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最近有没有看书,说生活这么忙禄,大概你没有时间看书了吧。可是不看书,日子怎么过?
阿来《尘埃落定》
得了上年茅盾文学奖,那次和名作家方方吃饭,她大力推荐阿来,果然名不虚传。文字很淡,一点不做作,可是处处又藏着作者的聪明。有几处觉得他再不能自圆其说了,可是他笔锋一转,天衣无缝,颇有些大智慧在里面。
刘恒《苍河白日梦》
男作家的东西写得好的真是好。和阿来的小说一样,这本书我读得非常愉快享受。故事是过去的故事,叙述手法也不算太新,可是从头到尾就是服贴。细节情节人物对话几乎专业到无懈可击。不由让我联想到严歌苓。
严歌苓《扶桑》《白蛇》《风筝歌》
严歌苓自己说《扶桑》是她最喜欢的作品。其实是很简单的故事,百多年前,一个中国妓女在旧金山和一个美国男孩子,认识,然后发生了一些情事。这个故事如她写的一些其他故事一样,可以说有些变态。严歌苓写出来,却一点也不觉得她在猎奇或者卖弄,反倒觉得她折射了很多人的原始本性。读完书,回头想,实在不能不佩服作者,写得那么美丽。
严的文字很大气,文化底蕴是中国的,但是结构表现形式非常西方。不管长篇中篇短篇,结构都精心设计。曾经说过,现代文学,太多人在注重语言语言语言,很少人愿意花力气在故事情节安排上,而严还是一丝不苟。十分难得。放眼望去,中国的女作家似乎没有一个可以和严相提并论了。
陈丹燕《上海的红颜遗事》
这个系列的另外两本上年看过,如果她再出一本,我也许会再找来看。实在不是陈丹燕写得好,而是故事本身吸引人。读陈丹燕的这三本书的时候常常会想,如果换成别人写,会不会更好看一点?应该会的,陈的痕迹太重,尤其是到这本“红颜遗事”,太努力地要给读者一个说法。而我又是十分不喜欢看这种陈丹燕的“说法”。太苛刻了,其实相比别的很多作家,她已经很好了。
铁凝《无雨之城》
太普通了,第一次看铁凝的东西,只觉得她名不附实。据说她的《大浴女》更加不堪,一个朋友看完以后说那是一篇写得很臭的色情小说。其实看《无雨之城》就可以想象那种倒胃口。本来是要讲一个美人和江山的故事,可是“美人”不够水准,“君王”又没见过世面,男女主角结果演绎了一个十分扫兴的偷情故事。故事中刻划得最好的要算男主角的发妻了,淳朴无能非常会坏事。不由怀疑,铁凝要是都写些这样的小人物的小故事,也许会有意思得多,不会象现在这样败笔连篇。
张欣《浮世缘》
这本差到我都没有评语了,她怎么会成名?还能一本接一本出书?就是这样的书流散在市场上,每次有人和我提到出书,我就没有兴趣。
王安忆《米尼》
不错。写得十分生动细腻,人物塑造,心理活动,还有故事都好。上年看了她的《我爱比尔》,也是很好。几乎要改变对王安忆的看法了。从来不是王安忆的忠实读者,很多时候觉得她罗嗦。喜欢看细节,可是不喜欢王安忆的写法,无法下咽。《长恨歌》大名鼎鼎,可是开头第一章的排比段就让我倒足胃口。《忧伤的年代》也是闷不堪言,文字繁复,叙述毫无特色。都是关于文革前后的一些小事的散文。或者是我离书中的场景太遥远,没有办法共鸣。说她象张爱玲,看来看去不能同意。张写的场景离我应该更加遥远,可是我却可以感觉身临其境。更加证明阅这件事读是非常私人的。
李碧华《烟花三月》《霸王别姬》
《烟》是朋友介绍的,买回来,很快看完。感觉就是人生太无奈了。李碧华写得不是不煽情的,不过自己好象比较容易接受这样的煽情方式,明明知道被煽情煽动了,还一边唏嘘。
《霸》书比电影好看,虽然我绝对欣赏张国荣。可是书还是比电影好看。好的书永远比电影好看。
亦舒《印度墨》《艳阳天》《幽灵吉普赛》
这种书以前都是借回来看,现在养成买书的坏习惯,居然也买回来看,奢侈啊。不过亦舒的书实在杀时间一流。对与一个作者,可能这样一直写下去叫作没有突破。可是对与读者,知道一个作者的作品可以质量相对统一,知道什么书拿起来读完一定会是期待的感觉,其实也蛮安慰的。
朱天心《漫游者》
没有情节的小说,不知道算不算小说了。评论家说是小说,大概就是了。反正没有情节,文字又一流,于是放在车上,塞车时看两段,很让人没有脾气。看了足足有三个月,居然也给我看完了。翻到最后,是阿城写的后记,如获至宝。
阿城说:
“小说是叙述,这个说法不错,只是不错得好像什么也没说。与其说叙述,不如说小说是对设置障碍的穿透,小说忌绕,绕过障碍,似乎聪明,似乎皆大欢喜,久了,就像抄小路可到大街,但一路上的深宅大院我们永远参不透。
“天心的强悍,即在于不绕。以此一点,可以判断出何种小说只是聪明美丽,何种是具有穿透性的文字。”
反复读了几遍,似乎有些明白,但又不完全。回头看自己写的东西,不要说穿透性了,怕是连聪明美丽都轮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