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和谐社会”作为一项战略目标,终于被提上中国的政治日程。无论怎么说,这都是好事。虽然到目前为止,“和谐”只是一个口号,但是至少已说明,执政党开始意识到,在国家治理上,坚持过去的一套无效,必须提出有效的新一套来,才能让人满意。这就是变机。有变机当然好过于没有变机。而且,“和谐社会”从理论上讲,是符合人性的。凡是符合人性的,就是进步的。
现在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让口号变为现实。也就是说,让“和谐社会”从空头幻想变为社会实际。问题归结到一点,最后到底依靠谁来推动和实现“和谐社会”,是指望政府还是指望民间?
当然是指望政府了,有人会说。尤其是中国政府这样的无限政府,可以超越一切地动员所有社会资源,短期有效地达到预设的目的。不信,中国政府想发展经济,果然二十年来经济就是迅速发展。中国政府想压制不同言论,果然就上了新闻不自由的排行榜。中国历来就是官本位社会,“官大一级压死人”,凡是官府想做的事情,没有理由做不到的。
但是我的看法相反。我认为,“和谐社会”如果有朝一日真的实现,不是因为其它,而是因为政府向民间释放了权力,民间的政治和经济得到了自由和壮大,产生出无穷的活力和对未来的希望。 我的这个看法,在几年前写《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时候开始萌现,在近日读了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的论文《为什么中国持续增长近二十年》以后,得到印证,轮廓逐渐鲜明起来。
现在就来解释一下,把“和谐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民间的道理。其实,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只有民间也就是说私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基础和赖以发展的活力所在。政府作为管理和协调机构,一切当以民间的意志为意志,以民间的成长为目的。如果与此相背,结果一定是国家的衰败和政府的倒台。陈志武先生的研究,用了大量经济学统计,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陈先生在论文中,研究了东西方千年来数十个不同政府(朝廷)的财政预算模式和发展结果,找到了新的王朝兴衰规律。他用“开源型”和“节流型”来代表赤字预算和储蓄预算,发现赤字预算的国家百年以后总是强盛。同时又发现,只有民间经济充分发展的赤字预算国家,才有能力带着赤字让经济增长。凡是违背这个规律的,无一不衰败。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只有民间的经济活动,才有足够的偿还赤字的投资回报率,政府无论如何做不到。 陈文以美国政府为例。为什么美国政府在举债90,000多亿美元的情况下,不加税反而减税?这是用借贷减税来让民间发展投资,民间的投资高回报率(绝对高于政府),又成了新的政府财源。民间对投资高回报的期望值,冲销了对高债务的忧虑感。这样的社会当然是活力大于危机。
对比中国二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开源型”这一条还符合规律,但是几乎所有的借债都放进了政府投资,包括基本建设和面子工程,还有政府规模扩大后的消费。这些投资的回报率是零或负数。这样的借债是不可能持久的。陈博士的建议是,中国一方面应该减税,至少应该控制税负的增长,藏富于民,并同时进一步让政府退出经济,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
但是,他接着说,这两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先行,否则财政赤字和国债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靠赤字发展就无望。 回到本文的主题。现在,中国政府和民间至少已经共同发现一个问题:不和谐。也至少找到一个共同点:和谐。至于实现的手段,恐怕还权于民,还利于民的政治改革,该是当务之急的首选。当然,如果不想放弃部分权力和利益,硬着头皮撑下去,也是另一种选择。那种选择不会有好结果,到头来所有的权力和利益都将丧失。
2006-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