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
――观舞蹈“千手观音”
2005年2月30日
今天是大年30。过年了!
今年,家里才有了真正的过年气氛:按照传统的方式张灯结彩,挂上了大红灯笼,走马灯,其它如“福”临门,中国结等许多节日饰物也都已纷纷张挂出来。
到加拿大16年来,我们还是第一次以最彻底的传统方式过最彻底的传统年。说彻底,是因为我丈夫从中国带回了传统的,民间的,民俗的饰物,用之装饰,理想的和实际的效果立即就烘托出来了,原汁原味的过年气氛也才真正显现出来了。至于守岁,吃元宵等必需的节目,我们自然不会少。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们虽也在异域欢度春节,也一样地邀友聚餐,也一样地激情满怀守年夜,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而今一比较,立即就找出原因来了:原来是没有那浓烈的有中国味的气氛。
一大清早,我就急急忙忙打开电视,迫不及待地等着大年30的迎春新年晚会开场。当热热闹闹,气势恢宏,盛况空前的晚会带着融融春光,隆隆喜庆铺天盖地,震撼而开幕时,那欢声笑语,那载歌载舞,以及随后的美轮美奂的万千气象在争华竞奢中,堆涌着天下华丽,世上锦绣,人间奇观一一演出时,我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有点造作,娇饰。那笑,不像是发自肺腑的喜悦;那哭,也不像是来自心灵的感动;那热闹,好像是矫揉造作之堆砌。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疲劳,视觉疲劳,或曰众口难调之难周全。的确,二十多年来的春节晚会,年年如此,模式不变,呈式化,概念化,一方面,麻痹了观众的审美意识,但与此同时,又提高了观众的带有倾向性的审美情趣。观众对晚会的要求愈来愈高,口味也越来越挑剔,要求推陈出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导演们煞费苦心,使尽了千般花样,百般手段,演员们更是标新立异,出奇创新,但都难满足观众年年提升的胃口。这不,连我这个门外汉都开始了鸡蛋里找骨头,对一台荟萃了千百艺术家心血的精彩晚会横挑鼻子竖挑眼。
不过,今年春节晚会最好的节目,以我之孔见,当推聋哑人表演的集体舞蹈“千手观音”。
第一次看见千手观音像,应是24年前的事了,即1981年。当时的我,还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那年的暑假,我们同一个寝室的六个女孩子,相邀集体去爬峨眉山。就在那一年,四川发生了特大的洪灾。滔滔的洪水,骇人听闻的泥石流,都未能阻止我们年轻人探索祖国大好河山的步伐。风雨中,我们慨然面对汹涌澎湃的洪水集体祷告,求老天爷别再哭泣,别再伤心,赶快把断线的眼泪擦干,让我们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爬上峨眉山。说也奇怪,老天爷似乎读懂了我们的虔诚,听到了我们的祈祷,竟让我们如愿以偿。
峨眉山的金顶佛光令我至今难忘,峨眉山上那些跳皮的猴子更是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记忆中,峨眉山上那扑面而来的清爽的空气,那潺潺流水,青翠碧绿好像永远都伴随在我的左右,那一线天,清音阁,洗象池等等,总也会勾起我的美好回忆和无限遐想。而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一种感官上的赏心悦目或视觉冲击,而真正震撼我心灵的东西,或者说真正让我身心俱舒畅的,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千手观音塑像。
我其实并不是佛教徒,即便是在大学时代,我对佛教的知识也是十分有限的。但是,我是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成长的,我从小就耳熟能详地听到过有关菩萨,观音等佛教人物或亲眼目睹有关的法事。比如小时候,我去过一些庙宇什么的,曾见识过什么神哪,菩萨呀,佛祖等,见那些一尊尊高大威猛的塑像高高在上地漠视这我们芸芸众生,我不懂其威力,也没有人给我解释,只是心中有一些怕怕的感觉――写出这样的文字可能对佛祖菩萨们有所不敬,但那确实是我少年时代的感觉。
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山中自然供奉着无数的佛像及菩萨。而我们当时的所谓爬山,原本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只是满怀年轻人的热血和激情,流于形式,走马观花,走到哪儿是哪儿,见什么好称赞什么,看什么赏心悦目盛赞什么,一路喜笑颜开,豪情万丈。但是,当我不期而然地来到千手观音像前时,我突然有了一种难以言传的神圣的感觉,就满怀一颗虔诚的心,驻足观看起来。初觉好玩,后越看越觉得妙不可言,再仔细审视,看出了不可思议,我的心随即有了“轰然”的感应:我叹服能工巧匠们的惊世作品,我更赞叹这尊金光闪闪的千千佛手给人的心灵撞击;我猜想着那一根根纤纤玉手的神秘力量,是否能叩开凡人心中的每一扇门,使凡人心中豁然敞亮。
在今年的春节晚会上,当那群身着鎏光溢彩的聋哑人演绎成动感的千手观音时,我除了眼界大开之外,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
和峨眉山的千手观音相比,一个是流动的造型,一个是静止的塑像。舞台上,动感的观音,造型千姿百态,变化层出不穷,那精彩纷呈的队形变换,那美轮美奂的如梦似幻的意境,在二十几人的演绎下,是那么的婀娜多姿,是那么的有节律,整齐画一,显得既美妙富丽,又时时光彩夺目。瞧舞者丝丝如扣的配合,默契相应的招招式式,有谁能相信,他们全都是聋哑人,他们既不能用耳朵来听音乐的节奏,又不能用嘴发声来配合节拍。他们是如何在其无声的世界里,为我们创造出有声世界的恍如有血有肉的精彩美感呢?创造出他们根本无法感受的音乐与动感的天然妙合呢?是千手观音本身的力量,是舞蹈音乐的魅力,还是这群聋哑人他们的超凡入圣的神力?我找不到答案。
古人言,天生我材必有用,看了这出舞蹈,我更加深信不疑。是的,在常人眼里,聋哑人属残疾人范畴,他们或不能听,或不能说,因而常常被社会误解或怠慢,认为他们只需要照顾,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业。而一些残疾人自己,也往往因社会千百年来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正视自己,他们或者怨天尤人,或者得过且过,有时甚至自暴自弃。可眼前,这群残疾人用他们的灵与魂奉献出来的美妙无比的舞蹈,使我们眼睛为之一新,耳目为之一亮,让我们不得不修正我们对残疾人的认识,我们从此必须对他们刮目相看。
事实上,许许多多的残疾人,虽然失去了某个部位或某种功能,但在另一方面,他们会得到超出常人的补偿,形成一种互补。我常听说,眼睛不好使的,其听觉多超常;手指残缺,脚趾多灵活。有得有失,老天爷是公正的。因此,对于残疾人来说,只要能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就能克服自身的弱点,发挥长处,走向辉煌。今天这群残疾人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一自然法则。
春节晚会虽已落幕,但那流动的舞蹈“千手观音”会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