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水井->正文
 专栏新作
 - 看电影的昔与今
 - 凄恻迷离的天国之路
  
  
  
  
  

 
 
看电影的昔与今

水井


从小喜欢看电影。那时电影很少,出一部看一部,部部不拉,自诩“影典”。如遇有人叫板,便亮出杀手锏:“看过《江山多娇》吗?没看过吧。《战斗里成长》呢?也没看过吧。”一剑封喉。于是,踏着心里敲起的得胜鼓点,扬长而去。

 

说起来,《江山多娇》中的青山绿水都是简陋的内景,与其说它“娇”,不如说它“糙”。《战斗里成长》里的战斗场面形同儿戏,远不及如今小孩子放鞭炮来得火爆热闹。然而,田华、陶玉玲、王润身的朴实表演,至今难忘。

 

小时候看电影,票价从一毛五到两毛五,依影院档次高低而定。按住肚里的馋虫儿,夏天少吃几根冰棍儿,冬天少吃两串糖葫芦,一场电影票钱就省下了。工资不变,电影票价就不变,好像一直维持到文革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多年后,回国再看电影,票价动辄三、五十块,着实吓了一跳。

 

物以稀为贵。电影出得少,每有一部问世,人们都先睹为快。其实,北影、长影、八一、天马、海燕,家家养着几百号人马,只是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你方唱罢我登场,“红”与“专”的关系属于大是大非,不容颠倒,所以拍电影反成了演员、导演们时断时续的副业。不过,诚如毛主席所说,人多好办事。电影院生意似乎永远红火,场场满座。

 

电影院里从来都是烟气缭绕。郭启儒老先生在相声《夜行记》里描述得好:大伙儿一齐熏。检票员拿着手电筒,四下巡视,时不时断喝一声:“那位!把烟掐了!”可是法不治众。那时不知二手烟的厉害,久熏成习,倒也能泰然处之,只是电影院里高一声、低一声的咳嗽声此起彼落,自然是免不了的。

 

最怕的是前排坐一位大个头。老式电影院的坡度很小,轻易便形成“一头障目”的局面,只能偏着头,从人逢里看银幕。

 

那时候,拍电影大抵都有一套固定模式。比如,正面人物牺牲之前,总要说上几句“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请组织接受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类感人肺腑的豪言壮语,而反面人物咽气,最多只有蹬两下腿的份儿。正面人物、反派人物,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架式,各有各的腔调,只消一望、一听,好人、坏人分得明明白白,断不会错,比中医的望闻问切还少了两道麻烦。偶尔看反特影片,比如《国庆十点钟》、《秘密图纸》,开演十分钟后,竟然还忠奸难辨,就不免焦躁不安起来:“到底谁是坏蛋啊?”

 

正面人物完美无缺,反面人物一无是处,固然既不真实,也太乏味。但看看眼下的大小屏幕上,刻意展示人性复杂,“好人”必定有时让你咬牙切齿,“坏人”必定有时让你柔肠寸断,即便女友,也要“野蛮”,才算够味儿,如此这般,似乎失之于矫枉过正。

 

虽说老电影水平有限,但大家也看得心满意足,并无太多挑剔。所谓“精神食粮”,一如物质食粮,倘无满汉全席在一旁比照,家常便饭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文革前拍摄的影片中也有佳作。比如《李双双》、《野火春风斗古城》,情节紧凑流畅,张瑞芳、王晓棠表演自然朴实,个性鲜明,与时下当红影星相比,毫不逊色。

 

上小学时,学校时常组织学生看电影。同学们排队去电影院,真是一大乐事。记在两、三年内,学校组织学生看过三次《柳堡的故事》。二班长和二妹子若即若离地谈恋爱,在我们这帮小男孩看来已是乏味之极,更要命的是一看就是三遍。当时觉得纳闷,长大以后,才恍然大悟:老师们大多正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年华,《柳堡的故事》正对口味,合该我们倒霉,本是主宾,反而做了陪客。

 

文革期间,国产电影中“社会主义的苗”不剩几根,阿尔巴尼亚、朝鲜的几部“飞机大炮”、“哭哭笑笑”也看得腻味,只有内部电影是一大亮点。内部电影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影片为主,为保险起见,片头大多冠以“资料片”的说明,以免宣扬封资修之嫌。这些资料片大多是英文原文,组织者请人现场翻译。对内部电影的享受程度大小,取决于翻译水平的高低。有的翻译译术高明,不但流畅敏捷,几乎与影片角色同步,而且还带语气。遇到蹩脚翻译,那边电影里饭局已经散了,这边翻译老兄刚说到上菜,那就全靠自己领悟、联想和判断了。当时对《苏伊士运河》印象极深,逢人便夸。几十年后重温这部影片,感觉平平。电影没变,口味变了。

 

内参片中有两部,《音乐之声》和《巴顿将军》,看时的感受是极度震撼和陶醉。每个对白、每个音符、每个动作、每个表情、每个场景,绵绵密密织成一个浑然、厚实、浓烈的氛围,浸透身心。恰如有人十年不知肉味,一日三餐清汤寡水,猛不丁给他送上一桌驼峰熊掌、龙肝凤髓,大约就是这种感受。枉为十几年“影典”,这时才真正领略了电影的伟力。

 

到了美国,守着好莱坞,看电影自然是生活中的必备内容。在美国看电影,第一印象便是放映厅的空空荡荡。一场电影只有十来位观众,是很平常的事。听一位朋友讲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他早早走进放映厅坐下,左等右等,电影总不开演。眼见过了二十分钟,他按捺不住,找工作人员理论。原来,这位朋友是放映厅里的唯一观众,而他个头矮小,放映员一眼望去,以为放了空场,便不再开演。结果,这位朋友领了几句道歉和一张随到随看的电影票而去。

 

旅美日久,渐渐习惯了左手一袋爆米花、右手一杯饮料、方圆十平方英尺唯我独尊的看电影方式。巨大的银幕,高清晰的画面,逼真的环绕声,与“大伙儿一齐熏”的情形相比,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就技术、技巧而言,新电影远胜老电影。然而眼下的影片似乎太重暴力、色情,而且常以豪华场景取胜,有时反是新不如旧。比较一下《冰海沉船》与《泰坦尼克号》、《虎虎虎》与《珍珠港》,高下立判。

 

如今电影极多,舶来的,国产的,看不胜看,然而当年看电影的那种激动欣喜,却再也无处寻觅。涓涓细流,品来甘美无比;巨浪滔天,则难免有“呛”的感觉了。自知这是九斤老太论调,随便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