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白宫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华府表示,为了维护中国崛起后的中美关系,未来10年内,随着中国更加自信,美国必须现实地、耐心且敏感地从战略角度处理台湾问题。他并且指出,无限期地出售武器给台湾是不现实的,美国需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让中国自己决定两岸问题。 回顾习近平这次访美,不仅在白宫,还在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会谈中,都分别重点谈及了台湾问题。习近平在会见奥巴马总统和公开演说时不但强调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还敦促美国言行如一,确实遵守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停止对台军售等等。据报道,因为台湾大选后,各方都松了一口气,故美国方面对习近平的言论颇感意外。此种表现,确实是对台海问题敏感度不足。
习近平在美国的演说,引人瞩目的一点是习近平谈到历史和历史感。
站在历史的高度,台湾的归属中国,美国介入其中的种种,可以从二战结束后的历史中看到。二战后,中美英三国的《开罗宣言》以及之后的《波茨坦公告》,美国明确支持中国政府收复对台湾的主权。为了保证《开罗宣言》能够落实,美国在争取前苏联支持的时候,美国国务院甚至在传给美国驻前苏联大使的指示中特别指出,命他跟苏联交涉,在保证中国成为太平洋大国的事项中纳入台湾归还中国这一项。
自那时以后,美国政府有关方面,出于利益的需要,在对台湾问题上采取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政策,在“脱身”和“介入”之间摇摆,经历了例如国民党政府溃退台湾,朝鲜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台海危机,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中美开始大使级会谈等等的几度波折。从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到明里暗里设计“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到中美正常化,又经几度波折。最后中美两国建交,美国终于废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和从台湾撤军。此后,在中美“八一七公报”后,美国又以国内立法的形式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再次介入海问题,加上军售台湾等等,使中美关系再次几度波折而至今并未平息。
从八一七公报后的历史看美国的对台政策,主线是较为清晰的。克林顿政府时期继续对台军售,同时又开始建立美中“战略伙伴”关系。小布什上任不久后曾公开宣称要“尽一切所能保卫台湾”,并将中国称为“战略竞争对手”,但后来又在胡锦涛访美的时候,表示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并恪守三个联合公报要求。
奥巴马在任内,不仅所宣布的对台军售价值创历史新高,还首次将台湾定位为“重要的安全与经济伙伴”,但在这次习近平访问美国时,奥巴马却清楚地表明美国拒绝“台独”。因此,尽管美国对台定位措辞一直在发生微妙变化,也坚持对台军售,但对台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承认一个中国,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始终是美方一再表明的立场。
历史表明,自二战以来,无论美国对台关系如何在“脱身”和“介入”、“模糊”和“清晰”之间摇摆,美国始终承认一个中国,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与之相悖的是,美国一方面承认一个中国,一方面又坚持向台湾出售武器。就如白宫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最近一期2012年1/2刊登的《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题为《平衡东方 提升西方》的文章中说的:“美国不再承认台湾为主权国家的同时,又向台湾出售武器。”一直以来,美国对台军售问题,成为中美关系向前走的一个绊脚石。这块绊脚石就是美国自己搬来的。 如今,这块绊脚石即使在美国国内,已经时不时地被公开质疑,甚至被主张抛弃。布热津斯基在文章中就说到,“台湾的未来定位可能成为中美最具争议性议题;其实无论美国对台海走势如何设想,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两岸社会联系的宏远扩展,台湾当局能否无限期地避开与大陆建立更正式的关系是令人生疑的。” 布热津斯基还说,“所以,任何长远的美中合作,都必须面对一个分离的、受美国售武无限期保护的台湾必将加剧中国敌意这一事实。”以布热津斯基的身份,这种观点无疑是相当有份量的。
习近平关于台湾问题的讲话并没有出现新的议题,他的讲话只是再次重申了中国政府对台湾主权和美对台军售的一贯立场。美国方面有人之所以会感到意外,不仅仅是缺少敏感度,恐怕不仅仅是缺少敏感度,还与对台湾问题缺乏历史感有关。美国一向注重国家利益,毋庸讳言,美台关系也是完全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的需要。从历史上看,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和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显然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美国对台海问题的处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军工集团以及国内政治的影响,往往更多地注重现实,或者说更多注意眼前的“务实”。美国方面如果多带些历史感去重新审视对台关系,就不会对习近平的讲话感到意外,也会站在历史的高度向前看,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妥善地解决对台军售这块绊脚石,这样做才是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的。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属于中国,已经是不可逆转事实。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进程,也是大势所趋。习近平希望中美两大国能够始终抓住共同利益这一主线,带着历史感地“做朋友”,相信这历史感也应该是各方认识和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出发点之一。
布热津斯基说,美国在处理台湾问题上需要敏感度。美国不仅需要敏感度,更需要有历史感,10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瞥,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环境下,在中美关系愈加紧密的今天,中美之间互相尊重,排除障碍,友好合作,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和历史大势所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