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捷夫->正文
 专栏新作
 - 王毅外长被骂“厚颜
 - “六四与我何关?”
 - “六四与我何关?”
 - 内幕曝光: 中美腐败
 - 新婚之夜抄党章”
 - 习近平玩儿微博 引
 - 深度报道:令完成案

 
 
万维专稿:仰卧在水晶棺中的毛泽东

捷夫


万维专稿:仰卧在水晶棺中的毛泽东

译者:捷夫

美国著名记者特德·安东尼(Ted Anthony)先生2002-2004年曾担任美联社驻北京记者,其间为美国读者撰写过不少关于中国的精彩报道与评论。可那并不是他第一次去中国,其实他的童年有不少时光就是在北京度过的----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他曾是一名在北京生活和学习的小学生。

用他的话说,他幼时所见到的北京与他在北京当记者所报道的北京完全不同。2007年3月23日,安东尼先生在互联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回忆起童年的他跟随父母参观毛泽东纪念堂的一次经历,以下便是这篇文章的译文概要。

“别说话!”身材消瘦的解放军士兵大吼一声。这用普通话发出的命令严厉而短促,士兵面前是长长的队列,数百名中国人身着1980年代初北京所流行的灰色与蓝色服装,耐心地等待着。他们不说话,不照相,当然更没有笑容。

这就是毛泽东的陵墓,中国人称之为毛泽东纪念堂”----纪念1949年10月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位历史伟人。

我和我的父母也在这一队伍之中。人们看到的我是一个十一岁的美国男孩,那时我根本安静不下来,事实上我早已感到厌倦不堪;我身上穿着的橘黄和绿色的衬衣与短裤以及手中的照相机也使那些不苟言笑的中国大兵心中不悦----现在他们已经径直朝我走来。

一个解放军突然对我大喊,“不准照相!”并且伸出手来,我只好乖乖地把相机交给了他。另一名士兵态度稍稍温和,说,“参观结束时相机将会还给你”。

那是1980年----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前大约十年。那时的天安门广场也像现在一样,翱翔着无数只奇妙的风筝和行走着来自各地的游人----只是没有现在这么拥挤、凌乱,当然也肯定看不到肯德基炸鸡店在广场不远矗立着的招牌。

我们和那些中国人一起正在等待参观已故领导人毛泽东的遗体,队伍从毛泽东纪念堂这座“林肯纪念堂”式建筑向外延伸出很远很远。中国人似乎永远都难以相信,一个塑造了中国和为之带来无穷荣耀与灾难的巨人如何能够停止生命。在1980年代,死于1976年的毛泽东依然是中国大陆的国父,远不像有些人评价的所谓“毛泽东的错误与功绩三七开”。童年的我所见到的,是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的巨幅画像和直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其他几幅画像,他们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以及政治生命短暂而软弱无力的毛的继承人华国锋。

还记得在我学习的一所北京小学校,我不得不花几个月的时间学习一首革命的儿童歌曲。我的中国老师们叫我演唱时面带微笑;他们说那是一首“爱国歌曲”,而我的父母却使用了一个不同的字眼:“宣传(propaganda)”。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歌的一小段歌词----“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的学习是多么的愉快/感谢亲爱的毛主席/为我们修建了如此美丽的校园”。

毛泽东纪念堂外面的队伍缓慢地移动了一个小时,接着又是一个小时。天上下起了雨,不久雨又渐渐停止。我爸爸终于失去了耐心,但妈妈却坚持再等下去。最后,我们总算走进了纪念堂。顿时,周围变得更加静谧,而警卫则开始对每一个人进行安全检查。我以最大的、同时也是最后的一点忍耐力在期待着见识仰卧在水晶棺中的毛泽东。

又等了整整一个小时,我们终于看到了他。

现在想起来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大多数美国孩子所见到的第一具尸体通常是他们的祖父或祖母,可我呢,第一次见到的尸体竟是现代中国之父,而这具尸体当时就躺在我的面前。

他看上去肥胖臃肿…并酷似一具躺倒的蜡像;即使是现在,我也找不出更恰当的词汇来另加形容。在飞往北京之前,我们曾在旧金山参观过一家著名的蜡像博物馆,而眼前的毛与那博物馆中的蜡像几乎毫无区别。水晶棺中的毛泽东面带蒙娜丽萨般似隐似现的笑意----宛如对留在身后的中国感到满意和放心。当然,他的穿着就是著名的“毛式制服”。

周围的人们依然平静如故,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情感失控。

四十五秒钟之后,警卫让我们往前移动,这回的口气比门外的那些士兵要客气得多,死亡的气氛似乎使活人也变得更加静默。

在毛泽东纪念堂,所能见到的就只这些。

二十一年过去了,当我再次回到已经完全无法辨认的北京,我总是在想,如果再次起早排队去看毛泽东,会有何感想。然而即使是这样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变,它眼下正在发生着巨变,并且还将继续发生更加令人目不暇接的巨变,只有那座占据在天安门广场的墓穴和毛泽东蜡像般的遗体才是唯一不曾改变的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osted on www.creaders.net: 2007-03-25 19:00:36
http://news.creaders.net/china/newsViewer.php?id=716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