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谢盛友->正文
 专栏新作
 - 中国的“国母”是不
 - 谢盛友:龙应台与亨
 - 平安夜话题:生与死
 - 苏青的背影
 - 谢盛友:中国人有忏
 - 何与怀:沉沦神州的
 - 谢盛友:从孔庆东想

 
 
谢盛友:1978年的爱国海归廖秋忠

谢盛友


 

谢盛友:1978年的爱国海归廖秋忠



廖秋忠(1946年1月14日-1991年10月27日)被“保钓”改变了命运,1978年,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海归中国大陆,成为中国社科院第一个语言学博士。廖博士是台湾嘉义人,早年曾先后就读于东海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后赴美国留学,留学期间他曾参加保钓运动。到中国大陆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1990年出任《国外语言学》杂志主编。他还是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台湾同学会会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因肝硬化腹水在北京逝世。

1978年后,廖秋忠与吕叔湘先生一起培养“文革”后招收的研究生,在中国开创了篇章语言学和语用学的研究。为了节省时间从事专业研究,他甚至连理发等待的时间都不愿意花,一直由妻子詹志芳给他理发。

根据詹志芳大姐的回忆文章,1973年考大学时,首先要推荐,其次才是考试。詹志芳当年在农村,可能当时已经有病,腰老是痛,所以她没有其他的人能干。詹志芳真担心贫下中农不推荐她,没想到在会上,詹志芳被百分之百的举手通过。剩下的就是考试了,詹志芳的数学是满分。语文更容易,考的毛主席语录墙上就有。他们和张铁生是一届,詹志芳及其妹妹,还有谢添的女儿谢绵绵都上了大学。詹志芳同时得到了四份通知书,最后她选择了山西大学。

詹志芳的父亲规定她们,二十八岁才可以谈恋爱,等到她二十八岁再找对象已经晚了。幸亏那时的知识青年结婚都比较晚,她妈妈到处打电话请人帮忙,帮忙的人很多,可她比较难伺候。现在普遍的人相信缘份,她不相信,她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詹志芳已经成了大龄青年,给她帮忙的人很多,她见了不下几十个,没有一个喜欢的。她心里真正希望的是嫁一个年轻的教授,可是大学停办了好多年,教授都五六十岁了。正巧,打倒“四人帮”以后,回来了一些从台湾香港去国外留学,又很有爱国心的年轻学者,他们很多都有博士学位。可她见过几个感觉都不行。

一天,她家的一个朋友,带着她未来的丈夫到她家,还带来了他的四岁女儿。其实她早就见过他,那是在前一年政协礼堂的春节晚会上。《北京晚报》的记者还采访过这个女孩,记者问:“你叫什么名字呀?”“她说我叫大灰狼。”被登在第二天的晚报上。他长得不好看,所以也不出众,她也从没想过有一个女孩的男人会是单身。那天他来她一句话没说,甚至没有正眼看一眼。结婚以后他告诉她,他可是第一眼就认定她是他要娶的人了。

几天后,他打电话来说:“我找大小姐。”把詹志芳的妹妹逗得大笑。这是解放后基本上没人用的词,听来像是琼瑶电视剧里的语言。詹志芳去接电话,原来是他请詹志芳看歌剧《货郎与小姐》,詹志芳问他几点下班,他说他不上班,詹志芳从没听说过有可以不上班的工作。

歌剧《货郎与小姐》中有几句谁听了都不会忘的歌词,“有钱吗?”“有,有。”“有钱我就嫁给你。”“有孩子吗?”“没有,没有。”廖秋忠刚好相反,他没有钱可是有孩子。

第二次他约詹志芳去颐和园,他们从冰面上走过去,他背了一个大书包,不仅带了面包牛肉水果还有瓶装的汽水,这人真够憨的,玻璃瓶装的汽水多重呀,那是八一年,他不背在冬天的颐和园还真买不到汽水。他很细心,和司机说好几点在门口等他们。回到宾馆他向詹志芳说了他的第一次婚姻,那是一个比他大得多的女人,结过一次婚,有三个孩子。他得到博士学位以后要回国工作,他太太因为没有学位想去夏威夷念一个。

以后廖秋忠病了,詹志芳因为认识一些服务员,就请他们帮忙照顾,詹志芳看他举目无亲,就常去看望他。他的日子过得实在很凄凉,有时他起不来床,女儿就自己去餐厅吃饭,那时她不过五岁。他本来讲八月结婚,后来又提前到五月,最后提到四月。詹志芳答应他是因为那年他三十五岁,病得厉害没人照顾。

结婚时,詹志芳的妈妈爸爸想按当时的风气婚事从简,可他一定要大办,詹志芳想他是怕委屈詹志芳。来宾里有语言学界的几位名人,有吕叔湘,有朱德熙,还有专家局的领导,社科院的领导,大约有两三百人,在那次詹志芳领教了吕先生的口才,实在是好。

詹志芳想,对所有的人来说,结婚前把结婚后的事情想清楚都是不可能的。而詹志芳又没有好好想。他结婚前对詹志芳说:“对你最大的不公平就是我有孩子。”

可詹志芳并没有这样想,詹志芳不想生孩子,有个孩子正好。因为通过文化革命,詹志芳知道所有的父母都无法保护他们的孩子,不能给他们最基本的权力——上学读书。詹志芳会像领养一个战争孤儿和地震孤儿一样的养她教育她,至少要让她成为中上的人材,绝不能成为国家社会的负担。

廖秋忠是伯克利加大的语言学博士,曾经住在中国语言学泰斗赵元任家里。后来他当了北京市的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全国台联副会长,国外语言学的主编等职,开会出国忙得不可开交。詹志芳因形势比较稳定了,就生一个女儿,有了两个女儿,詹志芳非常地注意不要有偏心,不要给他的女儿造成心理伤害。他自己的女儿对詹志芳越来越好了,有一次,她甚至和詹志芳说:“妈妈,我怕你死了。”她的心里还是有不安全的感觉。

廖秋忠有许多朋友,其中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他在八一年告诉詹志芳,李远哲会拿到诺贝尔奖,果然几年后李远哲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相夫教子,当然很忙。但是,做为一个女人也不能太不注意修饰。工作再好,心眼再好,丈夫不在乎,也不可以邋遢。干净整洁会打扮,这是一种教养。平常詹志芳很少化妆,因为詹志芳信不过那些化妆品。可是有宴会,詹志芳还是会花一点儿工夫的。詹志芳也喜欢穿好衣服,但詹志芳也会注意不要太脱离群众。

因为廖秋忠的原因,詹志芳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中央领导。胡锦涛、宋德福、刘延东都到过詹志芳家,他们每年春节都要家访,看着他们疲倦的样子,真的很心疼。詹志芳就对他们说不用来了,寄一张贺年卡就行了,可是他们还是来,在他们身上可以看见老传统还在。每年春节会有一位副总理请吃饭,使詹志芳记得最清楚的是习仲勋同志,因为下面工作人员的疏忽,使得他在接待一个刚从台湾回来的客人时说错话,他当着一百多人向这个客人道歉,真太令人感动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十年过去了。廖秋忠是越来越忙,常常把家丢给詹志芳一人,别人出国都赚钱,而他出国是赔钱,他为了给国家省钱总住朋友家,礼品费又少得可怜,只能自己买。

八十年代,台湾开始有人来大陆探亲,他已经快二十年没有见过他父母了。他们请过他的父母亲,可他大嫂写信说,他父亲怕冷,如果在香港见面还可以。詹志芳就和他的学生讲,让他办好在香港短期讲学,他的学生很快给他办好香港大学的三个月的讲学邀请,他完全不知是詹志芳安排的。到了香港,詹志芳就让他写信打电话给台湾,詹志芳知道他大哥一定会动心,会带他父母亲去的,果然不出詹志芳所料。他大哥带着他父母亲及小儿子到香港看他,他妈妈看见他哭了,问詹志芳为什么没来,他说一个孩子在上学,一个在幼儿园,詹志芳要照顾她们不能来。

回来后,詹志芳告诉他所有的事情都是詹志芳安排的,他非常吃惊。三个月后,他去世了。

廖秋忠的身体一直不好,詹志芳经常提醒他去看病,可他却说:“医生说我没病,你怎么老多事?”九一年七月他从香港回来,去了上海杭州,又去了青海,然后是云南。那一年特别热,他回到北京已经不舒服了,还坚持开了一个专业会。詹志芳叫他赶快去看病,他去过医院医生告诉他是胃病。“十一”休息三天他都躺在床上,“十一”过后,詹志芳又叫他去看病,拿回来的还是一些胃药。

又过了两天,他要上班,詹志芳陪他坐车。走在阳光下,詹志芳突然发现,他的脸色发黄,马上叫车陪他去所里。到了所里叫他的学生请来所医生,所医生来看了说要马上送医院,他还是把下期的杂志安排完才坐车去医院。医院马上验尿,安排第二天的B超。从医院出来,他们又去了一家中医院,开了药方。他们回到家做了饭,吃了睡下,詹志芳心里七上八下,最后还是无法休息,起来去同仁堂给他抓药,回来天都快黑了。詹志芳做好饭就给他煎药,他当天晚上就吃上了药。第二天,做了B超,报告上写着肝硬化腹水。第三天,他住进了传染病医院。詹志芳每天给两个孩子做好饭就去医院陪他。

这时,统战部、人事部、社科院、台盟、台联、台湾同学会知道他病了,都来看他,希望医院皆尽全力抢救他,可他已经没法救了。詹志芳不相信任何宗教,可詹志芳在医院第一次求助于上帝,詹志芳对上帝说:“如果你存在,请救救他,他实在太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