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访谈
奥地利《中国人》周报,“小方有约”
小方:为什么说马英九的当选为两岸带来新的契机?
俞答:至少,他不会与疆独、藏独遥相呼应。这就给两岸消除了一些危机因素。此外,从法律角度看,两岸仍处于内战未决状态。为求稳定、合作与和平发展,两岸当局签订和平协议应当是一项必要措施。马英九很有可能朝此方向推动。
问:陈水编执政多年,在台湾留下的弊端是什么?
台湾人民为了不断的族群斗争,感到非常疲惫。一个执政8年、贪腐成性、张牙舞爪的政党却不断打“悲情牌”,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使得人们对民主政治失去信心。尤其是两蒋时代积累的财富,经过李、陈两政府的胡作非为,早已化整为零、消耗殆尽。除此之外,当前的一系列社会政策也远远不及过去,部分原因当然在于陈的兴趣只在于斗争、选举,8年来基本上就不提社会政策。其次就是画地为牢,非但没有充分利用大陆的快成长,反倒处处设障,结果害了自己。
问:台湾新政府执政将面临什么样的新挑战?
新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从李登辉时代分裂的国民党重新团结起来,调动一切人力资源和过去的执政经验,把经济救活,把族群关系修复,把两岸关系推向和平合作。这些,在新的条件下,应当不是困难的事。
问:国民党和民进党之间的最大分野区别是什么?
太多了。国民党虽然受美国摆布,但还有些自主性,还有自己的底线,而民进党则是全面配合之外还惟恐不够。民进党也较不讲究政治伦理,几乎所有建党元勋都扫地出门。陈水扁对两蒋的功劳也一概否认,甚至说是“政治建设靠李登辉,经济建设靠群众”,似乎两蒋时代的国民政府一无贡献。如今,面对经济停滞不前,丝毫不做反省,反把责任推到在野的国民党身上。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群众到那去了?民进党是否在吃闲饭?民进党过去在野时不是比国民党更蛮横吗?
问:为什么说马英九当选不是国民党的胜利而是他个人的胜利?
国民党从来就不团结,甚至处处扯马英九的后腿。从上次立委选举也看得出来,不是国民党有多好,而是民进党太让民众失望。马英九虽然个性上有些脆弱,但最大优势在于清廉、守法。一个政治家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这就是为什么求变的台湾老百姓一窝蜂地支持他的最大原因。
问:有人提出大陆实行民主政治困难重重。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看这个问题很复杂。民主政治、多党制、议会道路是欧洲根据自己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发展出来的社会制度。如果缺少同样的社会背景,就不太可能产生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利益团体的政党。例如,整个华夏世界,无论是台湾、香港、新加坡,即便那里的自由程度较高,就始终没有产生一个像样的工会、劳工党或农民党。如果执政者既不受阶级政党、工会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监督,本身的文化、道德素质又很低下,结果必然是劳资问题无人照顾,就业、教育、养老、育幼等等社会政策也都置之不理。在此情况下,政客很容易受到财团与黑社会的左右,他们唯一的兴趣就是丑化政敌,花钱造势,贿赂煽情,以求得胜选。
一旦民众发现执政党腐败无能,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情况的恶化,直到几年以后才有机会投出反对的一票。譬如台湾,即便大家早已意识到陈水扁政府昏庸无能,经济严重倒退,社会矛盾激化,却必须煎熬8年,最后等到大多数老百姓都调动起来,才能促成政府更迭。然而在同样情况下,中西欧可能只需要开个临时会议,组织个调查小组,告上行政法庭,或上街游行示威,就能够把失职的官员赶下台。换言之,在缺少政党政治文化的社会要推行民主政治,其社会代价就不只是要花钱举办选举,而是每次都要等到濒临社会崩溃边缘时,才会有所改善。我们也不难想象,如果这次选举再发生一次319之类的事,台湾就要大乱了。
中国大陆要是立刻采取民主议会办法,也可能出现政治受财团、黑社会左右的情况,或者,根本就是做些假动作,维持原来的一党垄断状况。但我觉得无论如何应当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民间社团的发展,以便为将来的民主政治铺路。另外就是,在推动民主政治之前,应当起码做到选贤与能,把学术界公认的专家、权威推上关键岗位。如此,既能够避免瞎子摸象,摸石头过河,又能够培养良好的读书风气。华夏社会近40年的经历可以证明,即便没有民主政治,只要政治家贤明,政治机器精简,内行领导外行,照样可以取得经济健全发展。当然,如果再配合成熟的民主机制,那时华夏文明圈绝对能够与欧美社会比美。2008/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