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繼奧斯曼帝國瓦解之後,英、法便違背“協助阿拉伯民族獨立”的承諾,正式通過“Sykes-Pikot条约”把阿拉伯世界劃分為12個國家,并分別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此後,阿拉伯民族四分五裂、勾心鬥角的狀態便有如中國的軍閥割據時代。迄今唯一的變化在於美國與以色列的勢力加入,英法的淡出(蘇聯從來不屬核心力量)。
1916年英法切割阿拉伯世界的出發點即在於抑強扶弱、分而治之。不言而喻,這些酋長國家越是脆弱(譬如,屬少數部落,或歷史上社會地位較次、無可炫耀的部落),就越需要外界保護,也越是願意在資源、主權問題上對保護國做出最多讓步。
這次阿盟9國支持禁飛區計劃,又隨即有卡達爾與阿聯酋願意出兵參與執行禁飛區行動。如此明目張膽地協助西方集團對阿拉伯兄弟國家用兵,過去還不曾發生過。
19日晚上美英法對利比亞進行空襲後,阿盟秘书长穆萨突然抗議欧美违反了“禁飞区”的设立目标,指出“禁飞区”原意是“保护平民不是杀害平民”。其實,這不過是種掩耳盜鈴的姿態,原因是,世上幾乎無人不曉2003年以來伊拉克犧牲的至少50萬人口基本上全屬平民;無人駕駛飛機每天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攻擊對象也多屬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只要是提供了“禁飛區”決議,就等於是頒發了屠殺令。對西方國家而言,利比亞的武裝越少越好,屬於政府軍或反叛軍根本就不重要,目前摧毀的越多,以後的軍售規模就越大。
反動?誰反動?誰讓誰反動?這答案只有透過犯罪學可以解答,即誰主謀?誰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