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3):练摊
作者: 谢盛友
在街上或者商场里摆摊子,以挣钱为生,北京话叫作“练摊子”。上个星期天我终于有了练摊子的机会,并且尝到了练摊子的滋味。
一位德国朋友告诉我,在星期天里,马丁教堂要举行三十年纪念活动。纪念活动的一个有意义的事项是,各家的小孩可以清理自己家里的旧玩具,拿到教堂附近去卖。教堂不收摊位费,但是,孩子的所得必须缴付 40%给教堂,由教堂转给非洲的穷小孩。我认为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因此在星期六晚上就为儿子准备好第二天应该拿去出售的旧玩具。其实,儿子的那么一大堆玩具,放在房间里,简直是个累赘。有些玩具,他玩过两天,甚至只是两次后,他再也没有摸过。通过这项“卖玩具”的活动倒可以为他清理一下垃圾。
我们骑着自行车,把玩具带到教堂时,看到在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大家带来的东西,都是些旧货。但是,旧货对于自己来说是旧,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又是新货。家长陪着孩子在摊位旁边出售这些令别人青睐的旧东西。儿子看见别的小孩的东西仍然值得“玩”,又掏钱买了下来,别的小孩看见我家的东西好,也掏钱买了下来。啊,我们这些大人和小孩都在交换“垃圾”。
我那五岁的儿子,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教他会做生意。真没想到,在摊位上,他的生意经比我还厉害。“这个多少钱?”“两个马克!”“这个值多少钱呢?”“这个十个马克,因为是新的,不完全新,不过我只玩过两次,就象新的一样!”儿子的脑筋转得很快,并且回答别人的提问条条是道。我第一次发现,我的儿子会挣钱。看来“下海”意识已经在他的脑子里萌发了,这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到下午四点钟,“交换垃圾”的活动结束了。我们父子俩清点一下玩具和挣来的钱,足足有八十马克,扣除了应该交给教堂的三十二马克外,儿子那个星期天总共挣了四十八马克,他好不乐呼?当我们骑着单车,顶着太阳往家里走时,一路上,我听见他一会儿用德文一会儿用中文唱那些我无法听得懂的歌曲。看到儿子这么高兴,我也很高兴。儿子说,他挣来的四十八马克,第二天要给他再买一个新的玩具。是他自己挣来的钱,我无异议,只是心里想,又买玩具,这不就是给将来又添加“垃圾”吗?
在回家的路上,儿子突然间问我,教堂收去的三十二马克,会给非洲的小孩买什么呢?我说不知道,不过,绝对不会买玩具,因为非洲的小孩,没有饭吃,他们很饥饿。儿子听到这里,突然间双眼闪烁着泪花。走到半路时,他要求我说,爸爸,我们回去吧!把那四十八马克也捐给教堂,让他们也转给非洲的小孩。 此时此刻,我紧紧地抱着儿子,很长很长时间不肯把他放下。
写 于 1994年 9月 , 修改于2008年6月23日,德 国 班 贝 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