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从嗟来之食中看到的是恃物之傲,那么从嗟来之思中看到的只能是维心之悲。
在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之前,物质的生产与分配不可能先期达到均匀同一,有无多寡的存在则是随处可见。嗟来之食在嗟的一方固然有悯人之心──我们且不计这食是荒年之前的多劳或多占──能在关键时刻存共享之意,已经超出了自私的圈子。但是,那不屑之情也已清楚地溢于言表,就冲那十分不客气的邀请词,原来的悯人之心的善意已抵消过半。
按说原始共产主义以后,人与人之间的互通有无是藉等价交换来实现。嗟来一方在非常时期的不等价交换,使得他由傲物到傲人,用自己的食物的权重,把自己的身份在天平的另一边压得高高的。我说不清他的意思是“谁怨你不多劳”还是“谁怨你不多占”还是“谁怨你不多福”,但至少从字面上,他并没有要求来食的彼方签订什么卖身契或报效证,所以我可以说他还不是最坏。我们不是都很清楚,在物质匮乏之时,对物质的控制权可以百分之百地转化为他人的生存权,或者是对他人的生存权的百分之百控制权,区别仅在于恃物之人和失物之人之间是否有平等可言。
那嗟而不来之人,绝不是过去所解释的面子问题,而是不承认由对物质的控制权转生的对他人的凌架之权,更不愿意用降格的生存权去附庸那对物质的控制权。他不相信对物质的控制就天经地义有对全社会或部分社会存在的控制,进而有对一切或部分社会成员的当然控制。他一定是在质疑这嗟来所趋之食的合理性:“谁信你偏多福”?“谁见你曾多劳”?“谁任你恁多占”?最后还有“谁赋予你这凌架之权”?
我不知道马克思的关于一个社会的意识其实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的论断是不是从嗟来之食的故事中推引而来,但我确实看见嗟来之思与嗟来之食的普适共性。二者之间的不同,在于嗟来之食最多是物质及物质生活的凌架,或人依物的占有而生的异化,嗟来之思则更进一步,在物质的凌架之上再加上思想的凌架,把人的异化推到古代加当代的顶峰,把对社会的控制卡到水泄不通的地步。
这就是“无产阶级”比资产阶级厉害的地方。后者至多垄断社会的物质,而前者一定要求对全社会包括思想的绝对垄断。从这点区别出发,人们大概更容易理解文化大革命的命名法。也是从这点区别出发,人们肯定会意识到把现代的社会垄断比拟于古代帝王统治的短浅之处──古代帝王除了傲物之外,还知道有思想二字?他们只不过是拉过别人的裤子,把自己装扮一番,然后就“站起来了”。现代的帝王,在念完《资治通鉴》之后,也装模作样地找到三五本读通读不通的著作,念上一两行记住记不住的原理,就算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就准备登堂入脑,强化一元了!
我想说这一光辉的结合不过是老祖宗翻版的“洋为中用”,但是老辈子的人们肯定是属于不虚心或心不虚的死硬派,不知道“虚心使人进步”的中国哲学。真正的洋为中用,是把洋人的旗帜举得高高,把洋人的名字改成汉称,把洋人的思想掏换一空。这样的虚心,在中国才能进步。满清不虚心,丢了中用社稷,国民党不虚心,还想用三民主义统一什么。只有我们全盘西化的普罗们,才是翻江倒海的、以他山之石琢得此山之玉的现世精灵。
这是不是嗟来之思的妙用?不,这是典型的拿来主义,有谁比这种拿来拿来的更少,而拿到得更多?我要说的,是由此派生的两类真正的嗟来之思。
拿来和嗟来是两种不同的两种对思想的亵渎。拿来多数拿到皮毛,所以落地生根的少,我们姑且视其为零沽。嗟来则是拿了皮毛做令箭,一本万利的批发。这是嗟来的第一表现,包括洗脑、灌输、学习、批判、检讨和改造,还有等等等等,算是行政或非行政的。其中精妙之处在于我们连“嗟”也不用哼他一哼,因为每个人的食槽都是与他的思槽一体化的。在嗟来之食的同时,你必须嗟来思之。不来不思,则有强迫性的嗟来之法,劳改、下放、迁徙、以至囚刑、杀头,无所不用其极。不来不食,你自求速死;不来不思,你求的则是不死不活漫长磨难的一生。这就是嗟声之后的隐台词。
资产阶级在盘剥无产阶级之余,还必须反馈足以维持其生活最低水准的物质,以延续无产阶级的社会存在。而“无产阶级”在盘剥社会之余,并不准备维持任何不来不思之徒的任何存在。“无产阶级”忘了,人的意识不仅是考贝的附件,也是社会赖以前进的唯一前动力──广义的动力还有很多,但均与前进无关。思,作为生命的最高存在形态,才是人,集体的人或分散的人,的最可宝贵的所有。资产阶级的剥削只是剥夺人的身外之物,“无产阶级”要剥夺的,是你的身,你的心,你的精,你的神。
你不是不可以思,但只能作嗟来之思。而独立的思,才是真正的思,才是人类思想宝库及思想史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唯一根基。如果说人类在食的一方的共性谱成现今世界的人口分布,那么思的一方的各异,则标定了每个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的座标。问题很简单,没有哪个人或民族可以不食,但是,在你或你的整个民族不思的同时,你没法,也不可能限制或禁止其他的民族的思的存在与独立发展、叫他们都随你嗟来之思。好在世界的最终一元化还指日不可待,否则整个人类的末日也就不远──你又能强使星际生命的一切形态都随你嗟来之思?
嗟来之食,不必精美;嗟来之思,必丑无疑。要不然为什么要强迫要硬灌?我们知道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来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但也就有人,希望别人都志愿地牺牲一切,他好收敛拾遗,来搭架自己或小集团的私利。我们所说的嗟来之思,就是属于这一种,你看他非乞非盗,倒更象他敲斥别人的所谓邪教,更象某些强行洗礼的天国传教士人。
我不认为要感谢这种人的施教,要感谢的应是他们的思想阉割术。如果不是由于这种国粹式的阉割术,我们今天怎么能知道阉割是弱国穷民的唯一大道?我们又怎么能知道“阉割招致挨打”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有人曾试图把挨打与落后绑在一起,可大家已经越来越识其伪,而挨打与阉割的同在,才是历史的唯一真实。首先我们可以看见的,是当年的八国联军中,没有一军是兵出阉割之君。而他们欺侮的,是历行阉人阉脑阉国的泱泱大国。现在都风行三讲,我们不妨对阉人阉脑阉国三讲一番。三阉的核心在于国必先阉人而后自阉。谁敢说我们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落后”?可他偏偏就世受更落后的匈奴之欺,不得不筑长城而自缚自束。原因当然很多,但秦有赵高挨阉在先,赵高普施阉脑随兹,然后才有国之不国──难道举世闻名的“指鹿为马”算不得阉脑?再说国民生产力和生产总和达世界之冠的明朝,是不是也逃不过挨打的下场,而且下场极惨。那时的阉党又是谁?人们动不动就骂阉党阉竖,其实我看这也是找错了冤家。这样的评史是不是也是“欺软怕硬”?不敢骂昏君,只敢骂阉竖,跟古往今来的惯例只敢骂祸水有什么区别?况且只许你阉他身,不许他阉你脑阉你国,也是太不公平。
三阉是我镇国之宝,世代相传,永继罔替。好就好在镇内有功,攘外无益。所以我们有亡国之恨,挨打之仇。好多人高喊强国不怠,可我看他们下面空空的,就知道那只是“空谈”。又不知道现代医术有没有高明到能为他们解恨的水平,好让他们能坐下来“实事求是”地做点什么,难道他们自己不知道,那强国论调的本身就是阉割术中的一部分,不过是把嗟来换成现代化的谐音而已?
随著阉割三讲,我们接近了嗟来之思的第二层意思。嗟思嗟思,先嗟后思,所以先要找出嗟来之始,方可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嗟来之思。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共党史上,这种嗟来之思也并非绝无仅有。我所知道的首先高呼嗟来者,不是别人,就是惨死于自己叫出来的魔瓶之怪嗟来之思手中的国家元首──刘少奇同志。作为对党的七大的献礼和对领袖本人的晋见之仪,他抛出了嗟思的伟大创举,嗟,来思!于是有了思。他很高兴,大家都很高兴。嗟,斯毛来思!嗟,斯民来思!双重的嗟来之思,把中国人的思维能力一下子提高到了西洋十八世纪的水平,填补了从郑和下西洋一直到今天的漫长的思想空白!
可是我们的领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伟人,不是轻易能为嗟来所阉割的。就象日后识破林付统帅的天才之计一样,他第一眼就知道这嗟来之思吃下去肚子要受不了的,可是为了打鬼,他老人家不得不在那时就率先地违心了一次。只见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接下了进见礼,从从容容地坐进了轿子,可心里早打好了卸磨杀驴的老主意。
其实,此嗟来之思就是彼嗟来之思,都是要用一种思来制约他种思,用私己之思来取代公众之思,用一种抽象的定义抽换丰富的思想内容。刘以为把毛塞进了轿子,却不知自己唤妖出了魔瓶──把一个党打上个人的标签在当时看来并不可怕,可是作为一个党的自觉的自我阉割,甚至把简单的个人崇拜升高到思想阉割,给党的发展,党的事业的发展,党的思想的发展,划地为牢,故步自封,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后灾祸压顶的启封点。而作为铁定一元化的社会执政独裁党,它又不由自主的把党祸转嫁与全国人民,那才是日后国富民强的千古英雄伤心处。
就在这一点上,两种嗟来之思找到了他们的共识,三项阉割一元化到共同的结局。要想跳出死循环,要想走出“自己的路”,第一件实事就应该是打破嗟来之思,自觉地抵制阉割。是的,话说起来容易,可谁又能抗拒嗟来的诱惑,一边是清贫的思维,一边是深邃的物欲;一边是黑暗的牢狱,一边是光辉的天堂。嗟,给尔党票,嗟,给尔高官,嗟,给尔美女,嗟,给尔佳食,这不是比嗟来之食更动听的神话吗?唯一的代价是放弃你自己唯一是你自己的思维,放弃党的唯一生机,放弃国家和民族的从根本上的发展与强盛。啊,嗟来,你这化为美女的……
其实我应说的,是:啊,嗟来,你这重来的妖雾!君不见,一顶新的轿子在首都北京开张,一声新的嗟来在天空霹响,又一个红通通的个人印记烙向党的裤裆!我们都无动声色地看著历史丑剧的重演,我们都心领神会地接受党为我们划出的未来,我们只有感谢这一重重的嗟来之思,因为我们实在离不开我们赖以为生的──嗟来之食。
说实在的,见过前一轮嗟来之思闹剧的,这回只当看到小巫的拙劣表演,用不著当回正经事。可是,即使是这么芥沫大点的小巫,也敢对一具正在僵化的狮体施展法术,而毫不顾忌无数围观的国人,至此,你是该哀叹狮子的末日,还是悲泣同胞的麻木,是隐见山河的凋零,还是懔感嗟思的永恒?
嗟来之思,已是中国人的悲剧,又是中国历史的恶剧,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惨剧,可它正在中国大地加剧──中国人,是嗟来之思的当然传人,无疑……
<<万维读者周刊>> 第42期 (00/06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