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水井->正文
 专栏新作
 - 赵老师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六):食无鱼

水井


为免误解,先甩个文词儿:释题。几个北京知青,满面尘灰土坷色,一身衣服经日晒雨淋汗浸,色泽暧昧,七扭八歪打着补丁,躺在土炕上,无铗可弹,只能手拍炕席,叹一声“食无鱼,出无车”。斯时斯地斯人,心向往之的“鱼”和“车”,其实和当年冯锾老先生想的完全不是一码事儿。所谓“鱼”,绝非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只要能多吃几顿细粮(大米、白面),时不时沾点儿荤腥,就算得“食有鱼”,大可心满意足了。所谓“车”,自然不是“上海”、“伏尔加”,甚至不是公共汽车、自行车,而是琢磨着哪天上街(我们那儿把去镇子叫做“上街”, “街”音“该”)能搭上一段马车。上街次数毕竟有限,而一日三餐绝不可少,所以我们就是为“食无鱼”而叹。

社员的口粮标准是每人每年毛粮四百五十斤,知青是六百斤。吃饱,绝无问题,不过都是粗粮,苞米、谷子、糜子。贴饼子、小米儿饭是主食。贴饼子实着,抗饿,可吃多了会烧心,从胃里冒酸水儿。城里人偶尔换换口味,熬小米粥喝,香喷喷的,但要长年累月地吃小米儿饭,那就别是一番滋味了。糜子碾出来是黄米,黄米磨成面就是黄米面,可以撒黏糕,也可以蒸黏豆包儿,好吃不好做,我们始终没有掌握技术要领,只好做黄米饭,很黏,不好消化,不能多吃常吃。在东北,黏豆包儿是饭食中的精品,黄米面做皮儿,大云豆做馅儿,口感韧,味道香,妙不可言。社员家蒸黏豆包儿,都有独门绝技,秘不传人。黏豆包儿质量高低,往往是评判妇女们烹调手艺的标准。“瞧人家喜山屋里的做的黏豆包儿,一咬,嘎儿嘎儿的!”这是最高评价。每年腊月根儿上,家家户户蒸出十几锅黏豆包儿,装进麻袋,放在院里冻起来,留待春节过后慢慢享用。

我们那一带风调雨顺,大涝大旱,都是几十年不遇,所以习惯靠天吃饭。不搞水利,小麦产量就低,队里每年只种一点儿小麦,每户能分二十多斤,逢到过年过节,烙饼、包饺子。集体户这帮知青都是馋鬼托生,整天打着那小半袋子小麦的主意,不放到肚子里不放心,哪里等得到过年过节,于是便引证“哪天吃饺子哪天过年”的老话儿,先吃为快。包饺子工序多,大家怕麻烦,于是就蒸馒头、烙大饼。二十多斤小麦,磨出来不过十八、九斤白面,不消三顿五顿,就吃得一干二净。

说完主食,再说菜,一年四季,都是以白菜、土豆、萝卜为主,自留地里种点儿黄瓜、豆角,换换口味,只能算做点缀。白菜、土豆、萝卜本是大路菜,无所谓好坏,精工烹制,就是美味佳肴,顿顿用白水熬,就让人反胃。户里挖了一个菜窖,以备白菜、土豆过冬之用。萝卜是腌在缸里,上面总飘着一层白沫儿,间或有蛆在其中载沉载浮。每次取用,拿水舀子边儿把沫子、蛆撇到一边,捞出几个萝卜,用水冲冲,就上案板。现在想起来,不免有点儿恶心,但当时觉得无所谓,很自然。

洗衣、做饭,都要到井台挑水。大队有一个井房,两个井倌在里面摇辘轳,用大水罐从十几米深的井里把水打上来,倒在井台一个熟铝做的水槽里。各家用水,都是一根扁担两个桶,到井台去挑。到了冬天,水槽撒出的水结成冰,极滑,每次挑水,都战战兢兢。户里无论男生、女生,都喝生水。灶间放着一口大水缸。下工后,抄起洋铁皮大舀子,每人痛痛快快来一顿牛饮。《红楼梦》里的妙玉有言:“喝一杯是饮茶,喝两杯是解渴的俗人,喝三杯就是饮驴”。妙玉有幸,其生也早,没有见到北京知青不论杯、论大舀子的喝法儿,否则肯定当场吓死。不过,妙玉虽算不得假清高,但多少有点儿矫情,所以也可能佯做昏倒,以示娇弱。所谓“金枝玉叶”,都是环境打造而成,无论您什么金身玉体,从太阳冒头,把您放到我们那疙,不消日头下山,管保让您放下身段。

小米儿饭、贴饼子、白菜、土豆,时间一长,肠子里的油被刮得干干净净。实在馋了,哥儿几个就凑点儿钱,歇一天工,走八里地,上街下馆子。镇里有四家饭馆,分别称为“一饭店”、“二饭店”、“三饭店”、“四饭店”。四家饭店的格局差不多,小门脸儿,十几副座头儿,菜码价码基本一样。我们通常去道里的一饭店和道外的四饭店。一饭店服务员跟知青热乎,卖米饭盛得冒尖儿,卖馒头就多给两个。四饭店座头儿干净,不像一饭店到处油渍麻花,瞧哪儿都是黑的,摸哪儿都是黏的。为了解馋,我们从来不点素菜。荤菜的价钱从四毛到六毛不等,记得炒三样儿、炒腰花儿、摊黄菜、蚂蚁上树都是四毛一盘,焦熘里脊、烤方子是六毛。我们凑份子,一般是每人出一块多,点上十几道菜,几瓶啤酒,半斤老白干儿。有时候,服务员为了证明白酒没羼水,就把一只饭碗扣在桌上,在碗足里倒一点儿酒,然后划着火柴凑上去。望着蓝红相间的火苗从酒中慢慢燃起,我们总是很捧场,假充内行地喝一声采。一群饿鬼,面对一桌好饭好菜,不消说,必定往死里招呼。每次下馆子,都是嘴上享福,肚里受罪。胃撑得又疼又胀,还消化不良,臭嗝连连。

大家陆续停筷后,桌上总还剩下一些饭菜。当时不兴打包,我们也从没想到把剩饭剩菜带走,现在回想起来,总觉有些奇怪。为了面子?怕麻烦?似乎都不是。吃完饭,起身就走,理应如此。不成文的规矩,常显威力于无形,人们囿于其中而不自知。近年来把剩饭剩菜打包,似乎是西风东渐,而不是“穷则思变”的结果。无论如何,下馆子不带走剩菜剩饭,说明我们这帮知青当时还远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