一把,算是来对了地方。文笔说马马虎虎不知是不是太苛刻,朴实无华吧。结构是单线条的平铺直叙。感人的应该说是写得真实。 女主人公叫静秋,十七八岁。学校组织下乡写教材时认识了驻扎村边地质勘探队的老三。老三长她六,七岁,出自高干家庭,其父是省军区的司令员。老三爱上了静秋,静秋也喜欢老三。那年月少女谈恋爱就是女流氓的别称,所以静秋不敢也不知珍惜这份感情,年龄和家庭地位的悬殊使得她对这份爱情猜疑过多而信任不足,提心吊胆大于享受感情。实际上这是个以静秋代替“我”,相当于第一人称的自转体小说。“静秋”为纪念老三逝世三十周年发在网上。真实,是我得到的第一印象,也是唯一的好印象。看完后可一点没有网上那些跟贴人的热情。觉得没有介绍文章说的那么好。既不喜欢静秋也不喜欢老三,大概是黄瓜茄子各有所爱吧。因为静秋是“我”- 故事是围绕著她进行的。真实中有种过于自恋的自夸,整个一个女强人的形象。比如写的手好文章,人穷志不短,聪明能干,脸蛋漂亮,身材完美。故事最多发生在一年的时间内,她身边除了老三,每到一处总有一个以上的追求者,且是形形色色的男人通吃,迷倒了各色各样的男人。几乎是个没缺点的完人,学习最好,体育超强。乒乓球市冠军的水准,排球校队主力。体力活和壮小伙有一拼,细活上心灵手巧自己裁剪做衣裳。是个没缺点的完人。硬说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因出身不好造成的自卑,因自卑而多疑。使得他们的爱情显得不均衡,每当两人间有亲昵的举动后,老三有男人的正常反应,而静秋好像是个性冷淡毫无生理感觉的人。反倒总有原因怀疑老三爱的诚意,怀疑她被骗,被占了便宜。老三才是可怜,着墨悭吝,没有任何心理描述。感觉像是静秋忠诚的宠物,在她身边跑来跑去:在冷水里洗静秋有月经血的床单;买吃的,买毛线,买衣料;送钱送粮票。买雨靴那次,老三带静秋去医院看伤了的脚,老三割伤了自己,才强迫带静秋去医院看伤了的脚,费了这么大的周折到了医院,静秋的脚伤却没治,拿了药回来让老三上药。给了老三捧着静秋伤脚心痛心流泪煽情的机会。还让老三说了番男人有泪不轻弹,是指为自己泪不轻弹,而为他们所爱的人是可以泪水横流的一番谬论。看到这我直反胃,这老三除了送东西,哭,无微不至的照顾静秋。似乎是个没有自己的事业,没性格的男人。让我想到那个兰州追星的杨丽娟,老三多少有些像她。有股不管不顾尽全力追的劲头。静秋回城后,老三好像不工作了。常在学校外游荡,像个stalker似的偷看自己心爱的人。让人更不舒服的是在老三病后,静秋去医院看他。两人做了爱,奇怪在老三在送了那么多东西,哭了数次后,且睡在一起前才哭完。可事后还是怀疑一切,骗了她的青春。她就不想想老三为骗她上床都可以得奥斯卡了,可能性又有多少?我这番议论是不敢发到《山楂树之恋》网站上的,怕是早被板砖拍死几次了。我想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人物的灵魂是最重要的。老三充其量是个 nice 的,没灵魂的追星族。静秋虽饱满的多,可满得溢了。也许是那个艾米的功力不够吧。
柳云龙改编(据说是电影)任重道远。七十年代服饰很土,有俊男美女,青山绿水还不够。加上前有好莱坞的《爱情故事》,日本的《白衣少女》。拍出新意更是挑战。最主要的是要给老三输血,注入灵魂,否则一个仅为爱而存在的男人站在银幕上会显得很苍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