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水井->正文
 专栏新作
 - 士大夫的风骨 -- 悼
 - 为杂草请命
 - 保姆和谷歌,黑暗与
 - 天主教士=牧羊人=狼
 - 中美角力:是套路表
 - 中国食文化的阴影
 - 妈呀,《妈呀,中国

 
 
吉林插队的零散回忆(十):秋收

水井


汉语之精炼传神,令人叫绝。金秋。仅两个字,仅两个音节,而秋天的精髓、妙处,尽在其中。北京城里树虽不少,到了秋季,只给人凋零萧瑟之感。因此,金秋之“金”,只有在农村,才展示得淋漓尽致。七月流火,天气转凉,不知不觉之间,绿油油的大田已是一片金黄。秋天的天空更蓝,更高,更纯净,映着一望无际、金灿灿的庄稼,秋风起处,庄稼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庄稼散发出的独特香气。套用郭老的一句酸词儿:这是怎么也描画不出的一种风味。

铲地熬人,割地累人。社员们说得好:铲地还能偷个奸,耍个滑,连铲带埋;割地可是见真章儿的活计,庄稼一根根在那旮立着,你不使劲儿,它不下来。谷子长得密,杆儿粗,割起来最费力,照社员们的话说,就是“刀刀见血”。割谷子时,一人把六条垄,先从中间两条垄割进去,同时把要儿打好,再割两个来回,把割下的谷子都放在要儿上,捆好。然后,继续向前割。每趟推进八、九尺左右。所谓“要儿”,就是在两小束谷子中间打一个结,充作绳子,用来捆割下的谷子。打要儿很有讲究,既要打的快,又要结实,不散,全靠一个巧劲儿。我们知青开始割地,在打要儿上吃亏不少。眼看着社员们潇洒地挥动镰刀,时不时站起身,将一把谷子一分为二,把其中一小把夹在腋下,穗朝后、根朝前,再把另一小把的根往上一搭,用手一拧,几秒功夫,要儿就打好了。我们拉在后面,连踢带打,已经手忙脚乱,偏偏打要儿又不得法,一捆就散。好不容易捆上了,用手把谷捆一提,又散了。向社员讨教,苦练几日,打要儿技术才过了关。

夏天铲地,可以趁歇歇儿的功夫,打个盹儿,养养神儿。秋天割地,每人都随身带着一块磨刀石。歇歇儿的时候,没人躺下休息,人人都在磨刀。俗话说:磨刀不费砍柴工。就割地而言,这是一句顶一万句的真理。割地要想割得快,跟上趟儿,除了手法、刀法要好,最要紧的是有一把锋利的镰刀。老乡说得好:人巧不敌家什妙。真是经验之谈。割了半晌,刀口卷了,圆了,全靠歇歇儿的时候再把镰刀磨快。磨刀不得要领,镰刀不够锋利,就是割高粱、苞米,都会打绊儿,更不要说割谷子、大豆,用力小了,割不下来,用力大了,连根带土一起薅。眼见别人“嗖嗖”往前赶,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磨刀关系重大,所以,谁要是有一块好磨石,总能招来许多羡慕的目光。一块好磨石之于当年拼着全身力气割大地的社员,就像名牌牛仔裤之于时下意在吸引路人目光的时髦少年,都是宝贝,至于价值几何,其实无关宏旨。大伙儿磨着刀,不时往大拇指甲上吐点儿唾沫,试试刀刃儿,如果指甲在刀刃儿上涩住,不打滑,就算合格。镰刀磨好,收起磨石,卷根儿烟抽着,唠几句闲嗑儿,就等打头的一声吆喝,站起身,提起镰刀,鼓起余勇,接着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

割谷子主要靠的是一把子力气,割大豆不但要有力气,还要靠腰上的功夫。大豆长得矮,割的时候要猫大腰(就是把腰弯得很低)。东北地片儿大,一里多长的垄算是稀松平常。打头的一马当先,社员们紧随其后,只能时不时站直身子,用拳头在腰间捶打几下,缓缓劲儿,然后弯下腰继续割。有的小半拉子耐力不够,割着割着,就禁不住叫起苦来:“哎呀妈呀! 我那腰啊!”社员们都是过来人,谁愿听这话?忠厚点儿的,不搭碴儿;刁钻点儿的,嘴上就刻薄了:“腰?啥叫腰?二十六岁才长个小腰花儿,你才多大,哪儿来的腰?在家里热炕头上躺着不害腰疼,你到这旮干啥来了?”小半拉子脸一红,不说话了。割大豆歇歇儿,社员们一面各自运起独门功夫缓解腰疼,一面总忘不了提一提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割大豆能手。这位老兄姓氏、籍贯、所处年代不详,只知他腰功了得,开割之前,把一块磨刀石放在背上,二里长的垄,一气割到头儿,磨刀石稳稳当当,不掉到地上。割谷子,想的是一块好磨石;割大豆,想的是一个不会疼的腰。三十多年过去了,农村变化很大,这些该已不再是乡亲们心向往之的东西了吧。

割谷子号称“刀刀见血”。我割谷子没见血,割大豆倒真见了血。大豆杆儿比谷杆更粗更硬,由于种的比较稀疏,割起来不如割谷子费力,但要半割半砍。有一天割大豆,我落在后面,忙乱之中,镰刀失了准头儿,一刀砍向右小腿,刀尖刺破裤子,直戳肉里,裤子登时被血浸透了一大块,湿湿地贴在腿上。定定神儿,掏出手绢(现在想起来,不禁有些纳闷儿:当时几天不洗脸不洗脚、几个月不洗澡是常事,却保留着带手绢的习惯,现在倒再也不带手绢了),把伤口扎紧,咬牙接着往前割。虽有手绢扎住伤口,血还是不断渗出,顺着小腿往下流。当时脸皮儿薄,尽管疼得厉害,但更怕社员们看到会笑话,所以自己在后面苦撑苦熬时呲牙咧嘴,割到地头儿,又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不过,还是被一个眼尖的社员发现了。我当时穿着一双解放鞋,矮靿儿,没穿袜子,脚脖子上的血露出了破绽。“咋的了?咋的了?”五、六个社员围上来,一边查看伤势,一边七嘴八舌地贡献疗伤止血的土方儿。一个小青年从田里捧起一把黄土,仔细用双手搓成细土面儿,然后不由分说,就要往我的伤口上糊。我赶紧谢绝了他的治疗,不过心里非常感激。

割大豆不只累腰,还扎手。大豆成熟后,豆荚尖利。知青们干了几个月农活儿,锹把、锄把、镰刀把,一路演练下来,水泡、血泡起落几次,手上长了茧子,但厚度、韧度、硬度还是欠着火候。哪怕是社员们两手长满积年的老茧,割大豆也要讲究手法,不敢硬碰硬地跟豆荚叫板。大豆豆荚朝下,因此用手抓大豆植株,要有一个顺势向下捋的动作,这样就能避过手与荚角的接触。不过,即使手法熟练,稍不留意,就会被豆荚刺痛手指、手掌。后来,户里几个同学去了扶余“七零”油田,送给我们几双劳保手套,软而结实,割大豆正合用。这几位老兄,头天晚上睡觉,还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第二天一觉醒来,摇身一变,俨然已是奉诏“领导一切”的工人阶级。化茧成蝶,也没有这般利索。所谓“脱胎换骨”,有时既不触及皮肉,也不触及灵魂,只是偶逢机缘,改换一下名号而已。

割地时节,逢到队长好心情,恩准大伙儿在地里烧青苞米、烧大豆吃,真是一大乐趣。烧苞米要不老不嫩,用指甲一掐,结实饱满,略带白浆,即为上品。检些干透的苞米叶子,拢在垄沟儿里,再拿过几根青苞米秸,用镰刀斩短,横放在垄台儿上,把青苞米架在上面,然后就可以点火烤了。烧大豆更方便,把刚刚割下的大豆堆成一堆,豆秸见火就着,劈劈啪啪作响,不时用镰刀翻动一下,火势更旺,黑灰连带青烟,轻轻扬起。看看差不多了,大家站起身来,把火踩灭,连灰带豆捧起,慢慢向地上撒落,算是简易的扬场,借助风力,去灰留豆。大伙儿或蹲或坐,围成一圈儿,抓起豆子,一把一把地往嘴里送,人人都吃成五花脸儿。无论是烧青苞米,还是烧大豆,就是一个字:香!

在农村干活儿,早出晚归,看尽日出日落。早霞晚霞,布满天穹,瑰丽无比的色彩,妙不可言的形态,每一瞬间的定格都是一幅绝美的图景,而这图景又不是凝固的,每时每刻都在流动、变幻。这是一种不可方物的美,美得令人目眩神迷,令人心悸,令人窒息,令人感动。想当年,清晨上工睏眼惺忪,似醒还睡,傍晚收工累得七荤八素,骨软筋麻,居然还有欣赏赞叹大自然美景的浪漫情怀,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一天傍晚收工,我和队里的小青年宝禾一道往屯子里走。我不时回头,贪看西边天际的晚霞。宝禾见我几步一回头,烦了,说:“看啥呢?舍不得回家咋的?那就再回去接着干哪!”我说:“看!晚霞! 多好看啊!”宝禾停住脚步,回过头来,凝神向西边天空看了几秒钟,轻声说:“可不咋的。”说罢,又转身朝屯子走去。望着宝禾的背影,我心里隐隐生出一种感觉。是惆怅?还是伤感?如今回想起来,还是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