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2):小学
(本系列应国内教育学院联网编写)
作者:谢盛友
我有很多德国同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德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总的给我的感觉是:宽入严出。“宁愿赔钱教育千万个,绝对不让一个诺贝尔奖潜在者漏网”。 这就是德国教育给我的大概印象。 德国是十年制义务教育。 德国小学阶段作业很少,下午没有课,老师经常组织学生踢球、看电影、参观博物馆或到野外散步。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掌握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最让我震撼的是,德国小学的地理课本是从家门口开始,我儿子不像我,先学习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他先学习班贝克有哪些教堂,哪些河流,多少博物馆,多少面包店, …… 宽松的教学方式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每个孩子的平时表现和成绩都会被老师记录在案。到学期结束时,家长会收到孩子的成绩单,成绩单里除各科成绩外,还有老师的评语。
我的总结:德国小学教育方针是,不要过多不要过早开采、剥夺儿童的资源。这让我想起在国内矿山工作时的情景。一个铜矿就这么多资源,你早开采、剥夺,矿山资源也就早点枯竭。所以,德国的小学教育,尽量让小孩享受童时的阳光和快乐。但是,我说过了,不是放任自流。 小学里注重培养小孩的动手能力和注重开发小孩的想象力和创意,学校里的老师经常会上这样的课,我们中国人家长可能觉得无聊。老师通知家长,明天别忘记了给小孩带来碗碟和餐具,做饭用料等,教育小孩如何做饭吃。手工课是德国小学最注重的,难怪德国的男人个个“天生”的“工程师”,每家每户每个地下室,几乎是一个小工厂,每个家庭男主人都是“天然”的电工、钳工、汽车修理工。我儿子现在就是我家里的电工和修理工。 读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还没有买房子,他可能看出我人到中年,做梦都想拥有自己的房子,那年父亲节那天,他让我先闭上眼睛,然后在我眼前放置一个精美的木制房子,他半年的业余时间的投入。三年级的时候,母亲节那天,他给他妈妈送“有价证券”:修理三次自行车。我们惊喜,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老师教育的,小孩没有钱,但是,可以帮助母亲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在德国的学校里,非常讲求家长和教师的互动,家长委员会十分重要。这个家长委员会的头头,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都是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比如同学家庭的联络、课外活动(郊游的安排)、假节日的安排、圣诞节给老师送什么礼物,等等。 当然,家长委员会的最根本的职能,还是监督学校的教学,监督老师教育的质量,有时候还会发起更大的活动,争取更大的权益,比如参与推动联邦州的教育改革,这样的事往往都是由家长委员会出面,争取联署,提案递交给州教育厅。当然,教育厅不仅仅是听家长委员会的意见,但是,毕竟也是一种参考意见。
我们这些大忙人家长遇到最大的麻烦是,德国中小学下午不上课。那么我们的小孩下午干什么呢?这是最大的难题。咨询了一些先进意见,得出的结论是,必须让小孩的下午时间充实。所以,儿子三岁时我就开始动脑筋,让他学习音乐。我说过,音乐和哲学,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超过德意志。身在德国,不学习音乐,不白白浪费?儿子三岁开始音乐启蒙,私人音乐学校和市政府音乐学校都是要付费的。一般情况下,德国的小孩都懂两门乐器,我儿子学习小提琴、电子琴和钢琴,他上中学以后五年级开始,加入中学交响乐团,音乐课就免费。
另外,下午时间就是去教堂,参加礼仪培养、司仪培训,参加教会的义务工作,培养他的纪律性、忍耐性、同情心,等等。后来他长大以后,每年假期里参加教会组织的活动,比如到罗马尼亚的贫困地区“扶贫”,协助建立学校,与当地红十字会一起做社会义工。
在小学期间,我把儿子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下午安排得满满的:音乐、教会、体育运动,不让他有空动坏脑子。建议没时间的父母,最好托付给别人教育,教会是最好的办法。
写于2008年6月14日,德国班贝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