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谢盛友->正文
 专栏新作
 - 谢盛友:教育必须改
 - 尴尬的同学聚会
 - 谢盛友:海外华人姓
 - 谢盛友:父与子 谁
 - 苦涩槟榔(4):写
 - 苦涩槟榔(3):学
 - 留二代“中国人”身

 
 
谢盛友:海外华人姓名需要“美化”吗?

谢盛友


谢盛友:海外华人姓名需要“美化”吗?

骆家辉的“骆”的普通话“标准”是Luo;国语读音是Luoh;粵語读音是Lok。

骆家辉(Gary Faye Locke)的姓名被父辈“美化”,按照粵語读音,Gary Faye Locke中蓝色部分的“ry  e  ke”为“美化”成分,目的是为印欧语系的白人给予方便。

姓氏在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选择的,你父亲姓什么你就姓什么。后来女性要求解放,有些人改为跟随母亲的姓,其实这些女性主义者后来才醒悟大呼上当:原来母亲的姓还是外公的。在强调夫权的社会里,西方人婚后冠夫姓,我太太姓张,因为我们来自中国大陆,妻子没有冠夫姓,所以在德国,经常有人问我们:“你们到底结婚了没有,怎么夫妻两个姓?”第一怀疑我们的是医疗保险公司,因为在德国夫妻共用一份医疗保险,只要交纳一份保费,全家享用。

我们谢家的辈分是“… …渊源自晋,盛于东渡 ……”,表明谢家人都自认是谢安的后代。祖先在河南太康,后东渡福建莆田,宋朝文卿公四兄弟南移铺前,最后定居海南文昌县。我们的家谱这样记载。

自己的姓氏跟随自己一辈子,在国内当海内华人时,低头抬头看见的人都使用中文汉字,根本没有感觉到“姓”的困扰或“姓”骚扰,如今作为海外华人在西方生活,接触的都是印欧语系的人,时间长了,慢慢感觉到“姓”有问题。

“谢”按照大陆普通话“标准”拼写是Xie;国语读音是Hsieh,比如谢长廷(Frank Hsieh);粵語读音是Tse,比如谢婷婷 (Jennifer Tse)。


姓名除了自己使用外,另一个用途就是别人使用,书写和称呼。按照传播学方便受众的逻辑,骆家辉的祖辈才华超众。

同样,印欧语系的白人为了汉藏语系的受众给予方便,他们的姓名往往“美化”(汉化),比如德国汉学家Wolfgang Leander Bauer的中文名字是“鲍吾刚”;Karl August Wittfogel是“魏特夫”;Wolfgang Kubin的汉化就很简单“顾彬”;Hans Hermannt Frankel的中文名原为“傅汉斯”,“傅汉思”是由其妻张充和所起,“汉”意为汉朝,“思”意为“思想”;翻译了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的Franz Kuhn,也很简单,叫“库恩”;台湾人女婿Helmut Martin叫“马汉茂”。

按照大陆普通话“标准” 的“谢 Xie”,在印欧语系的白人这里,拼写并不困难,每次纸媒报刊的记者来采访,我写出来,他们照抄写就是了,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记者称呼“谢Xie”就不那么方便,他们往往读成“西 Xi”,唯一有一次是Sat1电视台的记者,我跟她说:“你就按照中古德语的读法,i 和 e 都发音,就行了”,她读得比较“准确”:“Schieeh”,但是德国观众以为Sat1电视台报道的是另一个人。

这些都不是“姓”的苦恼,最大的“姓”苦恼是,德国人问我叫什么名字时,我该怎么回答对方?回答“谢Xie”,他们听不懂;回答“西Xi”,那简直就是将“错误进行到底”。

“谢Xie”姓在印欧语系的白人这里,还不是最大麻烦,他们遇到“钱Qian”姓氏,拼写和称呼更加恐怖,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习惯拼写成“Quian”,因为他们的“Q”很少单独出现,读音成“Kiang”。

名字让人家容易称呼,就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难怪古今中外政界商界的名人,其名字都很简单。名字容易书写容易称呼。“被爱”“被尊重”的成分就增加,成功的机会就增长。

海外华人姓名需要“美化”吗?你的看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