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重要还是事业重要
作者:谢盛友
德国著名经济社会学者Bernhard Prosch教授2008年8月15日公布他的研究成果:德国人价值观有很大的变化。
哪些公民价值对于德国人来说特别重要呢?德国公民认为: 礼貌待人:1967年85%, 最低时1992年73%,2007年89% 。 认真负责:1967年76%, 最低时1992年68%,2007年78% 。 勤俭节约:1967年75%, 最低时1992年48%,2007年68% 。 求知欲望:1967年47%, 直线上升,2007年68% 。
从该研究中得出,德国社会经过经济起飞和繁荣后,尤其是两德重新统一后的1992年,社会公德处于最低点,现在开始慢慢回升。
关于家庭的渴望: 40至49岁的妇女希望自己有2.1个孩子,而实际上只有1.6个孩子。 50至59岁的妇女希望自己有2.0个孩子,而实际上只有1.8个孩子。 60岁以上的妇女希望自己有2.2个孩子,而实际上只有2.1个孩子。
对家庭的渴望也慢慢地回升。
德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男权社会,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传统的社会分工至今仍被大多数德国人认同。德国人称,妇女的主要工作是“3K”:Kinder,Kueche和Kirche,即“管孩子、上教堂、下厨房”。虽然近年来妇女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和男子同等的权利,但家庭和事业还是很难两全。
从政策角度来看,德国妇女享有非常好的福利待遇。德国法律规定,产妇享受14周产假,产前4周和产后8周,休假期间领取全额工资,而且在3年内可停薪留职,专门抚养教育孩子,虽然没有工资,但绝对保证不会被解雇,3年后可重返原工作岗位。
德国妇女不仅生育率低,就业率也低。每年德国大学毕业生中有10万女性,其中许多人还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也有的花不少钱去外国留学。但是,这些接受过各种专业教育的女性一旦成为母亲,大多选择成为家庭主妇。 对德国妇女来说,家庭和事业往往是一对矛盾。许多现代女性选择了不生孩子、全身心投身事业。 为鼓励生育,政府想尽办法,如提供养育费、为有子女的家庭减税等。德国现在实行“父母金”政策,政府拨出约40亿欧元,给新生儿父母中的一人12个月的有薪假期;如申请这个有薪假的是母亲,父亲还可以额外申请两个月的“陪产假”。在此期间,他们能够支取约67%的薪金。尽管政府重金鼓励,还是有很多妇女不愿生育。生孩子对德国妇女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兼顾事业,这让无数妈妈头痛不已。
德国人口萎缩,这是事实,“父母金”的推出,确实在马路上看到怀孕的妇女多了起来,德国人从大到小,都在呼吁回归传统,他们希望回归传统,他们正在回归传统。
自从前总理施罗德,其夫人2000年在德国明镜周刊呼吁回归传统以来,德国学界掀起研究中国孔子文化的热潮。有德国学者跟我开玩笑:认真学习,弄懂孔夫子主义。 中国的传统孝文化在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中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追求正道,修身立德,自尊自强,处事适中,以礼待人,与人为善,勤俭廉洁,立志报国,这些方方面面是中国的精华。孝文化在中国包容最广、延绵最长,自西周始,“孝”就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
在《庶人》中,孔子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敬“孝”:“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始终,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意即要顺应天时,把握时机,因地制宜,谨慎用心,节省用度,小心恭敬地奉养父母。这就是民众百姓的孝道。
在德国养老院的学者开始走进中国人的孝道,呼吁提倡父母和子女以平等的心态相待。
在国内的广告语:“都说有家的男人多幸福,谁知养家的男人多辛苦?”这显示了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婚姻家庭观在现代社会岿然不动的权威地位。根据零点公司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和西安7城市18~60岁常住居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婚姻家庭逐渐成为现代男性人生价值的重心,而在女性心目中,家人健康最为重要,家庭幸福美满最值得骄傲。现代人的婚姻家庭观虽然延续了传统模式,却在急速发展的社会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调查中,当被问及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家人健康没病”(13.3%)成为男性的首选,“有一个好妻子”(10.7%)紧随其后,而职业的重要性则被排在了第三位(10.6%),之后是“家庭美满幸福”(10.4%)。 可见,事业虽然在男性心目中仍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婚姻家庭逐渐成为现代男性人生价值的重心。
而针对女性的此项调查发现,虽然现代女性能顶半边天,但她们仍然以家庭为重。在她们心目中,最重要、最珍惜的事情仍是家人的健康,最骄傲的事情也是家庭美满幸福。值得一提的是,认为职业最重要、最应受珍惜者也占据了较高比例(均为7.4%)。这反映了现代女性既继承了“贤妻良母”的传统价值观,同时又向着“职业女性”的现代价值观转变。
写于2008年8月27日,德国班贝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